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之道丨关键字“撒盐”“柳絮”,猜一本书



问:如果下大雪该怎么形容比较贴切?

谢朗:就像把盐洒在空中

谢道韫:不如比作漫天飞舞的柳絮

《世说新语》的这篇文章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今日深圳博物馆已恢复开馆

专题展览“传承之道”也恢复开放啦~

快来看书吧!



应诏入朝堂



应诏入朝堂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体制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历经变迁而保持着基本特征和深层结构。从国家治理的技术角度来说,疆域辽阔的国家需要依赖官僚制,大国要成为一个强国,更要依赖此基础。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制度很早从家族制走向了官僚制,在层级架构、录用程序、非人格化等方面都体现了现代性。古代中国成功地发展出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官僚政府,去治理广大的疆域和众多人口。


官僚制是实施组织管理的职能系统,是一架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现代官僚机构的特征包括:因功能而分的官职需要有明确的专长、在界定清晰的等级制度中设立各级官职、官员不得有独立的政治基础、官员必须遵守等级制度中的严格纪律、薪俸官职只是谋生的职业。












玄德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一童出问。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玄德曰:“何处去了?”童子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玄德曰:“几时归?”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玄德惆怅不已。张飞曰:“既不见,自归去罢了。”玄德曰:“且待片时。”云长曰:“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玄德从其言,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


——节录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四大奇书第一种

〔明〕罗贯中撰

清刻本 六〇卷 一二〇回


又名《三国演义》,讲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184-280)的历史。主要叙述汉末动乱、群雄争霸、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的历史故事。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山东东原人说),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












——行政管理制度的早期设计

中国的官僚制度历史悠久,《周礼》已记载有三百六十个官衔。周代是家族式管理,体现于世卿世禄世官,行政官位分配于周王亲属,行政秩序被视作君主家庭的延伸。


战国时期,商鞅提出二十等爵制度,平民可由军功获得爵位,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变法突破了基于宗法血缘关系的封建贵族政治,是国家行政管理从家族制走向官僚制的重要一步。秦国崛起,进而称霸中国。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清〕陈梦雷辑 蒋廷锡校


清雍正四年(1726)内府铜活字印本 一万卷 存卷二、一九、二一、二二、九三、九四、一八二、二六三、二六四、六二七、六二八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以铜活字印刷的古代类书。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个汇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分类详细准确,编排科学,体例上多首创,素有中国古代大百科全书之称。










秦统一后,在中央采用“三公九卿”的组织架构,丞相执政,御史大夫副之,列卿分职。地方立郡县,郡县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秦代官僚组织结构


汉承秦制,除存在短期的地方分封外,政府组织机构越趋官僚化。汉武帝时期以举孝廉等察举制方式选官,不依据血统或者势力。秦汉时期,“职臣遵分,各知所行”,表现出较高的行政效率,也保证了政治结构的稳定。官僚制度的存在,也在客观上抑制了古老中国的封建性格。



西京职官印录

〔清〕徐坚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钤印本 二卷


职官印谱。按秦汉古印之篆法,摹成此书。共录印五百六十余方,每印下有考释文字,每类卷首有小序。



徐坚,字孝先,号友竹,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篆刻家。工诗,擅画,能书,精印学,尝临摹秦汉官私印数千钮。












秦汉官僚制选贤任能,在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积弊。“世二千石”的官族、乡里豪族、士人家族,攫取国家权力、削弱中央政府,成为汉朝衰败的重要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门阀士族拥有政治上的特权,给国家政治形态造成重大变化。


曹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官品安排与特权、身份密切相关。家世郡望成为任官依据,谱牒之学大兴。行政的法理化程度下降,官僚制度退化为“贵族”政治,出现了扭曲变态。门阀势力愈强,对高级职位的占有率越高。高门大族“口谈虚浮”,事功派官僚暂居下风。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撰 〔梁〕刘孝标注

明凌氏刻套印本 八卷 


原八卷,刘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载自汉末至东晋年间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内容较为广泛,反映了魏晋期间士族的放诞生活和清谈风气。历代仿作颇多,对后世笔记文学有较大影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身刘宋宗室,后袭封临川王。南朝著名文学家。


太平御览

〔宋〕李昉等编

清嘉庆鲍崇城刻本 一〇〇〇卷


北宋初年编撰的一部大型类书。太平兴国二年(977),太宗赵光义诏李昉等编集是书,太平兴国八年(一说七年)书成。初名《太平总类》,后改《太平御览》。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加以编排,分五十五部,卷帙浩大,部类广博,征引资料丰富且均标明出处,许多后世亡佚的文献典籍得以部分保存。










——官僚制的重要进步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是官僚制在唐代的重要进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各司其职,展现出科层制特点。六部制度自唐至清推行千余年。科举考试制度与官员的铨选、监察制度形成一套有机的体系。


北宋“兴文教,抑武事”,以儒学为基础来选拔文臣担任要职,门第观念更形淡薄。宋代官僚政治已经具有现代官僚政治的许多基本特征:职能的专业化、权力的等级制度、正式的法规系统,以及非人格化的理想。



群书集事渊海

佚名编

明正德八年(1513)慎独斋刻本

四七卷


凡十门五百七十二目,分类辑录诸书事略,自春秋迄于元末,每条下注原书名。现存最早有明弘治十八年(1505)贾性刻本。



















“叫魂”案发生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这种妖术恐惧突然在中国爆发,从清朝最富庶的江南发端,沿着运河和长江北上西行,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忙于寻找对抗妖术、自我保护的方法;各级官员疲于奔命,追捕流窜各地的“妖人”;乾隆皇帝寝食难安,力图弄清“叫魂”背后的凶险阴谋,不断发出谕旨,发起一场全国性的清剿。“叫魂”闹剧演变成一场皇帝、官员、民众集体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叫魂”案生动地展示了清代官僚机构的运作方式,暴露了官僚制的弊端和局限性,对当时的民情、国情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深刻展现了隐藏在清代康乾盛世之下的诸多隐患。


齐省堂增订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撰

清同治十三年(1874)

齐省堂刻本 五六回


描写了元末至清初不同阶层三百余士人的命运。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幼即颖异,善记诵。后移家金陵(今南京),为文坛盟主,晚年客居扬州。





书籍承载着当下和过去

是文明历史演进的实物见证

欢迎来深博看展

感受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体制的变迁



展览时间:2022年7月29日-10月30日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6号)第一、二专题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15:30





▇ 往期推荐 ▇


向海之旅丨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答应我台风过了就见面吧!

专家们在研究什么?快来看看

谜踪之国丨明明是冷兵器却“萌萌哒”?!这狼牙棒确实有点可爱……

最新提醒!深圳博物馆进馆核酸查验要求有调整

向海之旅丨为什么有的海怪是浪里小白龙,有的跟我一样,只会水中行走......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听见深博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讲解服务】

获取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