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ol.622 朱明哲: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大纲

法律思想 2022-03-20

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大纲



授课教师: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以自主研究和课堂讨论为主的研讨课,目的是培养理解前沿问题、设计研究计划、撰写学术论文三方面的能力。我们会在课堂上探讨法学基础理论的重要问题,更重要的任务是用从经典文本中学习到的方法和视角审视法治实践。课程不假设参与者事先掌握任何的知识,但是要求每一位参与者每周至少花12小时的课外时间阅读文献并思考问题。此前没有阅读学术论文经验的同学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材料,应做好心理准备。

除结论外,本课程分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使用6课时,即2周。其中,我们会首先在第一周提出并解答文本中的问题,并把文本放在法学理论发展的宏观框架中审视(2课时)。然后,我们会讨论每个文本为我们研究当代法治问题提供了什么思路,并设计出研究主题、分配研究任务(1课时)。在第二周,上一周得到研究任务的参与者将先向我们报告他们的研究设计,并接受点评,准备修改研究设计(2课时)。最后,我们会分享一个研究设计或论文写作的小技巧。

课程任务包括阅读、速写、研究设计、论文撰写四个部分。

每节课的材料包括“阅读材料”和“论文范本”,其中阅读材料要求每一位参与者在课前精读。

阅读完每周的必读文献后,参与者应该在45分钟之内撰写一份对阅读文献内容的概括,我们称之为“速写报告”。不应该少于800字,一般不应多于1000字。内容概括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作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作者的核心观点,使用的方法和素材,与我们此前阅读的文献或者认识的异同。

在每一个“研究设计报告与讨论”与讨论环节,我们将会听取6个报告。换言之,我们会平均分配研究主题。每一个报告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以内。同时,每次将会指定6名同学分别用5分钟对一份报告提出建议。正如我们一直所做的那样,主报告人提前一周通知,评议人选当场通知。

每一份研究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本研究希望回答的具体问题,使用的方法与材料,现有文献,论证思路。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应根据课堂提出的意见,撰写正文不少于8000字的研究论文。


二、考核标准

课程评分由研究论文、读书报告、参与表现三个部分组成。

1.研究论文(60分):参与者根据某一授课周次所提出的“理论思考”设计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论文及相应的课堂报告应该包括具体的个案研究。

研究论文和读书报告的评分标准:对课程阅读文献的使用,研究素材和参考资料的选择,包括语法、标点、注释体例在内的形式要求,论证的融贯程度。

2.速写报告(20分):每份5分,少于4份报告相应扣分。仅考虑数量。

3.口头报告和课堂参与(20分)

期末作业于2021年1月12日19:00以前以电子版发给助教。逾期提交者酌情扣分。


*课上会随机提问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我们会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参与者离开教室。

*论文格式:

页边距设定:上下左右各为2.5厘米

字体:5号,中文为宋体,西文为Times New Roman

字号: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四号,正文五号,脚注小五

注释体例:参照《法学引注手册(2019)》



三、课程安排

第1周 法律(一)

阅读材料:

Oliver Wendell Holmes, ‘The Path of the Law’ (1897) 10 Harvard Law Review 457

Brian Bix, ‘Doctrine, Data, and High Theory’ (2016) 6 UC Irvine Law Review 137

理论思考:

法学的任务是什么?对法律问题可能有确定答案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何与法学互动?

Oliver Wendell Holmes :

The Path of the Law

Book Jungle 2007


第2周 法律(二)

研究设计报告与讨论

如何在文献中追踪?

 

第3周 人(一)

阅读材料:

[德]拉德布鲁赫:“法律上的人”,载[德]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年版,第168-182 页。

[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王闯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理论思考:

法律文本会直接或者间接提出某种关于人之本性、形象的主张吗?确定对“人”的理解对法律而言有何意义?

阅读思考:

两位作者如何理解不同法律对人的预设?他们用什么素材证明自己的观点?

[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王闯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第4周 人(二)

研究设计报告与讨论

如何从范文中学习?学习些什么?

 

第5周 时间(一)

阅读材料:

[英]爱德华•汤普森:《时间、工作纪律和工业资本主义》,《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82-442页。

理论思考:

法律现代化过程中时间观念的变化和汤普森所说的趋势一致吗?现代时间观在法律实践中受到挑战了吗?

延展阅读:

[德]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张旭东译,《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第93-96页。

[英]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6周 时间(二)

研究设计报告与讨论

如何综述文献?

 

第7周 空间(一)

阅读材料:

Michel Foucault,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Lectures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 1977-78 (Arnold I Davidson ed, Palgrave Macmillan UK 2009) 1–23

理论思考:

现代法律对空间的想象有何特征?为何这种空间观念会形成?它的形成过程与现代的时间观同步吗?背后的动力可能是什么?现代空间观念在法律实践中受到了挑战吗?

Michael Foucault: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7--1978,

trans by Graham Burchell,

Picador 2009

第8周 时间(二)

研究设计报告与讨论

如何撰写“导论”?

 

第9周 国家(一)

必读材料:

[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研究问题:

现代国家存在的基础是什么?霍布斯和洛克对国家权力的边界有何不同看法?国家和个人处于何种关系中?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第10周 国家(二)

研究设计报告与讨论

如何谋篇布局?

 

第11周 总结

不必读但是最好读一读的材料: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我们都是食人族》,廖惠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哲学反思可以为法学做什么?法学如何帮助哲学反思?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我们都是食人族》,廖惠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