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天价彩礼的背后

2016-02-15 石头 学术与社会

《明天》,2014年11月,石头摄


 

农村天价彩礼的背后

文/石头

  

每逢过年,都是外出务工者男婚女嫁的高峰期。然而一片欢天喜地的背后,有些家庭笼罩在巨额彩礼的愁云惨雾之中。安徽砀山有位老农,为了筹集22万彩礼,甚至不得不在东拼西凑之后偷偷再借10万高利贷。原本这位老农是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每年收入五六万,儿子的婚事,让他不仅“倾家荡产”,而且还负债累累。巨额彩礼甚至天价彩礼的现象并非只此一家,在全国农村各地,比比皆是。

其实,农村中也有结婚不送彩礼的情况,但是比较少。要么是娶个外地的媳妇,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要么自主结婚,而且婚后不在当地生活。除此之外,但凡是在本地成家的,尤其是通过相亲确定婚姻关系的,大多需要彩礼。很多年轻人尽管通过自由恋爱确立关系、在外地工作生活,但往往也要走一走农村老家的结婚程序,一走程序,就得纳礼。

 

一、中国的婚姻乃是嫁娶

结婚纳礼,实际上与中国的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紧密相连。美国人,不论男婚女嫁,统称marry,中国人结婚却分为两个部分:男子娶妻、女子嫁夫。中国人结婚,不仅是两个人在结婚,更是两个家庭在嫁娶。结婚是个法律事实,嫁娶才是社会事实!

农民对结婚的描述也是通过嫁娶,比如说,老王家娶媳妇儿了,老李家嫁闺女了,只是这些年来,才流行说谁跟谁结婚了,但是光说俩人结婚,上了年纪的人也听不明白,你得跟他说,谁家的儿子跟谁家的女儿结婚,他才能听明白。

婚姻自古就是两个家庭的嫁娶之事,比如说,鸿门宴之前,项伯跑去跟张良通风报信,刘邦感恩涕零,开口就说:“伯哥,咱们做婚姻吧!”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所以,把王昭君嫁到塞外,叫联姻,就是互相嫁闺女。感情好了,订个娃娃亲,叫通家之好。

美国人结婚,两个人在教堂宣誓一下就可以了,因为婚姻不涉及两个家庭的共同生活问题。但是,中国并非如此,女方结婚后要与男方父母甚至其他家庭成员(比如弟弟妹妹甚至爷爷奶奶叔叔)共居,甚至承担照顾这些家庭成员的义务。实际上,她不只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一个家庭。

农村尤其如此。中国人的结婚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

 

二、彩礼是对女方家庭的补偿

嫁娶,是女性从娘家嫁到婆家,这是两个家庭间的人口转移过程:既是一个劳动力的转移,也是一个生活成员的转移。男方家庭净赚,而女方家庭净亏。

女儿出嫁给他们造成了一种巨大的剥夺感:我们辛辛苦苦生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就这样嫁给你这个臭小子了。出嫁之后,女儿就不是自己家的了,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在身边“侍奉”自己了。女儿将来要为人家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为人家照顾父母、传续香火。

因此,不仅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在很多汉族地区,也有母亲哭嫁的风俗,出嫁当天,母亲对着即将外嫁的女儿放声大哭,有的地方甚至要唱哭。哭嫁风俗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候,诸侯女儿出嫁后,除非被休或者亡国,否则终生不得返国,赵威后抓着女儿的脚后跟,放声大哭。出嫁之后,赵威后又天天求神保佑:千万别让闺女回家!

嫁女儿的心理是比较复杂的。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子女,父母总是希望女儿有一个幸福的下半生。但是在为子女做长远打算的同时,他们也难免理性地去算计这门亲事。岳父母心说,我们生养了二十多年的宝贝闺女,就这样嫁给你们家了,让你小子给几十万彩礼,算得了什么!

从这个角度看,彩礼是对女方家庭的一种补偿。而除了彩礼之外,很多结婚仪式也是为了消减女方家庭的剥夺感。在结婚仪式中,男方家庭作为婚姻的得益者,往往要做出低姿态,因此男方要主动提亲,或者叫求亲,要下聘礼、约客、行礼,尽量满足女方提出的各种要求,以体现娶亲之得、补偿嫁女之失。

例如,有的农村风俗中,女方陪嫁的车队在新婚过门之前,有一个新娘的堂弟会死死握住陪嫁的包袱,愣是不下车。这时,男方就得有人出来,递上香烟,奉上红包,求他放手,新娘堂弟不能马上就下来,他得抻一抻,做足姿态之后,拿上红包再体面下来。又比如,在很多地方的结婚风俗中,男人娶亲时,要扯着嗓子唱歌,要闯过女方男丁们布下的重重关卡,才能顺利接走新娘。

这些风俗既是象征性地展示娘家的权威与力量,更是为了告诫男方娶亲不易、珍惜新娘,同时也让新娘和父母对于彼此的离去有一个情感的过渡过程。此外,这些仪式也是一个获取社会认可、赢得社区价值的过程。只有把这些仪式都走完,才算名正言顺,女孩才能体体面面嫁过去,男孩才能风风光光娶进来。

 

三、人不配,彩礼凑

两个家庭的结合,远比两个人的结合更为复杂。两个人可以谈情说爱,花前月下,两家人却不能合起伙来约会。男人的情话只能说给恋爱中的女人,丈母娘却理性得多,尤其是生米还没有煮成熟饭的时候。作为过来人,岳父母更加务实和理性,他们更多的是考虑这个男人是不是配得上自己的女儿,是不是靠谱,值不值得女儿托付终身。

如果结婚只是两个人的事,结与不结,看双方意愿即可,一旦涉及双方家庭,父母们就会权衡他俩到底般配不般配,但是人这东西是定性的,得有个定量的东西才好比较、衡量,彩礼在这里就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功能,便于岳父母定量地权衡一下这门亲事。尤其是当人们的通婚半径不断扩大之后,比如一个云南姑娘嫁到东北做媳妇,两个家庭的结婚知识千差万别,沟通起来,方枘圆凿,况且多半还是通过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那些感情基础不够牢靠的,只有通过彩礼这个“最大公约数”作为双方沟通的媒介,双方家庭才能实现婚姻秩序的顺利缔结。

在个体化婚姻制度中,人们比较注重夫妻间的感情意愿,而在嫁娶制度中,人们更在乎双方的生活条件、人品素质是否般配。因为感情是个人的,两个家庭之间无法通情,登对般配却是一个更加基本的、能够“通约”的常识判断,它也比感情更稳定。虽然林黛玉更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可是贾母却觉得薛宝钗与宝玉等对般配。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某个人对你的真实评价,你让他给你介绍一个男女朋友即可,他给你介绍的那个人是什么层次,大概也就意味着他认为你是什么层次。

如果男女登对般配,彩礼还好说。否则的话,哼!岳父母心里想,我女儿这么漂亮,你儿子要啥没啥,凭什么娶我女儿?他要是长得帅,或者有文化,或者工资高,或者是有个能耐的老爹,但凡有一样,我也愿意把女儿许给你们家。要啥没啥,怎么配得上我家女儿?既然人不配,那就彩礼凑吧!要想鲜花插在牛粪上,牛粪至少总得肥吧!

农村好多父母之所以要早早给儿子张罗,就是因为他们深知,自家儿子实在是没有啥特长,在婚姻市场中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只能多攒钱,多准备点彩礼,盖好房子,置办好家私,从这些外在条件上给儿子加分。

 

四、参照群体的变化

在农民允许全国自由流动之前,大部分农民安土重迁。这样一来,婚姻市场基本上是小范围的,而且彩礼的参照群体顶多就是十里八村的“万元户”,这样的标准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毕竟在一个稳定的参照体系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对自家社会地位的认知,彩礼也有一个“市场价”。

但是,外出打工改变了这个均衡的婚姻市场。农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眼界也开阔了,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对于家庭生活的内容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生活水平要向城市看齐,人家城市里有宝马,咱们至少买辆QQ吧?

市场化还“随机地”造就了暴发户(乡亲们很纳闷这穷小子怎么说发就发了!),很多农村中婚宴、彩礼甚至葬礼的标准都是被那些暴发户给拉升的,水涨船高,越来越高。人家给50万,你怎么也不好意思只给25万吧?总得靠拢靠拢。

随着通婚半径的扩大,以前在本地找媳妇,给彩礼按照本地行情走,现在全国通婚,少不了向全国标准看齐。每个人反正就结一次婚,肯定就高不就低,丈母娘心想:论长相、论品质,我家女儿比隔壁老李家闺女强不知多少倍!他家闺女都有20万彩礼,你怎么好意思比这少?难道我闺女在你心目中就这分量?!

农村对彩礼的追逐就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鼓点越来越密,彩礼也越涨越高,而货币是没有上限的,最终肯定会超出一般家庭的承受范围。

七十年代结婚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八十年代,三大件变成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九十年代,这些东西都普及了,又流行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2000年以后,又开始流行汽车、洋房。世界变了,中国变了,但是家庭精神却没有变,它依然希望通过嫁娶制度进行家庭再生产。传统家庭为了让子代娶妻生子、延续家庭,真的是拼尽最后一把力气!

 

五、农村养老的隐忧

中国的家庭不是自目的性的,而是一个兼具生育、养老、保险等多种功能的社群,传统中国,养老问题一直依靠家庭,所以养儿防老,但是光养儿还不行,还得给他娶上媳妇,“成个家”,慢慢的,再立个业,有了家业,养家养老就有了保障。

从男方说,为什么拼尽老命也要给儿子娶个媳妇?因为只要给儿子安了家,自己的老年生活才有保障。但是,从女方说,女儿出嫁,不仅意味着家庭成员的转移,而且也意味着养老资源的流失。农民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出嫁,就不再牵涉娘家的权利、义务。珠三角很多地区外嫁女问题就是源于这种理念。当地农村社区按照人口持股、分红,女儿嫁出去往往也意味着股权的丧失。

出嫁后,女儿与原初家庭生硬分割,不需要也不被允许承担娘家的家庭义务。按照许多地方的风俗,女儿出嫁当天,母亲要向远行的车嫁泼一盆水。有的农村还有一个风俗,除夕当晚不允许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夜。不管这些风俗从而来,这些风俗都产生了一个社会后果:限制甚至阻止出嫁的女儿承担娘家的家庭义务。

城市里嫁女儿与农村有所不同,结了婚,女儿女婿往往会承担照顾岳父母的家庭责任。女婿愿意照顾岳父母,少半是因为感情,多半是因为岳父母有养老保险和退休金,他们不需要承担太多的养老成本,主要付出的是情感和时间,没有经济负担的拖累,这样的关系也比较纯粹,更加谈不上拖累,有的甚至还能继承一笔不菲的遗产。

但是,农村则完全不同:大多数农民既没有养老保险,也不能领退休工资,一旦老了,生活相当艰难,单单经济成本,就无力承担。所以,湖北有些地区时常有老年人异常平静地选择自杀,这些老人多半是被生活所迫,又不想拖累子女,最后不得不选择这条不归路。

很多人看不起农民,觉得农民是因为愚蠢才喜欢生育,说他们越生越穷,然后越穷越生。这样的批评是不负责任的。这些批评者观其一点,不及其余,更没有深层次、设身处地地考虑农民的生存境地,没有意识到缺乏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的农民需要怎么拼尽全力,才能为自己的年老准备好一条并不宽阔的后路。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很多农村家庭被迫放弃生育权,但是国家却并没有给他们准备相应的养老措施。因此,那些“双女户”的养老处境实在是非常令人担忧,有的双女户只能通过招赘的方式,为自家延续香火,防止老来无依,为了招赘,这些家庭往往会限制其中一个女儿外出读书、打工,以便她顺利接过养家养老的家庭义务。

农村的彩礼剧增,与此也有很大关系。很多农村家庭甚至是独女户,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比如苏南很多农村地区,父母可以给女儿不低于彩礼甚至高于彩礼的陪嫁,因为他们客观上不缺这笔钱,他们有经济实力去祝福自己的女儿。然而,在很多贫穷的地区,很多家庭基于养老计划,可能会索要更高的彩礼,更有家庭甚至需要这笔彩礼来为自己的儿子娶亲。而娶亲成本不仅包括彩礼,更包括日益增长的建造房屋、置办家私、承办宴席等成本,这进一步拉升了彩礼。

传统家庭承担了太多功能,如果国家和社区不能及时接过这些功能,尽管年轻一代的生活水平日益红火,年老一辈却会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六、结语

上世纪有一句流行的口号叫“自由恋爱”,自由恋爱固然容易,自由结婚却十分艰难。农村天价彩礼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嫁娶制度与家庭制度,是市场化带来的消费空间的剧变,也是农村因缺乏养老制度而导致的隐忧。如果婚姻不能摆脱这些工具性的家庭功能,必然无法自由。

可以预见的是,家庭制度、家庭精神未来依然会十分强韧,天价彩礼应该还有上浮的空间。只有当婚姻抛开家庭的外在负担,才能轻装上阵奔自由。



补记:昨天文章发布之后,又读,深感写得太不透彻,有些地方需要斟酌、修改、补充,于是删除了。从删除之后一直改到现在。其间,不断有朋友问我转发的文章为何看不到了,给各位添麻烦了,不好意思!

文章发表之后,便不再属于自己,而是成为公共产品了,虽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公共号,也并未署具真名,但是我还是希望对自己的观点认真负责。感谢各位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