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临淄乡村记忆丨大夫观印记——骆林峰

2018-03-01 临淄信息

不祈隋珠与和璧  只祈乡关新信息 

■及时|准确|全面|价值|情怀|声音■


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

临淄人的乡愁记忆

不仅在山水、人文、民俗

也在那忘不掉的老故事

和悠悠情韵






大夫观印记

骆林峰

  

大夫观村,位于临淄区齐都镇东部、淄河西岸,临河建村。据原村内关爷庙石碑记载:为镇淄水,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临淄民众在淄水西岸,修建了一座道观——洞真观。据说观内有一位道士医术很高,曾治愈过很多疑难杂症,声名远扬。远方有位官太太得了重病,虽经多位大夫医治,仍见效甚微,就慕名而来求医,结果很快治愈。此后,众口相传,有好大夫的这个道观,就被大家叫成了“大夫观”。明初,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入移民入住,逐渐形成了村庄,就有了大夫观村。


大夫抡花(翟为民摄)


在大夫观村东南角,有崖头叫“高崖顶”,这里土质坚硬,土色呈黄白色,里面掺杂着许多甘垢(方言,粘土岩的一种)。有洪水来袭,这个高崖水冲不动,雨淋不塌,多次使大夫观村免遭水淹之灾。


高崖顶的南面,有个“淹子湾”,周围10余亩土地水量充沛,盛产黍米。村民以此为原料,再加上优质小枣,并采用秘方制作,加工成鲜香可口的刀切糕,去四乡叫卖,在全县很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前,农闲时节村内几乎家家制作刀切糕。六七十年代因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几近绝迹。改革开放后,又有许多村民重操旧业,收入很是可观。


解放前,大夫观村有位治疗口疮的大夫张世征,在治疗口疮和喉咙肿痛方面,远近闻名。他家所配制的口疮药,用的是真材实料,像麝香、牛黄、珍珠、冰片等,不论多贵,决不偷工减料。从解放前的张世征,传到解放后的张立堃,后又传给张书田,祖孙三代历时半个多世纪,坚持给人治病。不论病人从多远赶来,只要是对症求医的,保治保好,而且从不收费。几十年如一日,祖孙三代对病患的真情付出,令人钦佩,充分体现了张家医德高尚、一心为民的良好风范。


提起大夫观,最具有名气的还是村内的传统民俗——“流星铁花”表演。流星铁花原名“抡花”,因它的起源地是大夫观村,所以又叫“大夫抡花”,发端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抡花的原理是将木炭和铁屑等混合物装在铁笼中,点燃后快速转动。高温将铁屑融化成铁水,铁水由转动的铁笼中甩出,铁花四溅,发出璀璨的光芒,形成独特的火光景观,供人们观赏。


大夫抡花(翟为民摄)


旧时每年正月十五晚,在大夫观村东表演抡花,是本村的一大特色民俗。因2003年改用半机械化操作,抡出的铁花密度增大,场面更加壮观,像流星雨一样,所以更名“流星铁花”。“流星铁花”在表演内容上丰富多彩,有火雨大伞、孔雀开屏、双龙戏珠、龙飞凤舞等多个式样,尤其是“龙飞凤舞”式样,目前是在全国独有的。“流星铁花”表演民俗,寄托了村民对农业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表演时火树银花、气势恢宏,令人陶醉,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大夫抡花(翟为民摄)


“流星铁花”的表演曾先后被央视、省市电视台多次报道,并应邀参加过多届齐文化节闭幕式表演。2010年,“大夫抡花”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骆林峰所率领的流星铁花表演队,也在2011年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团队”。


政协临淄区委员会

《临淄乡村记忆》编委会授权发布


Linzixinxi ▏一个有声音的公众号

临淄信息 微信号:linzixinxi

Tel:0533-7210358

Email:lzqwxxk@163.com

临淄信息之家:QQ:125396053

微信群:临淄党委信息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