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年俗】正月十五,为什么崇明人喜欢做茧团银子?
↑↑↑点击关注崇明旅游,发现更美的崇明
元宵时,家家户户过春节时蒸的糕已吃完,民间又开始用米粉做茧团、银子。所谓茧团,即是米粉做的粉团,长圆形,两头大,中间细。所谓银子,有点类似于烧饼,中间用小碗的底压上一个浅印。
民间有竹枝词云:家人一起团团坐,授粉忙把茧团做;吃了元宵两头杜(大),谋生各自寻投路。
旧时农家贫困的居多,做不起太多的圆子,所以每年都会做茧团银子。茧团银子听起来十分讨口彩,它象征着家道兴旺,做了它会全年衣食丰足,财源滚滚。崇明的农户元宵期间还有要到田里“斋田头”的习俗,这茧团银子就是再好也不过的两样贡供品。
那时每家在做茧团银子时,也是家里的孩子最为开心、最为繁忙的时候。他们会挤在大人授粉(把米粉用水糅合)的竹匾旁,忙个不停。见家里的亲婆、姆妈、姐姐在做点心,便也用授好的米粉拿捏起来。几经揣摩,几经反复,过了一会儿,一些大致可见端倪的桃子、棉花罗朵、玉米个头,还有似像非像的小鸡、小兔、小羊出现在了竹匾内。在大人们的赞誉声中夸奖声里,孩子们越加起劲地忙碌开来。小小的各式点心,做了一个又一个,比现在的孩子做橡皮泥玩具还开心。未几,它们跟大人们做的茧团银子会一并放入到蒸笼内去蒸制。
对农家来说,拿着这些孩子的“杰作”去“斋田头”,期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不可或缺的祭品。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候自己总会得意洋洋地跟着母亲一起去到田间“斋田头”,也颇为心诚地在那里向土地公公许愿,帮大人一起期盼风调雨顺的岁月。那些用米粉制作成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植物,旧时崇明民间称它们为米花。
吃了元宵“两头杜”(崇明人对茧团的俗称),各人寻投路。一过正月十五,新年算是彻底地过完了,农家放松身心的日子过去后,他们又将开始新一年的艰苦劳作。
近期崇明旅游热门资讯
崇明旅游
一段心灵邂逅自然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