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让非遗教育在学校生根开花
6月10日,我国将迎来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上世纪末至今,“文化自觉”的概念在中国学界从出现到流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从联合国提出到中国热烈响应,人们注意到这两个重大文化事件的历史相遇,学界倾心研究二者内在的关联,认为非遗传承和保护是完成中国文化自觉的一个有效路径。自2006年以来,文化部已连续11年举办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去年国务院决定把“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中小学生非遗概念模糊
在传统自发式传递无法应对传承危机的情况下,通过现代教育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培养非遗传承人已成世界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进行传承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笔者领衔的课题组曾对上海10个区的15所学校15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对历史性、场域性非遗认知度不高,虽对非遗这一概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对非遗的具体内容,他们的理解却参差不一。对非遗项目的鉴定,学生的选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沪语69.69%、捏面人66.41%、评弹55.38%、端午节45.04%、永青假发制作技艺44.13%、中国菜28.91%、南京大屠杀24.51%、《大圣归来》 等国产动画片15.92%、大熊猫15.57%、大运河14.25%。从他们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能从所列内容中判断出哪些是非遗,哪些不是。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对什么是非遗这一基本概念都还没弄明白,错误地选择了不是非遗的内容,如大熊猫、《大圣归来》等国产动画片,且选择这两项的学生不在少数。又如,南京大屠杀属于记忆性非遗,大运河属于历史空间性非遗,但是选择的学生比预想的要少得多。上海本地小众非遗知晓率也不高。调查发现,学生对舞龙 (狮)、皮影戏、沪剧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众非遗比较熟悉,而对于有着较强地域性的打莲湘、顾绣、徐行草编、崇明灶花等小众类非遗知晓率则很低。
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每个学生对非遗的理解和认同,绝非短期突击所能实现的,这需通过持续的接触和研习来深化认识,增进了解。兴趣是动力的保证,培养学生对非遗项目的持续兴趣,实际上就是在培养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当下,太多的诱惑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电子产品、网络、各种培训班等挤占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动手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践机会不多。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进而上升为终身爱好,成为非遗传承者、继承人,这是非遗进校园的理想目标。非遗进校园不能浮于表面,就非遗论非遗,而应将非遗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挖掘出来,引导学生从文化和历史层面上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非遗,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加以研习,以此影响生活,培育情趣。非遗实践的关键受众是学生,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主阵地是学校,只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非遗感兴趣,非遗才能与时俱进,永续发展。
人力财力投入不足也是影响非遗在中小学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开展非遗研习的学校都没有专门的经费来源,绝大部分中小学没有一支基本的非遗教研队伍,这就制约了非遗在校园推广的力度与深度。此外,传承人进校园的渠道不够畅通,这一特殊技艺群体的数量无法满足本市学校的需求。很多传承人年龄偏大,无法承担较重的教学培训任务。
非遗教育亟需顶层设计
首先要组建相关机构,实现有效调配。应尽快组建能指导和统筹教育领域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相关机构。同时,组成区域联盟,促进不同项目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例如,将各学段非遗研习课程衔接起来、鼓励开发课程、推动非遗课程共享、引导传承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等。
其次要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系统展示上海非遗。有关部门要制定长远规划,拍摄介绍本市非遗项目的系列纪录片,出版适合中小学生的非遗课本、读本和绘本,创设网络体验课程,介绍上海非遗特色、传承人故事、非遗演变历史、基础知识等。
再者要十分重视队伍建设。非遗传承人属于稀缺人才,因此,有关部门需尽快摸清家底,建立传承人登记、聘任、管理等机制,使他们既能在校园内开展传承教育,又能对学校教师统一施训,由此提高传承人使用效率。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必要的荣誉激励。
最后,传承需嫁接职业教育,推动非遗产业。遴选部分工艺美术学校优秀毕业生留校进行1-2年“高职后”学习,培养一批非遗传人。鼓励高校开设非遗专业课或选修课,促进非遗的科学传承和有效保护。
作者:陆建非
来源:文汇报
搜索公众号并添加为好友
“上海教育新闻网”
为您提供最及时、最精粹的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