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持续回购的公司,积累量变等待质变
回购是股票市场一个经常发生的行为,一般意义上理解,回购并将股票注销, 即提升了 EPS,扩大了持有人的权益,这个是最直接可以在账面上看到的回报。
但是根据长期的研究,总体而言,在港股的回购更多是传递信心,并没有很多公司为了提升EPS而回购。不过回购毕竟说明了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未来的信心,也是真金白银,所以也需要我们对一些持续回购的公司保持高度关注。
回购也分低位回购和高位回购,高位回购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托盘,下场往往都不好,但是低位回购的,我们就要多留意下了。
最近的港股市场,也有很多持续回购的公司,但是股价却没有特别大的反应。
这边我举两个持续回购的例子:
碧桂园(2007.HK)曾经持续的回购:
IGG(0799.HK)曾经的持续回购:
虽然在回购当中,股价并没多大反应,但是最后都造成了股价大涨。
最近在港股市场上,有两家公司持续在低位回购:
1)金蝶国际(00268.HK)
金蝶国际(00268.HK)从年初至今(4月21日)总共已经持续回购3500万股,占总股本的1.2%,回购金额超一个亿。如果算上去年12月的回购,金蝶已总共回购约4200万股,占总股本的1.4%。
自从金蝶3月15日公布年报之后,更是加大了回购力度,隔几天就会进行回购。
2)国美电器(0493.HK)
国美电器在年报之后总共回购了2.79亿股,占总股本的大约1.3%,回购金额大约3个亿。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即使回购,但是没有基本面的支撑,股价估计也不会有多大的反应。
那我们来看下金蝶和国美的基本面变化:
1)金蝶国际(0268.HK)
金蝶在过去很多年的发展都非常顺利,但是2012年,传统ERP业务发展受到限制,公司之后便开始谋求转型。在转型期间,公司收入利润都受到了打压,所以股价也是在慢慢寻底。但是从最新的年报中,转型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转型的主要方向大致为两个,一是改革原有ERP业务,转变销售模式,保持持续创收能力,给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二是大力发展云服务。
最近的年报,金蝶营业额同比增长22.8%至人民币18.62亿元,结束了连续几年的负增长。归属股东利润同比增长172.5%,至人民币2.88亿人民币。收入的增长首先要归功于传统ERP业务至2012年后重拾增长,2016年ERP业务同比增长12.8%。另一个要归功于云服务获得了了三位数的增长,并且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11%提高到了今年的18.3%。
1,ERP业务
公司ERP业务主要包括软件(KIS、K/3、EAS及其他)销售、实施、运维及其他。金蝶首先转变了过去的销售模式,对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的KIS和K/3,加强分销伙伴生态链,推进对中小企业客户销售渠道由直销向分销转型。但是对于服务于大型企业的产品,公司还是着力于直销方式。因为从产品角度去看,KIS和K3是偏向于标准化的产品,直销会占用太多的公司资源,而服务大型企业的软件,因为需要深入服务,所以直销的方式更加贴近用户。
今年可以看到,对销售渠道的改革起到了明显效果。针对小微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12.1%,针对大中型企业的收入也实现双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服务小微企业的KIS同比增长了12%,服务大中企业的EAS增长了16%,虽然K/3收入同比下降了3.2%,但是如果分上下半年来看,下半年已经的收入和去年同期是基本持平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上半年,而且按照业绩会上管理层的说法,K/3的发货量其实是同比增长6.9%。总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传统ERP业务的业绩开始调头向上,对于云业务还无法盈利的金蝶来说,传统业务的回升无疑是针强心剂。
2,云服务业务
金蝶未来发展是商业模式的改变,以前是软件的授权,带来持续服务收入较低,且为客户带来实际附加值较低,续费率仅达20%多。如果将业务转到公有云上,续费率达80%以上。金蝶云ERP业务实现收入超过人民币2亿元,同比增长90%,占集团总收入超10%,客户数同比增长超过150%。
金蝶云ERP在2016年先后签约华为、腾讯、万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知名企业,及Hyvision、Golden Wayford、CDD International 等海外客户,业务规模位列中国市场领先地位。
对小微企业来说,虽然没有公布具体收入数字,但云收入占收入的18.3%,云ERP收入占比超10%,那么大致可以推算小微企业的云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左右。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再来看下年报中的一些运营数据。精斗云注册客户同比增长超过 50%,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65%,付费客户的续费率继续保持在 75%以上。2016年11月11日,集团旗下金蝶管易云当日处理系统订单1.33亿,支撑客户交易流水 213 亿元,系统运行零失误,并在淘宝服务市场官方发布的双11优质服务榜单中,占据企业内部管理软件TOP1,斩获「京东服务市场金服务」和亿邦动力「全国杰出新零售 ERP 服务商」两项行业殊荣。对于云业务,公司计划未来几年要保持50%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并且在2020年,收入占到公司一半。
2)国美电器(0493.HK)
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1995年国美商城从一家变成了十家,1999年,国美走出北京,迅速扩展至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2004年借壳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的发展跳跃,成功开创了中国经营的连锁模式。不过,国美的业界神话在2008年随着黄光裕的入狱而终止。 在之后的十年,国美发展相对落后于苏宁。
线下电器销售门店在过去一直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国美也慢慢做出了转型,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2016年初,公司管理层提出了2016年全新的战略升级:全渠道,新场景,强链接。同时提出2016年是建设期,2017之后会带来不错的增长。
在渠道上,国美搭建起“1628家门店+国美在线/亚马逊/飞牛网平台PC/移动端+10万微让的全渠道流量入口,门店场景化上整合了娱乐休闲、生活美食、家装设计、互联网电视、智能物联、电子商务六大场景。根据国美的数据,2016年线上线下的会员总数超过1.8亿,活跃会员8000万。强链接方面即为加强公司与用户的链接。这点国美是通过中端的商品供应链及仓储物流优势和后端的售后服务来加强。截至2015年底, 公司拥有21个区域配送中心,413个城市配送中心,总仓储面积297万平方米,城市级中转仓广度和密度行业领先。
全渠道其实不算什么新鲜的东西了,线上与线下的接合,基本是一个共识。国美的线上过去比较弱,现在是补上这块短板。
新场景就比较有意思了。这一是因为国美也好,苏宁也好,对家电零售来说,大部分交易还是发生在线下。二是因为过去几年电商发展迅速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更重视价格,但收入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将改变这一趋势,未来消费者应该是更看重体验,尤其是对家电这种消费周期长,消费金额大的商品。所以线下的新场景就变得有意思了。
来看下国美的GMV,16年的整体GMV是1115亿,同比增长了31%,其中线上占323亿,同比增长了110%,可以看到,全渠道战略下,补上线上短板,刷来的流量增长还是相当不错的。还有一点是,在全渠道上,阿里联手了苏宁,而京东牵手了沃尔玛永辉,只有国美还是单干,未来不排除有强强合作出现的可能。
减掉线上的,线下GMV才增长了13.6%。考虑到888间可比同店营业收入平均下滑了9.42%,可以推测它们带来的GMV表现应该也是不怎么样的。这样推测,改造后的店面应该是刷来了不错的GMV的。根据管理层的透露,17年将大约改造120-130家,新场景打造将继续,流量方面应该是会继续快速增长的,带动营收的增长速度大概率也会提升。
对国美这类公司,基本上是即时收到消费者的钱,却可以长时间内占据着供应商的钱,所以量刷上来了,公司的利润也是可以期待的。另外,业绩会上管理层预计17年的毛利率约可以提升1个百分点,这对国美的利润提升将是十分显著的。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一是家居套购的销售模式将带来客单价和毛利的提升,二是产品结构调整,毛利率高的厨电产品品类占比提升,三是互联网电视的销售及分成带来毛利提升。
所以,总体而言,公司17年的业绩是值得期待的。
强链接算是一个中后端了,这块也是挺有意思的。从流量的角度来看,好的售后服务是可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反馈到前端场景,进而吸引流量的,并且加强已经变现的流量的粘性。这点也不算新鲜的东西。
不过从盈利点出发就有意思了。家电行业吧,竞争激烈,商品过剩,无论是对生产商还是对零售商而言,都是如此,这也决定了家电行业产品的毛利率的高度,终究是会空间有限的。但是家电又不同于其他商品,它不是卖出就了事了,它还存在一个长期的售后服务需求,这就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了。
在这点上,国美推出了国美管家这个产品,它包括APP、微信公众号及国美客服,提供商品信息、配送信息、安装信息、上门清洗、维修保养、远程故障诊断及复购。有别于传统的维修服务,这种移动互联网售后服务显然更容易强化与消费者的链接。并且它也算是一个市场流量的入口,国美可以凭借服务能力来提高家电零售的竞争门槛。目前,国美管家的用户累计关注数近1000万,维修覆盖了全国95%的城市,清洗覆盖了65个城市,回收覆盖了60个城市。 如此一来,国美将在售后市场上找到一个服务利润增长点,它将与公司的商品利润并重,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点。
结尾
公司低位回购,彰显了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尤其是持续的回购,更加说明了公司未来的潜力很大,毕竟自家的公司管理层自己最知道。如果金蝶和国美,未来还会继续回购,那么就更加要密切关注了,说不定就是未来的IGG或者碧桂园了。
【作者简介】
小风吕敷 | 格隆汇·专栏作者
主业已到夕阳,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企业不作不会死,现专业股民
【精华推荐】
立即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格隆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