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习僧玩了一场商业游戏,让企业用“打怪升级”的方式赚钱!

熊猫小队长 晓程序观察 2019-07-09

阅读时间:6m

最懂

小程序生态商业

的自媒体


有人说,实习招聘是最适合小程序的场景之一。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突破820万,在就业压力上行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选择用实习作为正式工作的跳板,实习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的刚需。

 

而实习与其他领域相比,相对来说又是低频的需求。

 

刚需、低频”这两个特征正与小程序“用完即走”的特性十分契合。

 

为了印证这一说法,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找到了专注于实习招聘领域多年的「实习僧」团队,和其创始人陈俊宇聊了聊小程序做实习招聘平台优势,以及在To B 和To C两个方向打法的不同。

 

实习僧联合创始人、COO陈俊宇


陈俊宇的分享干货满满,所以我们决定用采访实录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保持内容的原汁原味。

 

以下为陈俊宇的自述:


1

App是将军,小程序是士兵


简单介绍一下「实习僧」,我们从2012年开始切入实习招聘领域,目前算是全国最大的实习招聘平台,从2016年开始,我们只有160万的用户,到现在已经有900多万的用户了,所以整个增速和增长的曲线是比较好的。

 

回到小程序上,因为小程序有着获客成本低,裂变属性强等特点,所以我们做小程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拉新,最终都会引导到App上做留存,促活。

 

用一个比喻来看,我把全线的产品视为一支军队,我们的数据团队就是军师,而App就像是将军,是军队的核心,小程序就是我们整个产品线最外圈层引流的渠道,像行军打仗站在最前面的士兵,一次战役死了没关系,它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这样的考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实习这种场景相对低频,一般以3个月为周期,用户时不时来看一下,所以实习招聘的小程序很容易被遗忘在历史列表里,我们从数据来看,确实从历史列表入口来的量很少,大部分都是搜索。


所以我们在设计小程序的时候,也只保留了填写简历、投递简历这样的核心功能,它跟外卖这种高频刚需的产品形态很不一样,定位就不同。



第二,一开始我们也觉得这种业务形态App的用户生命周期会不会也比较短,后来发现并不会,通过数据观测,1月份注册的有效用户*,半年后的留存率仍在20%以上,这么高的原因是App里的场景更加丰富

 

*注:有效用户指填写简历达到60%完成度的用户


在App里除了有投递简历的功能,还有实习经验交流论坛,职场知识的视频课,名企宣讲会的预告等等。



用户投简历的动作是低频的,但交流经验,学习知识的需求却是高频并且长期存在的,我们就用这种以高频带低频,协同共振的原则来做留存,现在连续18个月App的月留存达到40%,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把流量往App导的原因。


具体的做法来看,我们会告诉用户在App上能够多投递5次,这是一种差异化玩法,另外也会提示用户在App上还有论坛、个性化职业资讯推荐、视频课程等等,用户可以去App上交流学习,这让找工作不再是一件孤单而痛苦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会根据我们的业务发展阶段进行调整。


2

To B与To C的两套不同打法


因为我们是招聘平台,可以说即To B也To C,在这两个方向上有不同的原则和打法。

 

说不同之前先说相同点,打法的相同点是效率,对学生而言就是能够更快找到合适的职位,投递获得更好的反馈;对企业来说就是能够花更少的时间,更低的成本,找到更合适的人,这是底层的产品逻辑。

 

由此延伸出来的设计原则是,对C端学生群体而言一定显得年轻,要好看,比如我们所有活动海报都是设计师手绘的,这能吸引学生。但B端用户不重视这个,企业更讲究实用、效率,所以整体设计会更简洁,清晰。


实习僧手绘海报


1.C端打法:

 


从推广策略上说,C端用户的拉新主要是每个月的专题活动,寒暑假实习风暴,包括线下的招聘会等等。


暑期活动是全年的最高峰,单个活动的PV在500万左右,平均一天投递10万分简历。

 

它是一个纯线上的活动,我们在活动里面会加入特殊的玩法,主要是一些体验性质的实习,比如去大理的民宿打工,帮老板比如收银结账打扫房间,或者去海外当志愿者等等。


因为找工作本身是一个很枯燥的事情,这种体验式实习就增加了趣味性,特别受用户欢迎,有一家西藏民宿的老板一天内收到了500份面试,实际上他只要3个人,这么多简历都不知道如果筛选,当然他还是很开心的。

 

具体结合小程序的能力来看,我们有一个分享送妞币的玩法,直接送现金肯定拉新效果最好,但微信有一条诱导分享的规则,所以我们加入了妞币作为介质,分享签到都能获得妞币,然后用妞币兑换简历投递次数、人工修改简历的机会等等,在避免了诱导分享的同时,也变相筛选掉薅羊毛党



当然这里还有个小心思,为了防止被封掉,我们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实习僧高薪版,把这种容易违规的都放在高薪版上,也算留条后路。

 

2.B端打法:


而B端的推广策略不同,因为企业是首先看中平台的C端流量,所以我们把推广重心放在C端,随着C端流量增加,企业的自然增长已经足够满足平台的供需平衡,之前暑期实习风暴前后一共有5万多家企业参与,每天能提供15000个实习岗位。

 

当然我们也会做一些推广,主要是在HR的社群里做分享裂变,毕竟HR这个圈子并不大,再加上产品推介会,最佳雇主这种评奖的活动就足够了。


3

玩一场300万用户的商业游戏


最后,谈到商业模式,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大部分是To B的,跑通商业模式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平台流量要足够大,第二要效率足够高,企业在短时间内能找到合适的人。

 

这里就诞生了机会,首先企业要想快速招到人,他的排名就要靠前,我们在后台会根据HR的反映速度,用户的评价决定,用AI分析得出企业的美誉度勤奋度,美誉度和勤奋度越高的企业排名越靠前,曝光的机会随之增大。

 

这有点像游戏里的打怪升级,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才行,但有时候想要快速变强怎么办?购买道具。

 

在「实习僧」里,企业可以购买诸如关键词排名,刷新次数等服务快速提高排名。还有一种“代练”的玩法,就是你把需求给我,比如你3天内要30个简历,我到时候就直接给你这么多,这也是一种盈利方式,当然流量更精准之后,广告也是一块大的收入。

 

最后一块是跟小程序矩阵有关,我们有专注实习的「实习僧」和校园招聘的「校园招」,还有职场学习的知识付费类小程序「前辈课堂」,我觉得做矩阵一个核心是要有一套打通的数据,不论用户在哪个场景内都被精准识别,这样才能实现场景互补。



比如你在「实习僧」里投百度Python岗位好多次没过,这个时候我就会适当提示,之前投过类似岗位成功的人,他们一般都具备了哪些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学习「前辈学堂」里都有,这就巧妙地将招聘与教育两个场景打通,在C端用户上也做到一定的转化。


晓程序说:

与陈俊宇一番交流之后,我们发现实习僧的打法非常清晰:实习这一场景是低频刚需,小程序很适合做深入微信生态,攫取流量的马前卒。


但最终目的一定是为了引流至App,用App做留存,据陈俊宇透露,流量转移至App的比率有10%左右。

 

此外,任何平台化的企业都会面临To B和To C两种打法,在陈俊宇看来,To B要简单凝练,To C要轻松有趣


但提升B、C两端的撮合效率是不变的核心。而商业模式也正是用优质的C端流量吸引B端用户,用“打怪升级”的方式从B端实现盈利。


1

END

1


如果你对微信、小程序感兴趣

扫码加好友,进入粉丝群

好文回顾

案例

继百度、阿拉丁之后,又有一家企业跳入小程序数据分析的赛道

能力

小程序被窝放大招:6大新能力,各个都想要!

工具

4000字解读小程序跳转大全,让天下没有难薅的流量!

好书推荐:

《微信力量》、《微信思维》是微信团队联合萤火科技推出的两本书,通过采访数十个企业商业案例,共同描绘了一幅微信生态的全景图,是了解微信生态的最佳读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