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被微信这个“善变”的家伙给“骗”了的?
还记得之前萤火出的那份微信高考试卷吗,很多人“死”在了“订阅号是否可以升级为服务号”这道题上。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微信在5月中旬取消订阅号升级为服务号的规则,关闭了升级入口,却没有任何官方推送的通知。
萤火当时还对各种大家误解的微信政策做了分析,点这里温习一下那些大家误解的微信规则。
微信团队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神秘而低调的,在很多新功能、新规则的上线方面也不例外,比如上面说的突然关闭了订阅号升级入口,也是一样低调到没有任何通知。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年微信“偷偷”做出的种种改变吧!
微信朋友圈广告刚刚推出的时候,那叫一个石破天惊。“你朋友圈里的广告是宝马还是可乐?”一度成为全民议论的话题。事实上,微信针对自己的商业化,尤其是朋友圈广告这一块,一直非常谨慎。
一个注册用户超7亿的APP,想要将流量进行商业化变现,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会去找可口可乐、海飞丝这样的大品牌,微信最初很可能也是这样想的。但他们后来发现,其实微信和其他平台相比,核心竞争力并不只在数量。
当时朋友圈广告规则地低调发布,可能是微信对市场的一种试探。从最早传言中的500万一条,到后来公布的20万起投,再到最终5万起的价格,这背后其实体现了微信对自己商业化战略的调整。
微信最早的用户,很大一部分关系链都是靠QQ引流得来的。但随着微信的不断强大,以及微信、QQ在功能、体验、用户群体上区分得越来越大,微信也开始低调地“去QQ化”。
早在2014年,微信推出5.0版本时,就低调移除了使用QQ号注册微信的接口。
而今年2月3日,微信发布的新版本中,又移除了通过查找QQ号添加好友的功能,“添加朋友”栏已经由原来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变成“微信号/手机号”;“QQ/手机联系人”也悄然变成了“手机联系人”。
除此之外,微信的系统搜索栏也不再支持QQ号码,搜索显示“无法找到该用户,请检查你填写的账号是否正确”。这也就意味着,通过QQ号添加微信好友的功能被彻底封死,只能通过微信号、手机联系人以及“扫一扫”添加了。
竞争是好事,没有对手就难以有成长;腾讯又一直有内部左右互搏的传统,QQ这两年也陆续推出QQ钱包、QQ红包、QQ公众号等一系列“微信化”的功能,大有一较高下的姿态,也不足为奇了。
2016年5月中旬起,微信订阅号无法升级为服务号,并且之前公众号信息下方的升级入口以及相关介绍页面也已经消失。
微信关闭订阅号升级服务号的入口,也主要是因为当前不断出现公众号被盗,也出现了因为内部纷争导致订阅号被恶意升级服务号的现象。关闭升级入口,也是对运营者的一种保护。
不过,订阅号既然无法升级为服务号,再加上公众平台的唯一命名原则,新注册的公众号不能重名了,所以企业在注册公众号之前务必要想清楚了。
这次的低调测试就很有意思了,这种依据关系链、个人兴趣而推送文章的模式,是不是和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的产品模式有一点像?
最早的一切交给用户的模式,给微信积累了丰富的内容。1000多万的公众号,这是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都不具备的;另一方面,微信在用户画像上,也积累了足够的数据和经验。
今日头条按照用户习惯推送内容的核心逻辑,最重要的两环也就是“内容”以及“用户习惯”,但这二者正好是微信得天独厚的资源。
微信上线“朋友圈热文”,萤火之前也分析过,其实就是慢慢涉足个性化内容推荐、扶持原创内容的一种尝试。
所以,“朋友圈热文”有两个意义:一,优化微信的内容生态,扶持原创;二,内容生态上的竞争对手太多,微信必须有新的内容入口与模式。
后来又更新成这个: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出半天,大家就研究出了好几种“对策”。
比如,可以把素材库的文章链接放到公众号自定义菜单栏中,保存并发布,提取菜单栏中的发布链接;还可以把素材库的文章,做成关键字回复,回复相应关键字后,获取图文并提取链接。
这次微信限制图文预览功能,相信其本意是希望公众号传播的内容能得到更好的监管,是利好微信内容生态的。
但限制这样一个“好用”的功能,又势必会损害公众号运营者一些眼前的利益。对预览链接的“低调处理”,说到底是希望能弱化短期利益与生态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
购买《微信力量》送惊喜大礼,长按二维码进入购书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