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年俗】过了“廿四夜”,就是年~
↑↑↑点击关注崇明旅游,发现更美的崇明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崇明人称之为“廿四夜”,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从今天开始,全国各地的年味开始越来越浓了,在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的同时,跟着悠悠一起来了解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小年”习俗的由来,以及崇明人是如何欢庆“小年”的吧。
小年由来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所以家家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供上灶糖,给灶王爷吃了嘴甜甜的,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祭灶
“廿四夜”的崇明,当夜幕降临,家长在灶君前点上两支大红蜡烛及一炷清香,屋里灯火通明,香烟缭绕。供灶君享用的祭物逐一摆上,有饴糖浆和面粉合成的、又甜又粘的烂斩糖,还有面饼、青菜、豆腐、茨菰等。全家男女老少逐一跪倒叩头。稍后,再把灶君神像从灶龛里捧出,拿起烂斩糖涂抹在灶君的嘴巴上,让其甜嘴,好叫他在玉皇大帝前多为本家美言,保佑人寿年丰,最后将神像与纸錠一起火化,以示上天。祭完灶,家家户户就会吃廿四夜饭,食用的是赤豆饭、卷银包。
赤豆饭
赤豆饭烧好要满满当当盛一小碗出来供在灶头上,是要孝敬灶神公公的。吃饭时,如有家人外出不在场,也要为其盛上一碗赤豆饭,摆在桌上,以示全家团圆。此外,还要另盛一碗赤豆饭放置在碗橱内,留到大年初一再食用,即是所谓的陈年饭,据说这样能继续去年的好运。
卷银包
卷银包是用面粉摊成的比春卷皮子大一点的制品,里面包上金瓜丝、豆瓣酥、或茨菰豆腐、青菜豆腐等菜肴,成长条形。民间也有用百叶包卷菜肴当卷银包的。崇明的东部,卷银包也叫叠钱梱,是一道过年时必不可少的祈福纳吉的吃食。旧时,人们没有钱包的。流通的钱物为碎银和铜钱,铜钱是串起来的,而币值更高的碎银一般用布包起来,叫做银包。廿四夜卷银包,寓意着多挣钱的意思,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期崇明旅游热门资讯
部分信息来源:柴焘熊
崇明旅游
一段心灵邂逅自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