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岁月的针脚,暖暖的亲情

2016-11-02 潘姝苗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岁月的针脚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季的天空像是积蓄了久远的思念,一经打开,便有倾洒不尽的忧伤。一阵风夹着几丝雨钻进脖子,真有几分萧瑟的凉了。




天气渐凉,请珍重加衣,给衣橱也换个季。棉袄羊绒裤手套尽数“出洞”,单薄轻便的衣物一一腾空,收纳入袋。在一截棉袖里,挨个挤着几双去年的厚袜子,一卷卷打开,有的花色式样依然好看,只不过都破了些边角,不是大趾头有个洞,就是脚底板处裂了痕,叫人扫兴得很。




隔日,婆婆来家,我拿出这些袜子,说:“可惜了,其他地方还好,就是受力的地方不耐磨,扔了舍不得,不扔又穿不得。”婆婆微笑道:“这简单,只要你不嫌难看,我有办法还叫它们‘上脚’。”婆婆这边说着,那边就找出针线盒、剪刀和一些碎布头。在我帮她穿针的功夫,婆婆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掌心大小的木板。它形似木鱼,磨得光溜细滑,近看木纹质地,裹了包浆,透着酱紫带黄的颜色,显出几分古意。




我儿子好奇地夺去要看,婆婆恼着喊:“大孙子好,这可不能丢喽,快给我放下。”看奶奶如此认真,儿子还回木板,可还是放不下眼馋,缠着非要讲讲它的来历。婆婆娓娓道来:“说起来,这木板要算是你的老祖宗哩,是我的母亲留下的玩意儿,又叫‘补袜板’。往年,乡里婆媳缝制袜子都用它作模子。弯弯的这头,是衬袜头用的,方方的那头,是缝脚后跟和袜底子时铺展的。有了这一样物件,多周正的针线活都做得出。”




从有趣的角度来看,缝缝补补才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会针线活,许多饱满原味的感受就难以体会。婆婆接着对她孙子说:“你爸和小姑身上穿的衣服,上学背的书包,过冬的棉鞋,样样都是奶奶用剪刀、浆糊,一针一线缝制的。”我儿子急切地叫好:“奶奶手真巧,您也给我缝一个书包吧!”婆婆笑得摘下了老花镜:“奶奶老喽,不中用了,连穿个针都要你妈代劳。再者说,手工做的那些活计早已过时,背不出去,还让人笑话。”




一下午,婆婆补了好几双大洞小眼的袜子。在“补袜板”的衬托下,本身柔软的补丁和棉线,像生了“皮骨”,变得筋道起来。打量一只只补好的袜子,原来的破损处补得紧密又结实,摸上去有棱有角,有款有型。针儿细、线儿长,针脚在木板上游走,像一幅人生写意图,泾渭分明、纵横有在一起;那些布满网眼的痕迹,像一棵结痂的老树,镌刻着岁月的沧桑朴素。



栖凤岭,一个美丽的神话  

秋叶静美(听着,读着,心便静了)  

高家板桥,我怀乡的归宿  

万年泉水清又纯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关注庐江、欣赏庐江,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