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油条、白粥馒头…...这4种“假早餐”,你吃了吗?
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
你一定听说关于一日三餐的这句谚语吧?它蕴含着一个重要的道理: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就要数每天的早餐。我们想要一天充满精神活力,那么早餐不仅得吃够,还得吃对。
但是,很多人早上匆匆忙忙出门前,能做到的仅仅是往嘴里塞点东西,骗过咕咕叫的肚子。能量够不够?营养搭配合不合理?仔细一分析,根本就是吃了个“假早餐”。
早餐只吃下面这几种食物,就是吃了个典型的“假早餐”,看看是不是每天的你?
01
假早餐的“坑”,别再踩了!
1
白粥+馒头?不够!
疫情期间,张文宏医生“早餐不许吃粥”的言论,曾经引起很多讨论。
他的原话是:每天早上要给孩子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一顿好早餐最重要的是什么?能扛饿。
早餐只喝粥+馒头,营养确实不够!尤其是对要上学的孩子而言。
白粥馒头里全是碳水化合物,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钙质、膳食纤维等都摄入不足,营养严重“偏科”,只吃这两样是肯定不行的。
如果家里已经习惯了早上喝粥,那该怎么办?
想办法让粥的营养丰富起来,往里面加肉沫、粗粮、红薯、蔬菜......让粥的营养更丰富,营养价值才能上来。
2
豆浆+油条,千万要警惕!
豆浆+油条, 是很多中国人习惯了的早餐经典搭配。但豆浆和油条真的“般配”吗?
《中国食物成分表 2004》中显示:油条的脂肪含量高达17.6%!
不仅是油条,麻花、烧饼、春卷等,都是高热量高脂肪,偶尔吃一次还行,可不能天天吃。
豆浆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有维生素和烟酸。除此之外,豆浆中还含有钙、铁等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早餐成分。但是搭配油条?No!可以搭配一些碳水化合物,如面包、糕点等淀粉类食品。
提醒!忌喝未煮熟的豆浆
豆浆加热时可以看到有泡沫,别误以为已经煮沸了,其实这是豆浆的有机物质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造成的上冒现象,并非沸腾,是没有熟的。
没有熟的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再继续加热5分钟左右,等到泡沫完全消失,彻底沸腾,才算煮熟,才可以放心喝。
3
牛奶+鸡蛋是最佳早餐?有点浪费
很多人觉得牛奶和鸡蛋是最完美的早餐,其实并不完全是。这两者都是以蛋白质为主,有点单调。
蛋白质只有在碳水化合物提供充足的前提下,才能起到它应有生理功能,否则会被当作热量而消耗掉,产生浪费。
牛奶+鸡蛋的搭配,虽说给身体提供了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和钙质,但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是不够的。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提供热能的重要物质,早餐摄入不足,会影响一整个上午的精气神。
因此,早餐除了牛奶+鸡蛋这两个主力军外,还可以加入“助手”——一定的碳水化合物,燕麦、面包、包子等都是可以的。
4
隔夜饭菜+咸菜?堪比投毒!
另外还有人早餐会随便应付一下,用头天的隔夜饭菜+咸菜或泡菜是比较常见的搭配。
这个组合可厉害了,简直堪比“投毒”!
隔夜饭菜+咸菜的致命缺点,剩菜(尤其是绿叶菜)经过了一晚上的“自我发酵”,里面可能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而咸菜是用盐长时间腌制的菜,同样亚硝酸盐含量也比一般食物高很多!
早餐吃蔬菜和肉是很好的,但最好新鲜做的。
02
好的早餐,要“挑三减四”
一顿满分早餐应该具备5个条件:
淀粉类食物
优质蛋白质类食物
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果蔬
坚果
健康的烹饪方式
记住“挑三减四”这个词,它能让大家的早餐立刻变得更营养、更健康!
一挑粗粮
只吃大米白面营养不太够,不如换一些粗粮,如杂粮粥、杂豆粥、小米粥、燕麦片、豆包、全麦馒头、全麦面包、红薯、鲜玉米等。
二挑蛋白质
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如水煮蛋、茶叶蛋、(脱脂)牛奶、酸奶、豆浆、豆腐、酱牛肉、瘦猪肉等。
它们既含有优质蛋白,也能增加饱腹感。让你不至于11点就感觉到肚子饿。
三挑果蔬
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是深颜色的蔬菜水果营养更丰富。
炒、生拌或蒸都是烹制早餐蔬菜的好方法。
保证足量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也有利于控制体重。
一减盐
要少吃腌制蔬菜、咸菜、榨菜、酱菜等高盐食物。它们营养价值很低,仅能起到刺激味蕾的作用,无益于营养均衡。
大量的钠,也不利于控制血压。
二减油
炸油条、油饼、煎培根、火腿、汉堡等食物,脂肪含量太高,经常食用不利于健康,应该少吃。
大早上的,不需要那么多油脂。
三减饮料
果蔬饮料、牛奶饮料、酸奶饮料等,看上去、喝起来都像是蔬菜、水果或牛奶,但其实,这些饮品中真正蔬菜、水果和牛奶的含量很少。多是糖、香精和其他食品添加剂调制出来的,模拟了口味罢了。
四减方便食物
减少油条、油饼、蛋黄派、饼干、方便面、起酥面包、点心等添加很多油脂的精制谷物。
它们营养价值低,脂肪含量高,虽然方便好味,但无益于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应少吃或不吃。
你今天早饭吃了什么?
留言跟川川分享一下!
编辑 | 熙妹 校对 | 木尧 审核 | 关关
来源 | 成都发布、成都商报、四川名医、科普中国等往 期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