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之道丨欢迎来到「苏轼圈」



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网红”:

怀民亦未寝的熬夜冠军

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乐天派

一天狂炫300颗荔枝的美食家

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男子

——苏轼

欢迎走进苏轼圈


2024年1月8日

是“宝藏”文学家苏轼987岁生日

本次“传承之道”展览中的古籍

不少为苏轼的作品

今天让我们跟随苏轼

一同领略鲜活的岭南风貌



《通典》言: “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


“岭南意象”的形成,源于大量诗文对岭南原始蛮荒、万里路遥的描述。文学上的不断强化,打造了时人提及岭南时的直觉联想。岭南逐渐由一个地理概念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这种文化意象,又在很长时间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岭南的认知。


受政治、经济和战乱的影响,社会流动变得频繁。因贬谪、迁转、入幕或游历等原因来到岭南的文人越来越多。


人们翻越南岭后,便进入水网密布的珠江流域,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支流自西向东横贯岭南大部分地区,加上众多沿海河流,共同建构起岭南水上交通网络。入粤古人多沿水路游历岭南,尤以韩愈、苏轼最为知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

苏轼罢定州,赴英州,又贬惠州

苏轼经宜兴等地入赣

泛彭蠡,过庐陵,渡赣水,达虔州

经南安越大庾岭而入岭南

后由南雄舟行浈水而至曲江

转北江南下英德、广州

自扶胥舟行东江至泊头(石龙)

十月达惠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东坡乐府

〔宋〕苏轼撰 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元延祐刻本 二卷


友人王定国自岭外归,与东坡会饮。东坡问其歌女,岭南风物好不好,对曰:此身安处是家乡。东坡作词记之,赞美友人随遇而安的旷达和超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境。





苏文忠公诗集

〔宋〕苏轼撰 〔清〕纪昀评点 清道光十四年(1834)两广节署刻朱墨套印本 五〇卷


苏轼越大庾岭入粤,有诗《过大庾岭》。





东坡禅喜集

〔宋〕苏轼撰 明天启元年(1621)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 一四卷


此书为苏轼讲禅文集,明徐长儒汇编,后由凌濛初增订,冯梦祯点评。


南华寺位于韶关,乃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苏轼越大庾岭后,于韶关游历,至南华寺,撰《南华寺》。后苏轼贬官海南,北归时又撰《南华长老题名记》。





东坡先生诗集注

〔宋〕苏轼撰 明刻本 三二卷


苏轼从韶关沿北江赴广州,途径清远峡,撰《峡山寺》。





苏长公合作

〔宋〕苏轼撰 明闽刻套印本 八卷


《到惠州谢表》乃苏轼至惠州后所上表文;《潮州韩文公庙碑》则是苏轼为韩文公庙所书碑文。





东坡先生全集

〔宋〕苏轼撰 明刻本 七五卷


苏轼曾言“罗浮有五色雀”。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禽语》云:“五色雀,产罗浮山,比鹦鹉而小。羽仪四时鲜明,未尝氄(rǒng)毨(xiǎn),一雀二色或五色。”





苏文忠公诗集

〔宋〕苏轼撰 〔清〕纪昀评点 清同治八年(1869)韫玉山房朱墨套印本 五〇卷


波罗诞是广州地区盛大的传统庙会,相传源于纪念外国使者达奚思空。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在南海神庙举办庙会,是时四乡善男信女皆往朝拜,远近环集如市,大小船只连泊十余里。此篇《浴日亭》为描写波罗诞时的情景。





施注苏诗

〔宋〕苏轼撰 〔宋〕施元之、顾禧、施宿注 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刻本 四二卷


冼夫人是六朝时期岭南“溪洞豪族”的首领之一,屡立战功,名震一方,被封为谯国夫人等,民间尊为“岭南圣母”。此《拟古》乃苏轼见冼夫人庙空旷冷清,有感而发之作。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文忠公诗集

〔宋〕苏轼撰 〔清〕纪昀评点 清道光十四年(1834)两广节署刻朱墨套印本 五〇卷


苏轼对荔枝提出了极高的赞美。荔枝是岭南佳果,形、色、香、味俱佳,饮誉古今中外。唐段公路《北户录》称荔枝为“南方果之美者”。





坡仙集

〔宋〕苏轼撰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程明善刻本一六卷


苏轼被贬岭南后,对岭南美食多有诗作,他在海南期间尽情享受生蚝、蟹、螺、八爪鱼等海鲜美味并作诗文赞“食之甚美”。





东坡全集

〔宋〕苏轼撰 明刻本 一一五卷 


苏轼咏岭南名篇《惠州一绝》,其中“不辞长做岭南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岭南深切的热爱。






几乎每个人

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苏轼相遇

苏轼也在后人的品读里

一遍遍地重新活过

别看他已987岁

他同他笔下的岭南风貌

仍被我们挂在嘴边

你又在哪一句中与苏轼相遇呢?




*本期封面



▇ 往期推荐 ▇


丝路留金丨牛在印度的地位,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已奠定......

四大发现丨“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说的是来自河南郡的他吗?

香林宝像丨曾经的世界中心、人类文明十字路口,为什么是这里?

丝路留金丨古老、神秘、先进......带你走进苏美尔文明的辉煌

2023年最后一天,这次头条属于我们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视频号

深圳博物馆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