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ol.628.1 朱明哲:经典著作导读课教学大纲

法律思想 2022-03-20

经典著作导读课教学大纲



授课教师: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学术训练课,主要目的是讲解和练习参与学术讨论的基本方法。课程目标是在结课时每人都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就一具体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点评别人的意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会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组织课程。每周将安排4名同学作为主报告人、4名同学作为评议。每周前两课时将分别安排2名主报告人各针对各节相关问题作10分钟的脱稿发言,再由2名评议就上述发言进行5分钟的点评,最后由其他同学自由发言。主讲教师在第三课时总结主题报告、评议和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4名主报告人的人选提前一周通知。4名评议人选当场通知。

本学期我们探讨的主题是“人与国家”。本课程主要通过《利维坦》和《规训与惩罚》两书,探讨现代国家的形成及其权力运作。学生必须保证在暑假期间泛读过必读材料,并在每次课前认真阅读过课上要讨论的段落、思考过课前思考题。延展阅读的材料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本,但是只有在精读过文本的基础上参考方能实现其参考价值。

助教的任务是阅读、研究这两本书,并参与课堂讨论、点评学生的准备工作。

最后的成绩由论文和课程表现决定。


二、考核

课堂参与(50分):每名学生的课堂参与分数既取决于其活跃程度,又取决于其发言质量。

提示:10分钟就是10分钟,多1分钟都不是10分钟。阅读量很大,需要每周提前规划时间并做好笔记。评议人不应只总结报告内容和空洞夸奖,最好可以回应报告人的疑问或者提出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关于评议的建议,参见附录。

期末作业(50分):从必读篇目中选择一篇或数篇作为研究对象,撰写论文。论文主题可以是对文本所提出的某种思想的提炼与辩难,也可以是对其学说史意义的评估。

期末作业评分标准:相关性(20%),逻辑自洽(20%),整体结构(20%),对阅读材料的使用(20%),注释体例(20%)。

期末作业于2021年1月13日19:00以前以电子版发给助教。逾期提交者酌情扣分。

教师会对每一篇论文查重,重复率超过40%的论文,如无特殊原因,一律0分。


*论文格式

页边距设定:上下左右各为2.5厘米

字体:5号,中文为宋体,西文为Times New Roman

字号: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四号,正文五号,脚注小五

注释体例:参照《法学引注手册(2019)》


**寒假作业

论文提交后,我们会为每一篇论文指定一名评议人。评议人应该在1月20日以前向助教提交较为详细的论文修改意见。同时,助教也会为每一篇论文撰写简短的修改意见。论文的作者可以参考两篇修改意见与教师的评分修改论文。



三、课程安排

第1周 概论:从历史到系谱学

课程与方法介绍

课前阅读:

Michel Foucault,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reprinted in Foucault, Aesthetics, Method and Epistemology, edited by James Faubion, Volume 2,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ult 1954-1984, 1998, The New Press, pp. 369-391.

林志明:“译者导言”,载[法]米歇尔·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昆廷·斯金纳:“描绘国家”

思考问题:

霍布斯和福柯分别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写作了《利维坦》和《规训与惩罚》?你能试着用霍布斯和福柯的眼睛观察他们所处的世界吗?

《利维坦》和《规训与惩罚》分别想要做什么?

《利维坦》和《规训与惩罚》的共同论题:人的身体;国家的身体;知识-权力……

[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第2周 《利维坦》第1-11章

霍布斯如何理解思想的形成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霍布斯如何理解科学?如果科学不是对事实的认识,那它又是什么?

霍布斯如何阐述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结合上下文,重点解释、以下引文:

“[S]cience is the knowledge of consequences, and dependence of one fact upon another, by which, out of that we can presently do, we know how to do something else when we will, or the like, another time.”

“The power of a man is his present means to obtain some future apparent good, and is either original or instrumental.”

“The sciences are small power, because not eminent, and therefore not acknowledged in any man; nor are at all, but in a few, and in them, but of a few things. For science is of that nature, as none can understand it to be, but such as in a good measure have attained it.”

延展阅读: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与政治

[美]史蒂文·夏平、西蒙·谢弗:《利维坦与空气泵》,蔡佩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3周 《利维坦》第12-16章

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有什么特征?自然状态中的人们为何希望通过建立国家摆脱自然状态?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们具有何种权利?他是如何论证这些权利的?

霍布斯如何论证“授权”(authorisation)?他使用的语言有何特色?

 

第4周 《利维坦》第17-20章

霍布斯笔下的主权者拥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是臣民所拥有的权利的扩展吗?

臣民所拥有的自由受到什么限制?是否存在某种条件让臣民拥有抵抗主权者的自由?

为何霍布斯认为有必要区分依据契约建立的国家和通过继承建立的国家?

结合上下文,重点解释第17章以下引文:

“This is more than consent, or concord; it is a real unity of them all in one and the same person, made by covenant of every man with every man, in such manner as if every man should say to every man: I authorise and give up my right of governing myself to this man, or to this assembly of men, on this condition; that thou give up, thy right to him, and authorise all his actions in like manner. This done, the multitude so united in one person is called a Commonwealth; in Latin, Civitas. This is the generation of that great Leviathan, or rather, to speak more reverently, of that mortal god to which we owe, under the immortal God, our peace and defence. For by this authority, given him by every particular man in the Commonwealth, he hath the use of so much power and strength conferred on him that, by terror thereof, he is enabled to form the wills of them all, to peace at home, and mutual aid against their enemies abroad. And in him consisteth the essence of the Commonwealth; which, to define it, is: one person, of whose acts a great multitude, by mutual covenants one with another, have made themselves every one the author, to the end he may use the strength and means of them all as he shall think expedient for their peace and common defence.

And he that carryeth this person is called sovereign, and said to have sovereign power; and every one besides, his subject.”

 

第5周 《利维坦》第21-25章

霍布斯认为臣民享有反抗主权者的自由吗?结合上下文,解释:“But in case a great many men together have already resisted the sovereign power unjustly, or committee some capital crime for which every one of them expecteth death, whether have they not the liberty then to join together, and assist, and defend one another? Certainly they have: for they but defend their lives, which the guilty man may as well do as the innocent.”

霍布斯在这几章中描绘了国家的不同部分,各种不同的机制对于国家而言有何功用?

参照第18章,讨论霍布斯如何理解国家的人格(person)和体(corps)。

如何描述君主对领土、领土之上的资源的权力?君主分配资源的时候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第6周 《利维坦》第26-31章

霍布斯如何论证主权者惩罚其臣民的权利?他的论证使人信服吗?

主权者的惩罚权有界限吗?霍布斯对“犯罪”的理解和我们现在有何明显区别?

在霍布斯看来,自然法、作为主权者命令的民约法和作为法官解释的普通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19年版

第7周 《规训与惩罚》第一部分

福柯为何从犯人的身体入手讨论刑罚?

福柯认为法律在处理犯人身体的方式上出现了哪些变化?

公开的刑罚仪式景观与之前的秘密刑事调查审判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古典时期末期,公开处刑出现了什么问题,引起了统治者何种担忧?

延展阅读:

[匈]卡尔·波兰尼:《大转型》,刘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第8周 《规训与惩罚》第二部分

从旧制度到现代,不同人群对犯罪的态度发生了哪些改变?

18世纪的刑法改革确定了哪些原则?如何理解“penal reform was born at the point of junction between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super-power of the sovereign and that against the infra-power of acquired and tolerated illegalities.”

如何理解同时出现的轻刑化和犯罪的普遍化?

国家权力的形成中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如何改变着人的身体与国家的关系?

在刑罚的目的从惩罚行为转变为规训犯人的过程中,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延展阅读:

阅读《悲惨世界》第一部第二卷《沉沦》

 

案例

Tribunal de Château-Thierry Audience du vendredi 4 mars 1898

审判长马尼奥法官(Paul Magnaud):

“年轻姑娘梅纳尔受盗窃之指控,她承认自己从皮埃尔面包店拿了一个面包,对自己竟然做出此种行为表示深切悔恨。被告必须独力抚养一名两岁的幼儿,而且她虽然竭力谋职,却已经有一段时间处于失业状态了。她在市镇居民中素有令誉,人们都知道她是一名勤勉的好母亲。她的母亲、她本人、她的孩子现在唯一可以仰赖的就是夏尔利(Charly)的济贫办公室每周发放的两公斤面包和两磅肉类。

当被告从皮埃尔面包店拿走面包的时候,她身无分文,食物在36 小时以前就已耗尽。在这段时间内,她和她的母亲都粒米未进,只让孩子喝下了家中仅剩的几口牛奶。对于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而言,一名社会成员、一名母亲竟然会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无以糊口。当法官面对此种情况——也就是梅纳尔小姐所处的这种情况,可以、也应当人道地解释不灵活的法律规定。

长期缺乏食物所造成的极度痛苦中,本来就不该认为行为人有多少恶意,更何况此案中的情况是一位母亲如此自然地希望在她照顾之下的幼儿能够避免这种痛苦。

[……]

某一些病理状态,比如怀孕,往往能在哪怕盗窃并非必要的情况下免除当事人的责任。那么,我们有更强的理由认为,当人们在无可抵挡的饥饿驱使之下行动的时候,应该有同样的豁免。

所以,根据《刑法典》第64条,判决当事人无罪释放。”

 

第9周 《规训与惩罚》第三部分

不同的机构如何通过规训人的身体建构起秩序?对犯人身体的惩罚如何演变为对所有人身体的规训?

福柯在哪些段落里与启蒙思想家、特别是契约论思想家对话?这些对话说明了什么?

如何理解这一句话:“实际上,权力能够生产。它生产现实,生产对象的领域和真理的仪式。个人及从他身上获得的知识都属于这种生产。”

在全景敞视的构造中,“一种虚构的关系”怎样自动产生“一种真实的征服”?

温馨提示:本周阅读内容对于理解福柯在“知识-权力”之间建立的关联至关重要。请重点把握其关于客体化、规范化、形式化等重要过程的论述,并理解从戏剧性的至上权力向日常的微观权力、从惩罚到监视的转变,以及儿童、病人、罪犯之间的共性。

 

第10周 《规训与惩罚》第四部分

监狱作为刑罚的空间需要使用哪些技术?

监狱所使用的技术还在哪些现代国家的机构中得到运用?

如何理解“每个人都活在监狱中”,并且愿意且接受社会对他们的规训?

解释这段话:“人文科学能够形成……是因为它们通过一种特殊而新颖的权力渠道传送,即一种关于肉体的政策,一种使人的群体变得驯顺而有用的方法。这种政策要求把确定的知识关系包容进权力关系,要求有一种使征服与客体化重合的技术。它本身就带有新的造成个人化的技术。这种权力-知识造成了人文科学的历史可能性,而‘监狱网络’则是这种权力-知识的盔甲之一。可认识的人是这种分析介入、这种支配-观察的对象-效果。”

 

第11周 霍布斯与福柯的对话

霍布斯和福柯分别如何讨论人的理性?

霍布斯如何描绘启蒙时代的国家形态?福柯又如何理解现代国家与人的关系?

福柯在哪些段落里提到了契约论思想?他如何评价契约论?

霍布斯会如何评价《规训与惩罚》?

什么是“客体/客体化”?

论文选题点评


四、阅读材料

必读篇目

[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2019年版

康德:《什么是启蒙?》

福柯:《什么是批判?》

Thomas Hobbes, Leviathan (Richard Tuck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补充材料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obbes’s Leviath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oucaul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Crawford Brough Macpherso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法]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李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意]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戏梦巴黎》(2003)

[西]乌苏拉·科尔维罗:《纸钞屋》(2017-2020)


附录:我们如何参与课堂讨论

我们如何参与课堂讨论

(哈佛大学Global Law & Governance Workshop)

学术参与类型的不完整清单——请使用下面的空白线来补充这份清单。

1. 提议采用可靠的经验性主张,推理过程,或学说

2. 重新组织或解释一个学说领域

3. 批判性地指出制度背后的意识形态

4. 强调法律改革方案或法理上的推理过程中存在的非预期后果

5. 在新证据或新进路的基础上,参与理论的、司法的或政治性的辩论

6. 跨学科性:提出一种新的跨学科方案,或用新方式同时参与两个学科的讨论

7. 比较:在论证中同时引入两个不同的国家政治或法律辩论;通过比较,参与项政策或法律辩论;通过比较来讨论广为接受的经验性主张

8. 重述或动摇一项固定的历史性叙述:发现人们曾经忽略的可能性

9. 用历史性重述来挑战一个学科的基础假设

10. 通过书评或文献评论来评论您所支持或反对的学者

11.论证方式的不完整清单

参与讨论有积极的一面,人们应该能够理解您如何进行思考。批评性的成分也同样存在——比如指出主流观点的缺陷。反对其他观点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进行。以下是几种例子:

1. 揭示那些您不认同的理论、教义和政策背后的错误假设

2. 强调现存的论据或方案中未解决的空白、冲突和歧义

3. 聚焦现存方法所忽视的那些结构性偏差和盲点

4. 用新的(或被遗忘的)理论、理论家、个人叙述或者经验性方法来考察为人所熟知的问题

5. 展示挑战现存经验性结果的新数据或新分析

6. 成本/收益分析

7. 反馈类型

有益的反馈类型

如果不需要、不可能进行重要的新研究时:

1. 建议作者如何澄清或改进主题、参与学术讨论的类型等等。

2. 建议作者以何种方式重新组织论文,可以令文章/发言更加清晰

  (提示:想象如果论文以结论起始时读起来会如何。)

3. 提供可能向此篇论文提出的反对意见并提议相关的应答。

 

如果有必要进行更多实质研究时:

1. 提供可能向此篇论文提出的反对意见并提议相关的应答。

2. 提议可能提供进一步理论性或方法性洞见或者一些作者可以模范的相关文献。通常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具体化建议,并限定在作者选定的方法/路径之中。

3. 考虑作者可以如何改进论文方法。

  a. 作者是否以微观分析得出宏观结论?反之如何?

  b. 作者是否依赖于未经检验的假设?

 

当论文存在重要缺陷时:

1. 相对于作者的结论,是否有一些他没有考虑过的替代性解释?

2. 作者的分析是否可能导向不同的结论?

3. 更广泛地说,这些方法对问题/数据是否合适?

 

无益的反馈类型

1. 建议作者采用完全不同的理论/政治取向(例如您会采用的),用于该作者从事的问题。

2. 提议一个作者在继续进行项目之前需要了解的全新的领域或文献(除非这直接相关或明显不应忽略)。

3. 提议一个作者能够应答的不同的/更有趣的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