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ol.564.2 李红勃:法理学研讨课教学大纲

法律思想 2022-03-20

《法理学研讨课》教学大纲

2020年春季




授课教师:李红勃,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




一、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法理学经典文献阅读;

2.法理学前沿问题研讨;

3.法理学论文写作指导。

 

(二)教学方法

1.教师专题讲座

2.师生读书沙龙

3.学生专题报告

 

(三)考核方式

1.课堂参与:学生分组(2-3人一组)认领报告题目,进行课堂报告,接受提问和质疑,计40分,根据参与数量和质量打分。

2.论文写作:学生自行选题开展论文写作,任课教师全程指导,期末进行课堂汇报并提交论文定稿,计60分,根据选题、论证、逻辑、表述和学术规范打分。


二、教学大纲

第一篇  法理学经典文献选读(14课时)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一)柏拉图的《理想国》

1.《理想国》中的四个隐喻 

隐喻一:隐身的牧羊人

吕底亚人古各斯(Gyges)的祖先是一个牧羊人,有一天走进一道深渊,发现一只可以使自己隐身的戒指,就想方设法谋到一个职位,当上了国王的使臣。他到国王身边后勾引了王后,跟她同谋,杀掉了国王,夺取了王位。

隐喻二:高贵的谎言

人实际上是在地球深处被孕育的,老天在造人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所以每个人应当各干自己的本行,各尽所能。苏格拉底希望:如果不能使所有人都相信的话,至少也应使一个社会的多数人相信即被统治者相信这个“高贵的谎言”。

隐喻三:洞穴之喻

在一个深深的洞穴中,有一长通道通向外面,有一些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看着洞穴后壁,看见背后火光照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过来过去的物件的阴影,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以为是在讲真物本身。第一个被解除桎梏的人站了起来,他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他回头看到了比较真实的器物,接近了实在。这时如果他再被“硬拉”着走上一条陡峭崎岖的坡道,直到被拉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不让他中途退回去,这时他终于看到了洞外的事物和照亮这一切的太阳。他在用身体上最亮的眼睛来看世界上最亮的东西,而这一切变化都有赖于灵魂转身、往上走、向上看。

隐喻四:厄洛斯的传奇

有个叫厄洛斯的勇士死后复活,讲述了自己在另一个世界所看到的情景:首先是死后审判,正义者升天,不正义者入地狱,各自受十倍的报应或报偿。然后在过完一千年之后,天上地下的鬼魂还可以再一次选择投生。这个时刻看来对于任何一个魂灵都是非常关键而又是处在极度危险中的,他们将自己选择自己未来的命运。所以,一个人应使自己的目光紧紧注视着自己灵魂的本性,在较善的生活和较恶的生活之间作出合乎理性的抉择,其余一切他都应概不考虑。正义无论对于生时还是死后都是最好的选择,是一个人的最大和永恒的福祉之所在。


2.主题研讨

(1)正义是什么,正义的来源

(2)城邦的起源与理想的城邦

(3)法律是什么

(4)城邦的护卫者与统治者

(5)政体的形态

(6)灵魂的问题

 

阅读文献:

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  【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严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

 

(二)霍布斯的《利维坦》

1.霍布斯:第一个近代人?

2.什么是自然状态,它意味着什么样?

3.社会契约如何产生,其内容和效力如何?

4.在政治国家中,公民享有哪些权利,主权者享有哪些权力,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5.自然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阅读文献:

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

2.【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 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三)洛克的《政府论》

1.  洛克的自然状态是什么样的,与霍布斯有何不同?

2.  财产权是如何产生的,其意义和影响如何?

3.  社会契约的性质与内容?

4.  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5.  如何捍卫公民的自由?

 

阅读文献:

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 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 【英】彼得·拉斯莱特:《洛克<政府论>导论》,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四)哈特的《法律的概念》

1.  哈特提出了什么样的命题?

2.  哈特是如何批判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的?

3.  哈特提出了什么样的规则理论?

4.  什么是“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阅读文献:

1.【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2.【英】尼尔·达克斯伯里:《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陈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二篇  法理学前沿问题研讨(14课时)

(一)人权问题:社会变迁与人权发展

1.人权的起源与发展:三代人权理论

2.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3.女权主义与平等权

4.信息时代的隐私权

5.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权

 

阅读文献:

1.【美】玛丽·安·葛兰顿:《美丽新世界:<世界人权宣言>诞生记》,刘轶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美】洛丽·安德鲁斯:《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李贵莲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5年版。

3. Catharine A. MacKinnon,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the Sta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二)人工智能:机器的智能化及其对法律和道德的挑战

1.传统法律主体理论面临的挑战

3.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的挑战

3.算法中的歧视问题

4.自主武器(杀人机器人)的法律问题

5.智能机器的责任问题

6.“人类垃圾”与人的尊严问题

 

阅读文献:

(1)【美】瑞恩·卡洛、【美】迈克尔·弗兰金、【加】伊恩·克尔编:《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意】乌戈·帕加罗:《谁为机器人的行为负责》, 张卉林、王黎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三)生命科技的法律问题

1.克隆人中的法律问题

2.变性手术的法律问题

3.代孕技术的法律问题

4.器官移植的法律问题

 

阅读文献:

(1)【美】罗纳德·德沃金:《生命的自主权》,译者: 郭贞伶、陈雅汝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D. Brian Scarnecchia,Bioethics, Law, and Human Life Issues: A Catholic Perspective on Marriage, Family, Contraception, Abortion,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 Death and Dying,Scarecrow Press,2010.

 

(四)法学方法论

1.法律规范

2.案件事实

2.法律解释

3.法律推理

5.法律漏洞填补

 

阅读文献: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3.舒国滢、王夏昊、雷磊:《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4.郑永流:《法律方法阶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第三篇  法理学论文写作指导(4课时)

1.  何为学术论文?

2.  论文的选题

3.  文献检索与归纳

4.  论文的框架与论证

5.  注释体例与学术规范

 

阅读文献:

1.何海波:《法学论文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陈瑞华:《法学论文写作与资料检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