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邮”新!走,去中建二局这个大码头,浪~

中建二局 2020-08-30


“建”证改革开放四十年

201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建二局

在超越历史、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

发展征程中留下许多珍贵记忆

“建”证改革开放四十年主题系列微信第十一期

带你走进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客运大厦)工程

看中建二局如何“筑”力津门发展远航

放一张老照片,讲一段老故事

汲取前人的智慧

集聚继续前行的力量


从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天津,依托港口,走向国际

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

十年前,中建二局建设的

当时亚洲最大的客运码头大厦

——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客运大厦)工程

见证了津门发展的魅力与活力

TA向海而生

接连拿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还让一艘艘梦想之轮从这里起航


惊!

施工现场距海仅“一根鱼竿”


2009年,伴随天津开发开放及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邮轮经济潜力巨大,天津市政府决定打造全新的,也是当时亚洲最大天津国际邮轮码头(客运大厦)工程。

 

建设的任务交给了在津门故里已有多项代表作的中建二局手上,而该工程也是中建二局承担的首个临海大型客运大厦工程。

“第一”意味突破,也意味挑战。这一码头大厦工程,距海仅8米,差不多就是一根鱼竿的距离。离海越近,海水渗透、场地下沉、潮汐的影响就越大。


果不其然,项目在开挖施工时,现场地下水位深达2.5米,承台几乎每天都要被淹没一次,排水难度极大,再加上降水……想要向海而生,就得先“征服”大海。


征服的第一步,就要攻克潮汐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十余天,我们跟着请来的工程技术专家,一边取经,一边研究解决办法。


都说工程人什么都得会,经过这段时间的琢磨,我们甚至对潮汐了如指掌,我们也利用三维仿真术,模拟场地潮汐状态,采取“阻”“疏”“排”相结合的排水方式,控制了场地下沉,降水也得到有效处理。

 

精!

科技之光照亮“巨轮远航”


说到工程本身,它整体造型就像一艘行驶的邮轮,寓意海上丝绸之路。流线型的结构,凸显丝带飘扬的效果,这背后,是1.2万吨异型钢框架和压型钢板搭建的复杂结构施工。

 

项目异形钢结构东西方向长达380米,而外延部分的异型装饰板和中空玻璃幕墙为超长、超薄型,厚度仅为18毫米。想要实现它的美,当然得借助点利器。



这一利器,就是当时还尚未大规模推广的BIM技术,每个区域、每一层、每个点的位置都需精确定位,这样,每个钢构件和外层装饰面层的净距离才能保证,避免返工。


当然,向海而生的挑战又来了。天津港海风大、水汽多、墙面腐蚀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一步到位。那时,GRC(耐碱玻璃-水泥砂浆复合材料)作为主要外墙材料,但在这样的海边环境,极易变形。


既然不合适,那就“私人定制”。我们直接邀请厂家,在场地搭建生产线,随时调整GRC版的设计,每一块GRC板都从电脑模型放样,做成模具,再行加工安装,该项目也创造了当时在中国最大面积使用双曲面GRC的工程纪录。

 

金!

向海而生的品质保证


天津百姓流传“天津十八怪”的顺口溜中,其中一句就是“盐碱地成热地块”。而“盐碱地”说的正是工程所在地——天津滨海新区。


随着工程的建成,曾经的盐碱地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热门,吸引众多邮轮公司开辟航线,每年不计其数的国际邮轮来港,接待数以万计的进出境旅客。


旅游炙手可热,但游客停留的第一站,码头大厦,可不能太热,当然,也不能太冷。但这里的冬暖夏凉,靠的可不是空调!


原来,项目建设时,就充分利用地下浅层取之不尽的海水作为冷热源,实现5.9万平方米大空间冷热源中央空调的功能效果,比电锅炉加热节能2/3以上。


另外,共享大厅屋面采用电动百叶屋面,实现自然采光,采光率接近100%,每年可节约电费700多万元,实现真正地向海而生!


历时500多天,这一当时的亚洲最大码头大厦工程,得到了各方点赞,也先后获得了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荣誉5项。夜色中,远远望去,这个客运大厦“大邮轮”,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行驶,奔向远方。



40年光辉足迹

改革开放的浪潮依然强劲

送上中建二局在津门的

部分代表性工程

长风破浪,奋勇向前

“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津门酒店工程

天津城市中心和精神象征,全新的地标性建筑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中国主要的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天津大学体育馆工程

鸟巢中方设计师李兴刚设计,发令枪造型设计

唐朝酒店工程

天津首个综合性大型仿唐式古建筑群工程

天津滨海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津湾广场工程

天津海河沿岸的高端商务区

金融街南开中心工程

天津首个由四季花厅形成的室内天然氧吧

新建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程

鲁班奖工程

(中建二局更多天津代表性工程)


“建”证改革开放四十年


回忆者:王建  安凤杰 

素材来源:中建二局北京分公司及相关子企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需其他资料,请文末留言联系超超悦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