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关乡谚情深深

2017-01-24 张弯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年关乡谚情深深

“年头岁尾,鲢鱼嗒嘴。”这是流传在庐南乡村的一句乡谚。小时候就听大人讲过,一直未真正理解是什么意思。后来在搜集整理庐江南乡的方言俚语过程中再次接触到这句话,请教过家母以及村庄的父老,发现它的释义有些分歧,较多倾向的解释是:在年关的这段时间,家家户户添柴加火,打糖蒸面,做豆腐杀牲口,为过年准备了诸多丰盛且香味四溢的美食,而这段时间水里的鱼儿们一般都在冬眠,竟然被勾引得忍不住嗒起了嘴。


短短寥寥数字的乡谚,形象地将乡村腊月年关欢乐祥和的热闹气氛烘托渲染出来。



在庐江南乡,围绕着年关的乡谚俗语有许多,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勾勒出村舍里、围绕着春节展开的淳朴而生动的画卷。

譬如年前“掸扬尘”的习俗许多地方都有,江淮一带的歌谣里有“二十四掸扬尘,二十五做豆腐”之说。但农闲乡村的腊月却并不闲,反而因为过年变得里里外外的忙,许多人家无法固定在二十四这天来个彻底大扫除,搞卫生的日子势必要往后推,于是,就有了这样戏谑的乡谚:七(二十七)掸金,八(二十八)掸银,挨(拖的意思)到九、十是懒人。先褒后贬,话锋急转,很有韵味。



最多的还是关于过年这个话题。像“年好过,月难捱”,说的是春节快乐的时光一晃就会过去,打点好细水长流的寻常生活也很重要;

而“小伢门望过年,大人们盼种田”,则传神地将过年期间大人和小孩各自不同的心理描绘出来;

“过了年十五,还是一样苦”,是对之前生活艰难年代无可奈何的叹息和对富足盈余生活的企望;

“猫狗都有三天年”,意指除夕至初二这三天,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得给予善待和尊重,这句话后来更多地用在大人教训小孩时,旁人的劝慰;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句谚语和庐南一个流传的习俗有关联,说是从年三十开始只要贴了“门对子”(春联),讨债的人就必须要等过了十五才可以去索债。将这个习俗延伸开来,意即有些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长久……



年三十晚亦是乡谚铺陈挥洒的重点。例如:三十晚上吃大麦糊,不准备过年。说的是人做事浑浑噩噩,没有一点前瞻意识,事到临头才仓促动手; 

“上年的老鸭,三十晚上开窝”。寓意许多事急不得,顺其自然,到了一定的时日就会水到渠成;

“三十晚上喝汤,出门就下雨”。这个纯粹是后来日常生活中的戏语,没有科学依据的,但合着年夜饭的辰光说出来,也是增添了一份节日的喜庆气氛。



一年忙到头,只为那一晚。过了除夕,迈起新的步伐,开始新的起点——进入隆重的拜年环节。“一拜邻,二拜亲,拜过母舅拜丈人”,暖暖的乡谚同步跟进,和谐地规划出新年头几天拜年的路线时间图;

“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初十往家累(音,回来的意思)”。这句民谚多是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主客间挽留和返家的托辞,在城镇化逐渐普及的今天,大多数人这个时段都已结束假期,重返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年的打拼,它所描述的氛围已经越来越少。下面这首歌谣式的民谚也是相似的情形:正月里过年,二月里赌钱,三月走亲戚,四月才种田。



正月十五吃过元宵,年也就过完。但春节所带来的休憩放松的惬意,亲人团聚的欣喜,友情交流的快乐远没有结束,于是,这个日子一样值得在民谚里被津津乐道地相传:月半大似年。

觉得不错,文后赏个ZAN 吧!


全县动员,百日行动亮环境!最美庐江,文明祥和度新年  

年味已漫庐江城,街头巷尾溢乡情  

过年的回忆  

乾隆雅赐皇姑菜,到底是啥子美味?  



微聚庐江

传播庐江声音

展示庐江风采





为我们美丽的家乡点赞吧!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庐江、关注庐江、欣赏庐江,请在默默点赞后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分享庐江的美!

投稿邮箱:wjlj2015@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