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海观潮】庐山会议彭德怀事件的深层背景

2017-12-12 中大书院

关注“中大书院”,畅享美满人生 

关注“中大书院”后,请点击底部菜单阅读更多精彩内幕。


来源:维基揭密 (ID:Wikipediad)


一、国际背景


1958年,赫鲁晓夫在北京嘲讽中国的“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彭德怀“万言书”中也使用了同样的话语。据彼得 琼斯等着《中苏关系内幕纪实》一书透露:“赫鲁晓夫1959年5月至6月正式访问阿尔巴尼亚期间会见了彭德怀元帅。彭让赫鲁晓夫看了一份强烈抨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备忘录。其后,彭德怀元帅向1959年7月和8月的庐山提交了这份备忘录。”


在庐山会议上,7月17日,周小舟发言支持彭德怀。与之同时,赫鲁晓夫也在波兰发表批判和反对 中国“人民公社”、“大跃进”的讲话。7月20,日张闻天发言支持彭德怀。第二天,苏联和波兰通过新闻媒介公开批判反 对“人民公社”、“大跃进”,开始了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论争。


台湾中央社和美国各报迅速转载并评论了苏联的文章。从杜勒斯到蒋介石,从赫鲁晓夫到山上山下的党内“持不同政见者”,恶意的攻击和善意批评交汇混杂,在毛泽东脑子里形成一个“合唱团”,形成一种“大气候”。


二、1958年“大跃进”使得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以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1999年)


1958年全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工业总产值,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54.8%

  农业总产值,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9.06亿元,比上年增长84.53%

  财政总收入,3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

  财政总支出,409.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8.97%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0.2%

  出口总额,1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75%

  进口总额,1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


1958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粮食,2亿吨,比上年增长2.54%

 棉花,196.9万吨,比上年增长20.06%

 原钢,800万吨,比上年增长49.53%

 原煤,2.7亿吨,比上年增长106.11%

 原油,226万吨,比上年增长54.79%

 发电量,275亿度,比上年增长42.49%

 货运量,11.2292亿吨,比上年增长39.73%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叁面红旗”的胜利。这就是在当时反对“叁面红旗”的人必然不得人心的主要经济背景和依据。


三、薄一波说,是毛泽东自己提出要纠偏的


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不出现某些偏差。“大跃进”中出现的偏差是毛泽东首先发现的。这些偏差包括“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瞎指挥风。为了纠正这些偏差,毛泽东从1958年11月起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包括:1958年11月初召开的第一次郑州会议,1958年11月底召开的武昌会议,1959年3月召开的第二次郑州会议,1959年7月召开的庐山会议(前期称做“神仙会”)。


通过这一系列的会议,肯定了“叁面红旗”,同时“大跃进”中的主要偏差都得到了理清,大部分已经得到纠正或正在努力纠正之中。神仙会开了近一个月,到快结束的时候,大家对于偏差及其危害性早已达成一致认识,人人的心情舒畅。但是,唯独彭德怀等几个人的心情不那么舒畅。


四、错了天时,失了人和


挨到神仙会快要结束,这个时候才跑出来呈什么万言“意见书”,显然错了天时。意见书的内容根本到不了会议已经到达的深度和广度,这个时候拿出来,很容易让大员们产生联想:这就是,将意见书与国际上的 反HUA“大合唱”联系到一起、想象其中的深刻背景和共同目的,那就是国际国内联起手来反对“叁面红旗”!这种联想也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有那些事和那个大气候在。“叁面红旗”是反不得的,它是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包括彭德怀在内的全体中央委员一致举手通过的决议。根据党的原则和党员义务,反对“叁面红旗”就是反党,这在逻辑上丝毫不成其为问题。所以,彭德怀上书失去人和,是必然的。


五、会议发言彭德怀到底讲了些什么,并不全部清楚


“意见书”的语气总的来说是温和的,讲道理的。但是彭德怀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到底讲过些什么话,并不全部清楚。已经知道的有,毛泽东说彭德怀点名骂了他二十天,彭一听就叫起来,说你在延安操我娘操了四十天,我现在操你二十天也不行吗?在小组会上,彭不但点了毛泽东的名,而且指责他说谎。


权延赤《龙困与微行》一书中披露:起初,有几位大员向毛泽东汇报“彭德怀发言有问题”,毛并不介意,只是当着卫士们的面说:“此人是张飞,不就是提个意见呗。” 


又一位负责同志陪毛泽东散步时汇报:主席建议从不同专区选一名战士到一中队,搞五湖四海,便于了解各地情况,但是彭总反对,说特殊化…… ,毛泽东听了 仍是一笑而过。对于彭德怀的“万言书”,毛泽东也并未像某些书或文章的作者所想象那样“龙颜震怒”。当时在场的秘书、卫士长以及卫士都回忆过那经过: 毛泽东看过彭德怀的“万言书”,把烟蒂拧入烟灰缸,苦笑说:“彭德怀送给我看的尽是消极材料,尽给我送消极材料。”他停下来,认真将一枝香烟插入烟嘴,继续说:“彭真、王任重、陶铸、柯庆施送的材料积极。”吸燃香烟后,他还说过两句:“这个人敢讲真话。”“容易得罪人。”


从杜勒斯到蒋介石,从赫鲁晓夫到山上山下的党内“持不同政见者”,都在攻击“叁面红旗”。特别是彭德怀在小组会上指名道姓骂毛泽东说谎,这可能是让人最挂不住的,权延赤在书中写道:


我毛泽东也是在讲真话。我讲了几十遍,“对形势看法不一致,就不能团结”。郑州会议,武昌会议,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海会议,直到这次上庐山,我们不晓得做多少次检查了,大做特做,他们就听不进去。 


从第一次郑州会议,我就带头纠“左”,这不是真话?在北戴河,我四次叫卫士请你来谈话,你就是怠慢不来。这不是真话? 上庐山前,由武汉到九江,我在船上呼吁团结,你退出舱外不回来听,上得山又写“万言书”,这不是真话?


六、彭德怀到底有没有反叛性格?


历史上,彭德怀曾经给中央写信,要求毛泽东下台。解放后,彭德怀曾经和高岗等人扯在一起,要求刘少奇、周恩来下台。毛泽东曾对彭德怀半开玩笑地问,老总你能不能跟我达成一个协定,我死了之后你不反叛?在庐山,聂荣臻和叶剑英去彭的住处劝他作检讨。两位元帅说,现在主席健在管得了你,将来主席不在了,谁管得了你?谈了两个多小时话,“热泪盈眶而别”。 上庐山之前,一些人口袋里准备有两个发言稿,如若彭德怀成功,用一个发言稿,如其不成功,则用另一个发言稿。


全面地来看,庐山会议上的彭德怀事件,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曲折和原委,这些我们现在还无法清楚。毛泽东早在1953年和1956年就说过,自己将来不作国家主席,也不党的主席,至多作个名誉主席或政治局委员,在必要的时候作主题发言,就可以了。


1959年,在召开庐山会议前叁个月实行了“禅让”,毛泽东不再作国家主席,由刘少奇继任。根据已经清楚的部分,是不是可以来这样推断:1959年7月和8月在庐山出现的这场斗争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有着它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尚不为人知的个人动机方面的原因。这场斗争远不是什么毛、彭之间的“个人恩怨”和所谓“家长制”的说法可以解释得了的。这场斗争不仅仅涉及到了毛泽东和许多当时在位的中央常委在党内的地位问题,也许更主要的,是涉及到了党的路线还能不能继续、党内会不会出现分裂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所以,有很多的书和文章仅仅依靠零星的官样资料,再加上十足的书生意气,恐怕很难说与深层的秘密有多少沾边。


大家都在看

刘少奇:我们的法律不是为了约束自己 而是用来约束敌人

【史海观潮】中国古代根本不存在“农民起义”

张维迎:多数人无知和少数人无耻带来灾难

世间如有君子,名字必定叫胡适

刘鹤:没有对文革灾难的反思,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长!

毛泽东: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

莫言:机会都是人渣给的

郎咸平一语道破: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根本不是“人”!

华盛顿,拒绝权利诱惑的伟大总统

柴静:我看红楼梦是看人性

俞敏洪: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每天美文免费推送:




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