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黎:物质性是实现精神性的途径
我们深信未建成项目蕴含的价值!每个建成项目的背后,都有无数项目停留在了纸面。这些项目因各种原因未能落成,但正是在这些未建成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不受外界因素侵扰的最纯粹的建筑理念。谷德邀请不同事务所和建筑师提供他们最有代表性的未建成作品,了解未建成作品背后的思考及无限可能。
未建成专辑第三期带来的是 迹·建筑事务所(TAO),更多关于他们,请点击“阅读原文”
没有仔细统计过,有一小半吧。建成的项目大大小小有近二十个吧,目前正在建造的项目大概三四个。
(左上)道家中心,(右上)墙博物馆
(左下)海参池接待中心,(右下)深圳宝安档案服务中心
这四个项目时期不同,从十年前到最近,也说明未建成是建筑师总会遇到的一种常态。项目类型、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道家中心是十年前的项目了,位于北京延庆,政府投资建设、施工图都做完了,但项目停了。墙博物馆位于安徽黄山的碧山村附近,原本是作为旁边酒店的配套项目准备先行启动,设计三年前就做了,业主一直搁置着没投,只能等着,后面也许还有机会建。海参池项目是先给当地政府设计了概念,后来才进来运营商,在理念上存在较大分歧,没能推进下去,宝安档案中心是我们去年参与的竞赛,未中标。
业主当时对宗教建筑的认识和观念还是比较开明的,所以接受了这个方案,宗教建筑形式在中国传统语境里已经很符号化了,一般都会有如果做成当代形式还能否被识别是寺庙或道观的顾虑,所以能不能接受非传统的形式还是取决于主持道长或法师有没有足够自信和开放的态度。之前我们还参与过重庆慈云寺的改造设计,方丈法师也很开明,愿意接受新的形式。可惜后来由于政府要连周边统一规划成传统风貌反而没能实现。对我来说宗教建筑是提供精神体验的媒介,它的语言应该是抽象而自由的。就像在西方,不同时期的教堂建筑是与时俱进的 ,为什么要被固化呢?宗教建筑形式一旦被符号化,意味着它已变成世俗化的仪轨工具,反而丧失其精神特质了。
道家中心是个宗教建筑,营造出具有内省性质的空间是自然而然的,内向式、包裹感、光的幽明变化、都是为了实现这种空间属性。项目在北京延庆,也受到附近从山体上开凿而成的古崖居的启发,道家中心整个建筑个浑然的整体,空间也如从一个实体上开凿出来的。
墙博物馆则是源于思考“墙”这一要素,墙成为空间生成的唯一主导,墙到上面的厚度变大让屋顶消失,转化为墙与墙之间的缝隙,光线由此进入,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概念,整个建筑犹如历史的废墟,传递一种原始和厚重的感受。
这个设计的形式逻辑带来的结果是墙上大下小,与结构的逻辑以及材料的受力逻辑是有矛盾的,而且还要解决抗震的问题。通过和结构讨论,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墙体的内部做一套钢架系统,且在顶部通过非常细的杆件穿过墙与墙之间的窄缝相互连接(杆件与天窗的构造整合在一起因而比较消隐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样结构具有了整体性可抗震,同时内部的钢架可以确保夯土墙体的构造稳定,材料上开始考虑的是用夯土,夯土具有呼吸性、有利于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当时与穆均老师探讨过夯土的各项技术问题,后来因为夯土墙抗裂是个问题,需要间隔做很多竖缝,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墙体形式的水平性与连续感,因而考虑改用夯筑混凝土,可以取得更整体的效果。
海参池废墟将改造成一个景观公园,设计通过底层架空,让建筑底层空间与周边的环境形成连续开放的关系,实现这一基本姿态则是通过一个吊挂结构的方式,建筑只有三个支点落地,二三层的楼板都是从屋顶主结构上吊挂下来的。形式上主结构是混凝土体系,而吊挂部分是钢结构体系,厚重与纤细对照也营造出重力与悬浮间的张力。底层释放给公众,打通路与海之间的关系使景观得以延伸,而主要的功能空间—接待、餐厅等则布置于二三层,也拥有更好的视野。这是这个建筑的公共性的体现,后来业主想把首层围起来用,这就产生了根本的矛盾。
这是一个L形狭长局促的地段,位于城市道路的转角,后面紧挨着一个高密度的住宅项目。任务书要求的功能主要有几部分,城市档案馆、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市民服务大厅等。从场地条件和任务书综合考虑,设计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这样一个狭窄地块通过架空来解放出更多地面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还给城市。这些公共空间即服务于来办事的公众,也服务于周边居民,延展有限的室外活动空间。而深圳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的档案馆,让我们联想到码头吊车装卸的货物,城市档案就如同信息货物也在不断更替流动,呈现一种繁忙的景象。综合这些意象,设计提出了用核心筒支撑上部大跨度桁架,中间层整体吊挂的结构体系,这样将地面空间完全释放出来成为一个街角公园。结构的形式感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档案馆也是一种工业场所的隐喻。
这两个项目共通点是通过悬挂式结构来释放地面空间给城市或自然环境,来创造公共空间。这是回应场地和项目的场所特征而得来的。另外结构本身也成为建筑形式的一部分,赋予建筑性格。结构常常是方案一开始就会考虑的因素,它源于建筑最初的意图,结构与形式往往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分别在方案深化阶段和扩初施工图阶段。红树林项目的设计基于一种单元系统的组合,屋顶形式与空间节奏处理成为关键,我想我们的方案能够中标是在于它集合了一种优雅与克制,在城市中塑造了一种不同的性格。松山湖项目我们经历了两轮,能够最终胜出,我觉得主要在于从场所属性和空间格局上更准确地把握了场地的地形和景观特征以及业主对项目的定位诉求,针对音乐厅、会议中心、酒店、金融交流中心这样一些不同功能类型,既创造了各具独立氛围的单体,又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环境,使公共性与私密性得到平衡。
建筑在自然中一方面作为一个物体,界定了其自身作为人造物的形式存在;建筑在自然中同时又是一个具有边界意义的介质,决定了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自然经过建筑这一介质去观看就产生了不同的体验和意义。建筑与自然的对话体现在与地形和风景的关系中,上升或下降,漂浮或沉入,延伸或屏障,水平或垂直等等。
集合住宅是缩影了社会关系的一种建筑类型,我觉得今天中国的集合住宅设计需要一些从容,眼下的集合住宅基本上都是在一种算法的逻辑上产生的,有一种逼迫感,这当然也是被土地成本和城市密度给逼的。此外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与生活方式变化,物理空间在邻里交往以及生活中的作用似乎也在退化。但即便如此,集合住宅还是可以有机会塑造一些更有质量的公共空间以及建筑形象,当然前提是能达到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平衡,这也是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
物质性是实现精神性的途径,物质性通过作用于感官来形成精神作用。当然建筑光有物质性也未必一定有精神性。我们最近在西藏做两个小项目,一个是在芒康县境内澜沧江河谷位于山边上的酒庄,另一个是阿里冈仁波齐神山的游客中心。同在西藏,但一东一西两个场地又具有非常不同的地理和景观特征,地方的精神为何?场所的精神为何?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形式如何塑造精神?结构、材料的运用又如何作用于形式?这些也是事务所每个设计里都会思考的主要问题。
版权©www.gooood.cn,欢迎转发,禁止以gooood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gooood景观设计
小号
gooood室内设计
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