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紫泥清韵丨“明代良陶让一时”,他是紫砂界yyds!



“阳羡砂制,端宜瀹茗

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

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

紫砂器具盛行于明清

明代是紫砂制作的兴起与成熟期

随着紫砂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

涌现了不少制壶巨匠


陶人供春(一作龚春)的生平最早见于周高起(?~1654年)《阳羡茗壶系》中。传说供春为明正德(1506~1521年)时人,本为书童,侍其主于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向老僧学习紫砂制壶。周高起奉金沙寺僧为壶艺“创始”,供春为“正始”。


供春从树瘿获得灵感而制壶一说广为流传,故传世“供春壶”以树瘿式为代表。但学界推测该造型实源自吴大澂(1835~1902年)与黄玉麟(1842~1914年)的合作,且由此衍生出不少仿品。考古出土所见明代中晚期紫砂壶,多用于烧水或烹茶,而非泡茶之用,也非传世所见的树瘿式。


“供春”款树瘿紫砂壶

清 19世纪末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提梁紫砂壶

明 

南京市马家山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吴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王问《煮茶图》(局部)

  明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树瘿壶

供春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高11.5厘米 长20.7厘米


此壶仿树瘿造型而制,壶壁仿似松树皮的鳞纹,壶把状似丫枝,壶盖形如瓜蒂,与壶把相连的壶腹上以篆书刻铭“供春”二字。


一般认为,传世树瘿式“供春壶”绝非供春真品,原型实出自吴大澂与黄玉麟的合作。黄玉麟曾复制多把树瘿壶,钤玉麟印章,供吴大澂送赠好友。本壶未具黄玉麟的印章,应是同期或后制仿品。


紫砂器具最为引人入胜之处

在于“文人艺术”的特质

渊源可追溯至晚明时大彬

(约1546~1619年前)

其改制小壶,推动文人品茗新风

且在壶上署款,一如书画创作

清中叶的文人开拓茶壶上的陶刻书画

书、画、印、壶四艺并美

“文人艺术”之风愈加浓厚

也更受文人与大众喜爱

自晚明起,由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积极参与和品评,壶艺与茶艺并举,促使紫砂工艺迅速发展,制壶名家涌现。时大彬(约1546~1619年前),号少山,据传其父时鹏(一作时朋)乃供春之后的明代紫砂四大家之一。时大彬手艺超群,改制紫砂大壶为小壶,推动文人品茗新风,确立了紫砂茶壶“文人艺术”的气质,影响深远。晚明周高起独尊时大彬,在《阳羡茗壶系》中赞曰:“明代良陶让一时”。清人吴骞更称之“千载一时”。


“时大彬”款剔红山水人物图紫砂壶

明晚期 

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甲辰年大彬制”款长方壶

明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绵阳市三台县明末窖藏出土

三台县博物馆藏


 “大彬”款六方紫砂壶

明晚期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墓出土

扬州博物馆藏



“时大彬制”款紫砂壶 

明晚期

漳州市漳浦县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卢维祯墓出土

漳浦县博物馆藏



永宝用之,时乎难再。



入吾清仪,珍同鼎鼐。


曾酌廉泉,青浦遗爱。


一壶千金,一时千载。



·



圆壶

时大彬款

18世纪后期

高7.5厘米 长16.6厘米


壶盖缺失。壶面隐现光泽,壶内厚积茶垢,壶腹近底部微裂,圈足稍有崩缺,皆经长期日用所致。壶底楷书刻铭:“行吟山水之中。大彬。”



本壶造型及刻铭,大致类同乾隆时期以来的工夫茶壶。紫砂名家顾景舟称赏此壶造工及泥色优美,具时大彬风格,指或为明末清初制品。


风卷葵壶

时大彬款

约18世纪

高9厘米 长19厘米


整体作五瓣花风卷葵式。壶把下方楷书刻铭“大彬”。壶注缺损后补嵌锡注,楷书刻铭:“沁心。石楳。”石楳即朱坚(约1790~1857年后),始创砂胎锡壶。



顾景舟谓风卷葵壶由邵大亨(1796~1861年)始创,但不见传器;传世有“杨氏”风卷葵壶,年代为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本壶造工优雅,自然有致,或为18世纪制品。


紫泥清韵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紫砂精品展

正在展出

欢迎来深博看展哦~


【展览时间】

2022年12月29日-2023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8、9号展厅




▇ 往期推荐 ▇


澄凝灼烁丨随手一拍就是壁纸!还有比这更出片的展览吗?

围观~“馆藏新说”深博IP×宝安文创联名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伴我同行丨你属什么的?深博:厚积薄发的猴!

商声振金石丨考眼力时间到:找出这些展品的共同点

紫泥清韵丨得闲饮茶啦~“泡茶神器”@深博暖冬上线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喜马拉雅

听见深博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讲解服务】

获取相关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