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众评】楚些:新散文:先锋、锐度与潜在的危险性(原创)

2015-06-29 刘军 小众

散文的困局

刘军


1、机制、路数、自我意识

社科院的楼肇明先生曾以“繁华遮蔽下的贫困”为题指认2000年前后中国散文的现状。繁华一词对应着“太阳对着散文笑”式的繁荣局面,贫困一词尚需仔细思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这一词汇既指向散文文体层面,也指向散文的内在精神层面。就文体层面而言,其摇摆不定的历史并非与散文概念的不确定性直接对应,而是与从业者的自我意识以及社会风潮的吹打紧密相关。就一般散文作者而言,强烈的刊发诉求以及跟风意识,使得自身难以旁顾对散文文体的思考以及相应的选择,毫不夸张地说,一些作者几无古典散文的基本积累,怀揣朱自清或杨朔的几篇散文,便勇敢冲锋。而对于相对成熟的作者而言,虽然肚子里装了不少优秀作品,不过常发生相互打架的情况,古典散文理念和文体的演变,现代散文的分化与突进,以及外围理论中的文学性、主体间性、叙事学等问题,皆成为纠缠不清的问题而存在。这也导致了散文文体自身净化的难度,以及相应的散文理论建设的滞后。散文风格、路数、主题的芜杂作为外显的因素,如遍野的草类,兀然在风中招摇。评论界与研究界各说各话,即使偶尔凑在一起说同一个话题,也似一堆漂浮的冰块,挤在一起半天,方才发现各自隶属不同的冰山。刚刚过去的2014年度,《光明日报》陆续以专栏形式刊发散文批评文章,探讨散文的边界问题,发言者皆为评论界或研究界的名家。多篇文章读下来,好像是在谈边界,实际情况乃各自围绕着“散文概念”这一核心点展开,阐发自我的独特见解。显而易见的是,边界意味着区域的扩展以及界限的划定,而非核心支点的定位问题。北岛曾写过一首名为《无题》的诗歌,第一段内容为: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彼此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如果用这一段来形容散文评论界和研究界的关系,可能有点偏颇和刻薄,但若是用来形容评论研究界和写作界的关系,还算比较贴切。

就散文的内在精神层面来说,楼先生的指涉似乎与现代性有着诸多的缠绕,现代性作为精神气息贯通于文本之中,乃主体精神的投射,其缺失程度,凸显散文写作群体文化上的不自信。启蒙的欠缺,文化上的不自信,导致写作者转而迷恋写法、技巧、语言等技术性要素,而黄钟大吕的稀缺大概也与此相关了。最近,文化界热议底线思维问题,这个概念若放在文艺创作层面考察,与创作主体的思维认知、价值取向、写作立场紧密相关。文艺创作,说到底应该具备自律和他律的两重性。其中自律直接对应主体的底线思维,而他律则对应文艺作品的接受效果层面。马克思曾经指出:“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

与小说之重视叙事能力、历史观、经验积累不同,散文这种文体则对思维认知、学识积累、人格操守因素有着特别的倚重。毕竟,散文是一个时代智慧水平的标志,布封曾经提出“风格即人”的命题,将此命题转换成“散文即人”也未尝不可。

理论看上去虽然具备了无往不在的正确性,而一旦进入实践层面,则落差显明。就当下的散文写作来说,无论是机制和平台,还是散文写作的纷纭形态,皆掩藏着极深而极兀的病灶。先说机制和平台,散文作为强调个人性的文体,在作协和文联系统内相对边缘化,这个可以理解,而作为体制外的最高散文机构—中国散文学会,以及各省的散文学会,借助各种散文大赛乘机敛财,则无法令人容忍,作为一个应该推动散文向前发展的主要机构,其主体功能演化为对散文肌体的本质性伤害。一旦事物走向其反面,那么就足以说明常态的机制被严重毁坏。诸如冰心散文奖的严重扩容,诸如中国散文论坛大奖赛的年年举办,即为明证。我有一位写散文的朋友,群聊天之际,每聊及散文学会一词,则一改平日之温煦,必大加斥责其欺瞒行为。后来得知,他的名字曾出现在某报的一篇文章里,这篇文章的主体内容就与揭发中国散文协会举办大赛相关,而对他的采访内容,则为实打实的反水之后的内部供词。我还曾目击过一位地方作者,在某省作家网上贴出其获得年度散文论坛一等奖的消息,企图获得他人的侧目和掌声。这种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现象扎根于身旁,作为旁观者的我,内心惴惴,如履薄冰。至于各个景区所推出的大赛活动,进入百度或新浪博客搜索,相关信息则如一树梨花带烟雨。如此赛事活动的后面,有没有省市级散文学会的推波助澜,因为缺乏充分的调查,尚不敢言之。不过,可以言之的是,有些散文路数正是源于此而进入死胡同之中,步入垂死状态的游记体裁,即为其例。而一些刊物作为刊发散文的平台,纷纷开办中旬刊,下旬刊,并外包出去,或者将订阅与刊发挂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皆为散文乱象的体现。除此之外,打着散文精选、经典美文、年度散文的旗号走图书市场捞金的行为,如过江之鲫。总而言之,机制和平台的过度商业化以及物欲满足的价值取向,不断冲击中国散文界所应有的价值预设的底线。

人们常常将“圈子化”、“山头主义”这些标签直接砸向诗歌界,实在委屈了诗歌界的一些朋友。地域性因素,写作理念的差异,刊物的办刊思路等因素,诱发了诗歌界“圈子化”现象,但诗歌界的圈子化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封闭。而散文界何尝没有这些现象的存在,关键的问题在于,某些省市散文学会的人马,十几年如一日未尝变动,严重的自我封闭必然导致造血机制的贫弱。努力发掘新人也好,切实有效的批评及时跟进也好,皆是某一文体步入繁荣健康频道的必要环节。谁来发掘新人新作?谁又会去建设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后进分享及时的文学资讯,开拓各自的人文视野和写作维度?这里面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散文写作而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样令人心忧。公开出版的散文作品中,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并非如林贤治、韩少功、王开岭、汪曾祺、北岛、费振钟、孙郁等一流作者的作品,也非人文随笔、性情小品、新散文、在场主义等路数的力作,而是青春美文和哲理散文这两大路数的软文。这两个路数的文章,其受众多集中在15-25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庞大的读者群潜隐着未来真正的读者和作者,可惜的是,他们走上阅读道路的起始阶段,因为缺乏经典作品的指引,其审美取向以及对待文学的态度将受到极大的损害。问题的关键尚不在于审美格调和文化品格的缺失,而在于一旦美丽的谎言被生活的真相碾碎之际,该有多少人就此厌恶、咒骂、愤恨文学的无力和无用。散文没管好自己的事,使得文学整体受伤,情何以堪?青春美文的代表作者有安妮宝贝、雪小婵等,她们的写作存在着严重的套路化和格式化因素,有着强烈的数量意识以及自我复制的能力,再加上熟悉读者群的心理取向,所以会自觉地加大迎合度。青春美文的两大杀手锏,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情感。语言方面,走的是清丽灵动路线,如王国维评冯延巳语“弦上黄莺语”,清丽和灵动本身没有问题,一旦大规模的云集则必然过犹不及,无论是古典散文还是白话散文里关于散文语言的认识,皆大体趋于统一,即“道之出口,淡乎而有味”,正所谓淡语而有余味。诸多模仿者将清丽和灵动模仿得过了头,百度下“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者“我愿意低到尘埃里”这两条信息,细心汇总之下,便会发现成千上万的所谓美文直接以此作为文章题目。再来说说情感因素,真正的情感感染力来自情动乎中,来自感知之切,而非自我的揣摩和想象。也因此,青春美文,所谓的美仅在包装,仅在标语,里面灌注的实则是扭捏和造作。其实真正的美文并非美语,而是朴素、本色、自然的人格倒影。

哲理散文以周国平、林清玄为代表,《读者》《格言》《思维与智慧》《做人与处世》等刊物则推波助澜。山西文学院院长张锐锋先生在新风格散文研讨会上就曾指出,过去的散文是一种教育关系,写作主体与读者之间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它要求作家拥有至上的学识智慧和精神品格,也拥有无往不在的正确性,这一点非常令人生疑,且不说写作主体自身的局限性,就接受层面来说,作品与读者间的平等关系在其前提上是被取消的,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真诚的交流恐怕成了大问题。张锐锋的这番谈话可谓直指哲理散文的软肋。哲理散文一旦遭遇成熟的读者,作品中作家主观建构的高塔很容易轰然倒塌。部分哲理散文则成为经过文学包装的成功学抛售模式,这种模式的成立需要一个先验的价值判断,即指涉的成功学内涵为社会价值理念的核心构件,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今天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已经找不到一种价值理念能够统摄社会整体的思维认识,成功学也不例外。放到思想文化体系里去观照的话,当代的成功学一旦遭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遭遇庄子式的本体颠覆,遭遇儒家的治国平天下,遭遇现代语境中的启蒙情怀以及科学、民主的阐发,其轻薄性、易脆性便显露无遗。

散文的门槛较低,从业者众,却普遍缺乏精品意识。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单纯提炼性灵小品、纯散文、美文、艺术散文等概念业已无大的意义,散文正步入复杂性语境之中,这也促使散文这种文体成为最具综合性的文学体裁。如果缺乏足够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作者很容易进入偏至论的轨道上。而养成自觉的文体意识,离不开文学素养,开阔的视野,学识磨砺基础上的现代性情怀这三大要素。

所谓文学素养,指向个体的感知之切和求知之难。如歌德所言:“人的自我意识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才能达到。正如人只有通过自我才能发现世界一样,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发现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发现中实现的。人每发现一个新的事物,就意味着在自我中诞生一个新的器官”。开阔的视野表征着个体认识论的深入程度,仅仅限于散文的领域去思考如何写作散文,很大可能步入技术的泥淖,只有对自然、社会、历史纵深切入的情况下,再返回散文之路,散文中的“人”才会最终确立。另一方面,视野的放大也意味着审美经验的丰富性获取,而审美感的精细程度和个体的情感、精神、智力的发达程度恰恰成正比。就现代性情怀而言,除了近十几年来散文界常常谈到的自由精神外,还应该包含个体的爱的能力,卢梭曾经就此发声,他说:“由自爱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正义的本源”。


2、散文语言、文体意识

谈到散文语言,近二十年可谓风云变幻。智识、思辨、诗性、本色、回归日常等,各自挺立潮头,领风骚数年。
  语言、文学性、审美特质,彼此间相互缠绕,一旦进入文学实践中的命题层面,往往容易过犹不及。比如韩东的诗歌到语言为止,还有分析哲学提到的语言为本体的问题,以及散文语言的过度诗性问题等等。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谈散文语言,必须要和写作对象结合在一起,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样式,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和对象之间形成一种浑融的关系,既要考虑到散文路数的基本特性,更应该关注书写的具体对象。这方面鲁迅的散文就是例证,其回忆性散文明媚温暖如冬日之暖阳,其杂文犀利如刀,其独白体幽深如墨黑的峡谷。其实这也对应了陈剑晖先生提出的语体文体这个概念,因为文体是不可重复的,是独创的,最重要的是,其内质是别林斯基所言的思想的浮雕性。换一种说法,散文语言若想趋于大成,其前提并非学识的积累程度、才情的喷薄程度,亦非语言传达的推敲程度,基准则是写作者是否具备独立自觉的文体意识,离开文体意识去琢磨散文语言,往往是偏门而入,也不可能建立一种鲜亮的自我风格。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歌德语),就散文而言,风格从何而来?自觉的文体意识,系列写作中凸显出的统摄的话语特色,两者需完备。
  就拿格致、塞壬的语言来说,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我不会轻易下判断,就说她们两位的语言极好,或者散文作品已抵达顶峰。毕竟,个体基于主观的、经验性的感受和认识,大多是暂时性的审美判断。虽然胡塞尔曾提出“既是应时的又是永恒的”这样的提法,也仅仅是针对极少数文学天才而言。放宽历史的视野,文学史告诉我们的结果则是:位于上者,头上星空。基于此,我个人的想法为,对于那些处于上升期的散文作者而言,不仅要喜欢格致,或者韩少功,也要喜欢汪曾祺,也要喜欢鲁迅或者张爱玲,如此,才能融汇文学史上良好的语言经验。

卡勒提到文学是语言的突出,散文当然也包含其中。散文的语言传达能力,撇开个案式的天赋才能之外,还是要从基本训练入手。从模仿到积累到准确到生动,这是基本的节点顺序。而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诸多散文写作者往往省略了准确这个节点,只奔生动或灵动而去,结果往往是一脚踩入空虚之中。

“人类并不仅仅由我们同代人所代表,但同代人能给我们带来震动!”雅斯贝尔斯如是说。



作者简介:

楚些,本名刘军,70年代生,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致力于当代小说散文评论工作。



这里一切真实,所有作家均系一一约来;所有作品,均经作家本人授权。拒绝嚣闹的吹牛逼式的评论,努力打捞淹没于文学垃圾中的真正好作品。

风骨、诚信,世间仍存;品质、文本,乃在小众。

为保持独立性和文学品味,小众不做广告,不拉赞助。小众微店,仅售作家签名本著作,仅在周末开放。现已有180多位作家参与义卖个人著作签名本3册义助活动。


在“小众”订阅号里回复“目录”,可见《小众》作品总目录。回复“x1”,和"x2"、“x3”,可查看玄武作品。

小众公告

1.“小众”以作品为第一位。永远以作品为第一位。“小众”图文内容均为作家授权,多有原创,禁止盗用,盗用必究。

2、“小众”题字为汪惠仁先生所书。小众信箱:xuanwu1972@126.com,QQ号:360144285,也可加微信:wennuan165

3、支持纸媒和出版机构(以时间为序,陆续增加中):

《漳河文学》、《青年文学》、《南方文学》(公众号:nanfangwenxue)、《山西文学》、《文学报》、《天涯》(公众号:tyzzz01)、《名作欣赏》(公众号:mzxszzs)、《作品》、《人民文学》、《东方剑》、《五台山》、《都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