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计划“流产”
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竞赛是2014—2015年度国际建筑大事件,竞赛共收到了过1715份参赛提案,这在建筑竞赛史上是空前的参赛规模。通过了两轮的竞赛评审和设计深化工作,来自法国的事务所Moreau Kusunoki Architectes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竞赛结束之后,一切的后续工作并非像想象中的顺利,前段时间就有消息爆出,赫尔辛基市政府可能会拒绝为这一项目提供政府资金的支持,设计方案面临推进困难。11月底,赫尔辛基市政委员会在一次会议上通过表决,半数以上的委员投票否决了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提交的筹资方案。这也基本正式宣告,古根海姆博物馆落脚赫尔辛基的计划“流产”。
说起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这项计划,早在2012年就已经在芬兰发起过,竞赛主办方希望能够在赫尔辛基复制“毕尔巴鄂奇迹”,用一座建筑来拯救一座城,不过当时的结局比这次还“悲剧”,提案直接被驳回。
本次竞赛其实早在开始之时,也是遭遇了多方的抵制,在竞赛进行的时候,赫尔辛基边检站和G.U.L.F.组织就针锋相对的发起了一个来替代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概念设计竞赛:The Next Helsinki,希望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来设想一个除建筑之外的设计提案来为这个经济停滞不前的国家的公民提高艺术修养,重塑赫尔辛基的文化信心。竞赛果然也收到了很多支持者的参与,并提交了许多耳目一新的设计方案。
现代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其载体除了雕塑、绘画等实体之外,如今已经有太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趋向虚拟化、行为化,这就使得作为容纳“实体艺术载体”的博物馆建筑的参与性变弱了。而这样一座耗资上亿欧元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市政府对于其前景抱有疑虑可想而知。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现代文化艺术的流动性增强,让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变得趋同,这让一些强调本土文化的人士感到了危机,而古根海姆博物馆作为主打现代艺术的连锁方式经营的艺术场馆,极力在世界各地推动现代艺术,相对忽略了当地的原生文化艺术,所以古根海姆遭到抵制的事件也非赫尔辛基独有。相反,近期在北欧的其它国家如挪威、丹麦等都在筹备以维京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计划,收到政府和民间的大力支持。
对于芬兰这类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已经富足居民来说,兴建一座博物馆已经不再是那么感到兴奋的一件事了。事实上,从目前看来建筑能够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兴奋度正在逐渐退减,一座地标建筑的诞生所能带来的话题性甚至比不上Apple发布了一款新产品,民众的不感冒甚至抵触,古根海姆计划的推行就难上加难了。
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计划“流产”对于建筑界来说可能失去了一座优秀的建筑,但是我认为却是给了每一个建筑师一次反思的机会,未来我们是否可以不用再背负“贡献城市、社会”诸如此类的高大上的使命感,能够以平民心来设计“日常化”的建筑,服务民众生活的点滴,重新思考“为何设计”这个问题。
相关阅读
竞赛相关
类型相关
Zaha Hadid Architects 赢得德拉伊耶城市遗产管理中心竞赛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击败SANAA、OMA等赢得柏林国立美术馆新馆设计竞赛
撰文编辑
资料整理:WJ
文字编辑:WJ
图片处理:WJ
版式设计:陶虓
文章校对:陶虓
版权声明
本竞赛信息及文中涉及的图片均来自网络,原始版权属于竞赛主办方和竞赛提案设计师所有。文字内容经由archrace翻译整理,禁止任何各方在未经archrace允许的情况下以此翻译文字和编辑版本转载。
如需寻找参赛队友请直接回复本号相关信息:参与的竞赛,队友的人数与要求,所在地区和联系方式。
竞赛作品投稿邮箱:archra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