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院 | 咸阳渭城中学:从工业厂区到“叙事性”校园

清华建筑设计院 gooood谷德设计网
2024-09-07


 © THAD

渭城中学的建成,是陕棉八厂的一次“凤凰涅槃”,对学校而言能得到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育人空间,对城市而言则是品质的提升,是地域文脉的传承。

感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THAD)对gooood的分享






01. 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建于上世纪70至90年代的工业厂房大部分将退出历史舞台。2016年5月,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国营陕西第八棉纺织厂(下称陕棉八厂)正式停产。根据城市规划,创建于1955年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咸阳渭城中学(下称渭城中学)将迁址新建于此,建设内容包括72个普通教室及其他教学设施,还包括宿舍、食堂、停车等生活设施,总建筑面积9.45万㎡。

▲项目概览 © THAD



02. 场地概况

陕棉八厂总占地13.2公顷,厂址北侧为陇海铁路及郑西高铁,西侧与住宅小区紧邻,南侧为民生西路。厂址被规划道路分为两部分,东侧为居住用地,西侧7.17公顷为渭城中学用地,用地内除东南角有一绿地外,工业厂房几乎占满了整个用地。

▲棉纺八厂卫星图与城市规划环境关系© THAD




03. 设计理念

咸阳,作为国家“一五”规划的纺织基地,陕棉八厂是其中的代表企业。厂史可追溯至1936年,国民政府在此创建西北最早、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化棉纺工厂。

陕棉八厂历经民国、抗日战争,见证了中华民族实业救国、救亡图存的历史;参与了轰轰烈烈的新中国工业建设,饱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基因。在一个具有革命历史、地域文脉的用地上建设一个21世纪的高中校园,希望孩子们能通过校园空间感受历史变迁;能通过建筑遗存不忘初心;能通过场所交流,有思想的碰撞;能通过校园环境体验到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带来的绿色、节能与共享的价值观念。

现代校园建筑不再是一个仅仅提供遮风避雨的学习场所,更是充满正能量、塑造人格、传播文化的载体。挖掘并表达地域特色、传承文脉,让广大师生在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建筑环境中享受愉悦的校园生活,是设计理念的核心。

▲东入口广场及校门 © THAD


 


04. 校园规划

工业建筑分析与规划策略

在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那些面临废弃的老旧工业建筑仍然承载着多种文化价值。陕绵八厂经百余年的铅华岁月,不同年代建筑的累叠,给场地带来厚重的历史感和场所感。

打包房建于1936年,曾是抗战物资的中转站;生产车间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具有工业建筑的特点和气质。对于功能指向非常明确的高中来说,保留全部厂房建筑,不能实现学校的功能,而一拆了之则是对地域文脉的漠视。保留并改造小部分车间和整旧如旧、功能置换打包房的思路,是能够传承文化、保留文脉的设计策略。

▲打包房、生产车间 © THAD


复杂环境与建筑布局

散布的高层住宅、繁华的民生西路、近在咫尺的铁路线、尚未建设的规划道路以及用地边界的不规则……纷繁嘈杂的城市环境下,校园规划需通过校园自身的逻辑建构形成新的边界,使学校于城市中相对独立而整体。

考虑噪声因素,运动场靠北临近铁路布置;宿舍食堂设在西侧靠近周边的住宅区;展示学校形象,在东南角布置具有图书、报告厅及行政办公等对外功能的综合楼;由于人民西路南侧高层住宅的日照遮挡,在用地的最南侧布置无日照要求的实验楼;三栋教学楼则依次向北布置。

▲分析图 © THAD

▲渭城中学东南向鸟瞰 © THAD
 

空间轴线与文脉传承

本地块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利用传统的轴线手法优化建筑位置,将不同年代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两条轴线:

东西向轴线:从东入口广场、经由上世纪30年代的打包房,到八十年代的艺术中心,再到规划的校园中心广场及钟塔,随着轴线景深的向西延展,直到A4楼的下沉庭院,地域文脉在空间序列中得以展现。这条轴线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述说着这块土地的过往今昔,是文化的传承之轴。

▲东入口鸟瞰 © THAD

▲演播中心及下沉庭院 © THAD

南北轴线:从南门开始,经东南角的读书花园,向北经过综合楼、A3教学楼,到中心广场,以钟塔为标志和转折点,再向北经艺术中心和校史馆,来到体育馆和运动场,是学生从教学区向运动区的动线。中心广场、艺术中心成为路径上重要的中心节点。

▲中心广场 © THAD

▲中心广场和塔 © THAD

 


05. 建筑设计

现代高中校园,包含教学、办公、体育、餐饮、住宿等功能,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更像一座城市的缩影。



教学楼、综合楼 ——连接交流的整体

当今教育理念强调多种学习模式共存,在交流中获得知识。设计支持这种教育理念,在交通空间中融入更多的交流空间,采取“交通即交流”的策略,将教学区打造成促进交流的整体。

教学楼之间及与综合楼之间通过连廊串联起来形成教学的整体,连廊与建筑主体之间的穿连形成流动性的、多义性的空间,交流成为一种即时即兴的生活场景。

▲教学楼与综合楼间的连廊 © THAD

▲高二和高三教学楼间的连廊 © THAD


▲综合楼中庭 © THAD



演播中心——精神核心打造亮点

演播中心处于传承轴线的终端,是空间序列的高潮。首层为合班教室,地下一层为校园演播中心,室外是三面柱廊围合的下沉庭院。塑造可识别性的建筑形式并赋予文化内涵,采用双表皮构造,玻璃瓦和陶土瓦交替搭接,形成编织肌理。希望师生将更多的创意、愿望置入其中,思维更加开放,行为更加丰富、文化更加多元。

▲下沉庭院与社团中心 © THAD

▲下沉庭院内景 © THAD

▲首层环廊 © THAD


体育馆——技艺平衡

在用地十分紧张的条件下,体育馆中游泳、篮球、羽毛球三大空间自下而上层叠,开洞大、跨度大、层高高的空间特点,给结构带来很大的挑战。

采用开洞预应力梁和张弦梁的结构技术,创新解决了大跨度和节约层高的问题。建筑师与结构师密切配合,采用V字形铸钢索夹,使力学分布与外在形式统一,给人简洁整体、轻盈高技的观感。将不同种类的张弦梁结构作为空间的重要元素呈现出来,表达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的力量和激情。结构美学和空间特质统一在体育馆中,建造技术与空间艺术取得平衡。

▲篮球场内景 © THAD

▲V型支撑 © THAD


工业遗存——向史而新

打包房存在近百年和其抗战经历,将其等同于历史建筑。尽可能完整地保留相关历史信息,以保护性利用为原则,功能置换为校史馆,通过内保温和室内侧的结构加固、采用原色保护剂等措施,保持了原建筑风貌,体现历史建筑的“原真性”,而新加建的疏散楼梯则采用现代的玻璃幕墙,使建筑原本风貌与新增体量具有明显的区别度,向史而新。

▲打包房西南角改造前&改造后效果 © THAD

室内三层的结构柱加固时避开了柱子上有文字标语的两个侧面,在无文字侧面做碳纤维加固,使20世纪70年代时的语录得以完好保留,历史沧桑感充满展厅,建筑本身成为展品。

▲打包房内部改造前&改造后效果 © THAD

纺织车间水刷石外墙、瓦屋面、锯齿天窗和牛腿柱等体现了当年的生产状况及棉纺工业的风貌,是一种城市记忆和重要的地域文脉。以改造利用为原则,有机更新。

结合建筑布局,最大化的保留了5跨生产车间。北侧两跨下方架空为校园道路,南侧三跨为室内使用空间,首层设音乐、舞蹈教室,加建局部二层作为画室及作品展区。教学活动与艺术展览紧密结合,工业遗存的有机更新,给学校造就一个独特的艺术中心。

▲原生产车间照片 © THAD

▲改造后效果 © THAD

▲改造后的二层开敞空间 © THAD

▲艺术中心西南侧 © THAD

在打包房和艺术中心之间做一钢结构廊架,作为室内空间的外延,具有代表性的纺织机器等将集中布置在这里。廊架的色彩来源于五颜六色的纺织砂管,呼应当时棉纺车间的生产状态。景观廊架将两者联系起来,形成“遗存街区”,产生更多的文化共鸣,成为具有现象学意义的人文场所。

▲校史馆与艺术中心之间的廊架、原厂区各色纺织砂管

© THAD



建筑材料—氛围的营造

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外立面采用火烧砖质感涂料营造安静稳重、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体育馆采用具有现代性、自洁性、厚重感、与砖同色的陶土板材,立面色彩取自校史馆青砖的灰色和教学楼砖质感涂料的橘橙色。

▲教学楼北立面 © THAD

▲综合楼外墙细部 & 体育馆细部 © THAD




05. 景观环境——场所记忆

室外空间环境是教育的一部分,地面铺装、庭院小品、草木植被、下凹绿地等构成一个自然、生态、人文的整体系统,与建筑一道,形成愉悦的交往空间。

传承(东西)轴线的两侧对称种植银杏树,道路中心线上做蓝色夜光石带,加强空间的进深感;中心广场南边界的“伞状装置”装置,以白色、圆形为元素,高低错落,寓意学子们将如蒲公英种子一样飞向世界。

场所的记忆性营造来自景观细节:中心广场采用水洗石铺装,采用金属条分缝、自由曲线的编制形式。水洗石来自厂房原水刷石立面,编织曲线与纺织文化产生关联,柔化了轴线的生硬感。

▲中心广场 © THAD

▲“伞状装置” © THAD

▲东西轴线上的银杏和蓝色夜光石 © THAD

渭城中学的建成,是陕棉八厂的一次“凤凰涅槃”,对学校而言能得到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育人空间,对城市而言则是品质的提升,是地域文脉的传承。随着城市的不断更新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在广泛的中小学校建设过程中,把地域文脉、校园文化与校园空间融合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还需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探索。

▲中心广场曲线铺装图 © THAD







项目图纸


▲首层组合总平面图 © THAD

▲教学楼组合平面图© THAD

▲体育馆首层平面图 © THAD

▲高三教学楼首层平面图© THAD

▲综合楼二层平面图© THAD

▲体育馆东立面图 ©THAD

▲高三教学楼南立面图 © THAD

▲高三教学楼北立面图 © THAD

▲综合楼东立面图 © THAD

▲综合楼剖面图 © THAD

▲体育馆剖面图 © THAD


项目名称丨咸阳渭城中学迁址新建项目建筑设计

项目地点丨陕西省咸阳市

建筑类型丨教育建筑

用地面积丨7.17ha

建筑面积丨95,941㎡

设计时间丨2016-2018

设计单位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丨咸阳渭城中学 陕西禾信泰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丨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丨盛文革 刘动

创作团队丨刘动 杨鹏 崔玥 田女 包晓辉

建筑设计丨刘动 侯祯珍 潘弘彬 刘土洋 宫翔宇 包晓辉 宋刘辉

室内设计丨张磊 刘动 王杨

结构设计丨杨霄 苗磊 朱朵娥 杨镇荣 赵天文 王力 庄艺斌

给排水专业丨侯青燕 刘婷 方京鹏 刘久玲 刘亚茹

暖通专业丨侯青燕 刘杰 孙志花

电气专业丨徐华 艾涛 胡威 袁钰

景观专业丨张静 刘动

建筑摄影丨三景影像

编辑 | 企划部

版权 |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如需转载,请联系THAD企划部

原创: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THAD)

版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宋风暖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部 | songfengnuan@thad.com.cn



版权©www.gooood.cn,欢迎转发,禁止以gooood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ooood谷德设计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