查看原文
其他

孔子为什么预言子路“不得好死” | 石头读《论语》

2016-11-23 石头 学术与社会



《论语·先进篇》有这么一段话: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闵子骞站在那里,一副和悦恭敬的样子;子路呢,一副刚强负气的样子;冉有、子贡则是一副温婉从容的样子。孔子于是说:像子路这样子,大概难得善终。


诚如孔子所料,子路最终死于卫乱。第一次读到这里,很纳闷:到底孔子凭什么预言子路不得好死呢?


一、子路其人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本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子路出生于鲁国卞地(位于今天山东临沂),是孔门十哲之一。后世对他评价颇高,而且享受祭祀,唐玄宗尊之为“卫侯”,宋真宗加封为“河内公”,宋度宗又尊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子路的个性比较坦率豪爽,也比较勇敢好斗,甚至有些粗鲁。《世纪·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史记》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子路一副赳赳武夫的打扮,求见孔子,并且对孔子很不礼貌,但在孔子彬彬有礼的接待下,心悦诚服,于是,穿上儒服,倾心委身于孔子,成为弟子。 拜师后,子路一心向学,《论语》中记载了很多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成为君子、士子的对话。


子路为人仗义,事亲至孝,交友至信。孔子闲谈时,询问身边弟子的志向,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为人,可见一斑。


而且,子路为人,言出必行,执行力非常强,用《论语》的话说,“子路无宿诺”。《论语》记载:子路闻之,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在不能实践已经听闻的善言之前,子路唯恐听到新的善言。


二、师徒情深


在孔门弟子中,子路的年龄最大,仅比孔子小九岁,他常年侍奉在孔子身边,对孔子忠心耿耿,办事尽心尽力,与孔子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孔子生病了,他非常忧虑,还亲自为孔子祷寿。


孔子周游列国时,子路和颜回等弟子始终不离不弃。周游历经坎坷,甚至还遭逢兵变、被围等突发事件,子路勇武有力,实际上起到了侍卫的作用,所以,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孔子称子路“由”)


孔子很喜欢他,也经常坦率地批评他: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中类似直接讲给子路听的教诲有很多,多数都是有一说一,孔子可以直言不讳地指出子路的问题,而子路如果觉得有不同意孔子之处,他也从不隐瞒。


比如,在开始周游列国不久,孔子住在卫国贤人遽伯玉家。卫灵公夫人南子是个极其妖冶的女人,久闻孔子大名,一定要求见孔子,于是孔子前去与之相见。后人称之为“子见南子。


子路对此很不满意,孔子对他解释说:“我刚才并没有直接见到南子的面,如果见了,也会以礼相答。”孔子所言属实,南子是在帷帐中与孔子相见的,南子在帷帐中向孔子行礼再拜。可子路依然不高兴,孔子便发誓:“如果和我说的不一样,天厌之!天厌之!”


由此可见,孔子非常在乎子路的感受。子路与孔子亦师亦友,师徒关系非常密切、笃实。


三、刚勇有余而文礼不足


如果单从学问上讲,子路并非孔子的得意弟子。有一次,子路鼓瑟,孔子听了不大满意,说: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孔子接着给子路的学问修为下了判断: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公认的入室弟子是颜回。


至于孔子为何对之不满意,朱熹注释说: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盖其气质刚勇,而不足于中和,故其发于声者如此。孔子听到这种杀伐之气,过于粗野,定然有所不满。


孔子的不满源于子路过于好勇。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子路不仅好勇,而且他认为,“有勇”应该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社会目标。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说:你们不是整天说人家不了解自己吗?如果大家了解你们,你们都想干点啥?说说吧!话音刚落,子路就抢先说道:“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的反应是:哂之事后,曾皙问:夫子您为何对子路的回答报以冷笑?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按照孔子的观点,文与质要相符合,而不要过分偏重一方,否则,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路刚勇有余而文礼不足,所以,孔子认为子路过于粗野,野哉,由也!


因此,孔子断定,子路最大的问题就是勇武粗野。所以,当孟武伯询子路仁乎时,孔子只是说:千乘之国,可使知其赋也,不知其仁也。言下之意,孔子并不认为子路做到了仁。


四、孔子的因材施教


孔子一向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弟子,他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意思是,听到就要马上做吗?孔子就回答:有父兄在,何必着急去做呢?冉有也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却说:听到就做吧!


公西华对此很不解,为何同样的问题却有不同的回答?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有做事畏首畏尾,我就鼓励他听到就行动,而子路做事急躁,我就鼓励他凡事三思而后行。


针对子路的缺点,孔子也经常设法补救、改善,引导他改掉身上的鲁莽、粗野。


子路问: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就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言下之意:你做事非常勇猛,但是过犹不及,做事时最好有谨慎畏惧之心,凡事有所谋划,而不要意气用事。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有时担心子路不能领会,还专门耳提面命:子路啊!你听说过“六言六弊”吗?子路说没有。孔子就说:你坐好!我告诉你!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非常了解子路的秉性,他是担心勇而无礼、勇而不好学,最后的结果就是“乱”,正所谓勇而无礼则乱。


那么,子路是不是真的听进去夫子的教诲了呢?从《论语》的记录上看,子路虽然很尊敬孔子,但是并没有真正听进去。


有一次,孔子试探漆雕开,劝他出仕。漆雕开笃信学而优方能仕,便说:自己对出仕尚未有足够的把握。孔子听了很高兴。但是在这一点上,子路却截然相反。


子路让子羔做费宰,孔子说:你这是误人子弟。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于是孔子说:我最讨厌巧言狡辩的人!子路被孔子指出错误,还在那里顶嘴,就说明他并未深刻领会到孔子“学而优则仕”的为政理念。因此,他也就没有领会到如何通过“为学”、“学礼”而根治自身的“好勇近乎野”的习气。


五、子路之死


所谓相由心生,学问、性情和气质,都是一脉相承的。子路未能用礼学化解粗野之气,脸上、身上就难以褪去“行行如”的气质,孔子当然看在眼里。


孔子做出预言,还有一个背景:当时春秋战乱,各国政权极度不稳定,出仕为政是个高危行业。而子路也并非普通百姓,而是先后在鲁国、卫国为官。为官做宰,如果仅凭一己之勇,是会出乱子的。


孔子将“不得其死”的话挑出来,多半是为了给子路一个警醒,同时也希望说破、道尽,或许子路可以免此一劫。然而,最终却未能如愿。


之前,卫灵公的长子蒯聩,曾经得罪卫灵公的宠姬南子,因怕被诛杀而出奔。灵公死后,蒯聩的儿子姬辄便即位,这便是卫出公。十二年后,蒯聩勾结孔悝发动政变,将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跑,自立为卫庄公。当时子路正在孔悝的采邑中当总管,实际是李悝的家臣,政变时子路在城外,听闻政变,立即往回赶。


进城时正好碰上子羔外出。子羔说:“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回答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最后离开了,子路尾随使者入城,找到蒯聩,适逢蒯聩与孔悝站在高台上,子路请蒯聩杀掉孔悝,蒯聩当然不听,于是子路打算烧掉高台,蒯聩命令手下攻击子路。战斗过程中,子路的冠缨被击断,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子路之死本可避免,毕竟此时他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责任,但是子路还是义无反顾地进城、讨叛,最后以卵击石,玉碎当场。这也印证了孔子对他的预言:有勇而无谋、无礼,最终难免为乱。


孔子听闻卫乱:“嗟乎,由死矣!”后来,果然一语成谶。


据《礼记·檀弓》记载,孔子于中庭哭子路,有人来吊唁,孔子便回拜。哭罢,孔子向使者询问当时的情况,使者说:子路,被剁成了肉酱。


听完后,孔子让人把肉酱全都倒掉,并且有生之年再也不食肉酱。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即可关注,回复关键词“石头”,即可查看所有图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