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界的一棵常青树
本文作者仲伟民教授(左)与张耀铭编审
编者按
本文是为《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先生新著《学术期刊与学术创新》(郑州:大象出版社,2021年)所写序言。
与耀铭兄交往二十多年,我们之间始终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毫无疑问,耀铭兄首先是我尊敬的老师,在工作、学业及生活方面,他都是我老师。但是,在我心目中,他更是我的大哥,也是我最为敬佩的大哥。
张耀铭著《学术期刊与学术创新》
记不得是哪年与耀铭兄认识了,也不知怎么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比我年长几岁,作为编辑同行,当我刚入道时,他已经成为编辑行当的名角。耀铭兄在我国最知名的出版社工作,后来又在影响非同一般的杂志工作,这使他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影响力。我毕业后懵懵懂懂从上海来到北京,误打误撞当了编辑,又有幸到了代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工作。这种机缘巧合,让我们的交往既有现实基础,又有很多戏剧性。
我与耀铭兄交往逐渐增多、关系逐渐加深,是在他主持《新华文摘》之后。我当时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除编辑《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外,还负责杂志社总编室的部分工作,因此我们有机会在各种学术会议场合见面。我俩更深入的交往,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大约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杂志社接到上级一个重要任务,要办一个学术文摘期刊,刊名响亮的很,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当时总编辑秦毅特别忙,于是委托我来办理。从申请刊号,到筹备创刊,甚至具体的版式设计,我全部亲自操作,这事耗费了我大量时间,也是我当年最投入的一项工作。因为没有办文摘期刊的经验,所以当时《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就成了我学习的主要榜样。正式创刊前,我去拜访耀铭兄,请他支招。或许是多年哥们交情,或许是他为人坦荡,对潜在的竞争对手并未设防,他毫不保留地告诉很多的经验教训,让我受益匪浅。当时我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常务副主编,因为年轻,因此想法非常简单:一定要多转载有真正创新的学术论文,以及引起争议的学术观点,不能办成平庸的、不死不活的学术期刊。创刊伊始,我几乎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全力抓好文章精品文章。果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创办初期就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并逐渐得到了学者的广泛认可。现在想来,那时因为阅历少,无所畏惧,所以敢作敢为;也应该感谢那时较为宽松的环境,学术杂志及学者都较少束缚,因此能在文摘期刊集中展示学术界最感兴趣、最具创新性的观点;当然,还应该感谢老朋友们的支持,尤其是耀铭兄。
张耀铭
现在三大文摘已经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很多学者以被三大文摘转摘为荣,很多高校也给被转载的学者重奖。当然,在三大文摘中,《新华文摘》是龙头老大,至今无人能够撼动。尽管《新华文摘》并非纯学术文摘,甚至主要并不是学术内容,但此刊在学术界的地位却至高无比。因此,《新华文摘》主编及编辑在各高校及科研单位,都被奉为上宾。不过,我接触的《新华文摘》编辑部的朋友都非常平易近人,耀铭兄尤其如此。
与耀铭兄相交多年,其中的一个小插曲让我终生难忘。在一个周末,耀铭兄给我打电话,说要来我家聊聊,这可把我惊着了!我说我来拜访他,但他不肯,坚持来我家。聊的具体内容已经模糊,但肯定与《新华文摘》从月刊改为半月刊有关系,更与《新华文摘》是不是可以更多关注学术有关。现在我们敢说,当年《新华文摘》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是《新华文摘》发展史上的一个大举措,了不起。可在当时,刚担任总编辑不久的耀铭兄敢冒如此大的风险,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所敢做的!因为《新华文摘》的生存完全靠市场,如果发行量下降,势必引起竞争力下降、影响力下降,当然还有利润下降,无论在人民社,还是在编辑部,耀铭兄都脱不了干系,势必成为千夫所指。现在看来,《新华文摘》的改革举措胆大而又心细,步步稳扎稳打,不仅影响力大增,而且确立的学科导向和栏目框架具有前瞻性,顺应了学术发展的潮流。
我从2000年开始创办《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到2005年调入清华大学,在这五年多的时间中,我与《新华文摘》及耀铭兄的接触越来越多。尽管办这样一本新杂志耽误了我很多时间,耗费了我最多的精力,但我从不后悔。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学术界才有了“三大文摘”之说。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创办及在学术界影响的迅速扩大,客观上可能也促进了《新华文摘》的改革,而耀铭兄的胆识魄力以及对学术创新的敏锐判断,成就了改刊后《新华文摘》的辉煌。不仅如此,《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的创办,更是直接影响了《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此刊原名《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改《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辑姚申与我和耀铭兄也成为文摘期刊的三叉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前面提到,耀铭兄之所以把《新华文摘》改为半月刊,主要意图之一就是可以有更多的篇幅摘发学术文章。这一方面说明耀铭兄的眼光高远,意识到“思想淡出,学术凸显”已成一时之潮流,所以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可以吸引更多学者的注意,也是《新华文摘》转型发展的一大关键。同时,这也是耀铭兄的个人情怀,因为他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一直浓厚,难以割舍,尽管总编辑工作极其繁忙,但他总是想方设法撰写学术文章,与学术界保持密切良好的关系。耀铭兄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受过名师教诲,既能做专业的学术论文,还能写报告文学、人物传记、随笔,有水陆两栖的能力,这一点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一般人看来,编辑类似一个文化经纪人,是给别人做嫁衣裳,因此尽管很多人对编辑非常客气,但骨子里却常为人看不起。关于这一点,我与耀铭兄都有同样的感受和清醒的认识。他经常提醒我,千万不能做一个眼高手低的编辑匠,要注意提高自己,要有自己的研究专长;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尽量表达新内容新观点,绝不能走过场,当摆设。耀铭兄的肺腑之言让我受益良多,也是此后我一直提倡和鼓励年轻编辑一定要做“学者型编辑”的主要原因。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编辑毕竟是第一职业,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才能收获一二;或者别人的苟且,才成就了我们的努力。
尤其让我敬佩的是,耀铭兄从总编辑岗位退下来后,学术成果不断推出,学术情怀一发不可收拾,且具有跨界研究的特征。比如,关于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问题,他撰写了多篇语言犀利的批评文章,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关于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问题,他用力甚勤,发表了好几篇有深度、有分量的文章;为了支持青年类学术期刊,他专门研究青年与互联网、青年与新媒体问题,且锐见叠出,旁征博引;为了探究新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他购买几十本相关著作去研究人工智能和数字人文。以他的耳顺之年和人生阅历,决不是赶时髦,更不是蹭热度,而是发自内心对学术的喜欢,对学术的敬畏!对他来说,吃饭、喝茶、看书、写作,这最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这种坚持探究、刻苦钻研的精神,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真不愧是我的好大哥!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我羡慕耀铭兄的胆识和学识,我更羡慕耀铭兄的人品和涵养。
耀铭兄是智慧型的总编辑,读史观时,把握大局,拿捏分寸,恰到好处,使《新华文摘》在他掌舵期间能够躲过暗礁安全航行;耀铭兄是有魄力的总编辑,坚持创新,反对跟风,追求卓越,反对平庸,敢转载别人不敢转载的文章。作为学者,他深知独立观点是学术期刊生命的血脉;作为总编辑,他深知四平八稳的期刊尽管可以确保官位无忧,但距行尸走肉也就不远了。正是在耀铭兄的驾驭下,《新华文摘》改刊后的八年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耀铭兄是山西人,可是他身上的那股义气豪情,却分明更像山东人。耀铭兄作为《新华文摘》的资深总编辑,朋友多,聚会场合多,这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你能相信在很多场合是他自己买单吗?估计很多人不相信。可耀铭兄就是这样的人!在北京,我参加过耀铭兄多次召集的聚会,这些聚会多半是他自己买单。所以,作为一个山东人,我最佩服的不是山东人,而是这位山西人,他的义气豪情,使我这个山东人自愧不如。还有一些事情,让我敬佩不已,比如最近十几年,我们经常一起外出,他所到之处,从不提要求讲条件;相反,他经常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做事,尤其是经常设法为地方期刊争取有利的办刊条件,这让我感佩不已!
《新华文摘》
《新华文摘》总编辑所到之处,完全可以呼风唤雨。但耀铭兄从来都非常低调,那种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既使他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更拥有了很多真诚的朋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很多人退休后便门前冷落鞍马稀,但耀铭兄退休后却是各种评奖、讲学、约稿邀请不断,这让很多人啧啧称奇。朋友都知道,耀铭兄退休后已不再过问具体编辑工作,因此朋友们都不是奔着《新华文摘》转发文章邀请他的,是耀铭兄的人格魅力和学识吸引着大家。所以,朋友们依然亲切地称呼耀铭兄为“张总”,称呼他为“大哥”,这里包含着浓浓的情谊和敬意。
张耀铭
耀铭兄是我编辑生涯最为敬佩的总编辑,更是我贴心的大哥!
是为序
2020年3月9日于清华大学
[原文载于《学术期刊与学术创新》(郑州:大象出版社,2021年),作者:仲伟民,《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编辑:若水
欢迎大家关注本微信号!
独立精神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官方微信平台
Journal_of_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