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城市精神”,重构人与城的温情 | 读书记
【读书记】是孙小荣·工作室成员的读书笔记精选。工作室以“一月一书一评”(即每月共读一本好书各写一篇书评)的方式,开拓视野,吸取经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工作室成员每月所撰写书评择优在“小荣说”发表,与读者分享,同时,也欢迎读过书评所评图书的读者撰写书评投稿、分享。
本期推荐 : 《城市的精神Ⅰ》[加]贝淡宁,艾维纳 著
时间是面无表情的,哪管那些一城一郭的沧海桑田。一座城市的源起、塑造,发展、变迁,在时间的裹挟下,随着不同的时代而演进,同时,每个时代又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所以,有趣的不是时间,而是不同时代造就下的人们生产、生活,以及不断交流和创造下的城市,一种城市空间上的人文构建,一种人与城的温度连接。
说到底,城市其实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赓续绵延的记忆载体。精神文化塑造了城市,是一座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精神文化也是城市性格和品位的集中体现。如果说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制度、习俗等都构成了城市精神文化的范畴,那么,没有比城市建筑、宗教寺庙、文化遗址,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性、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追求更具代表性的了。因为这些不仅仅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风貌,还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正如,“耶路撒冷综合征”的影响力清晰的存在着,游客们为这座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的宗教象征所深深感动,以至于他们相信自己已经变身成为耶稣;沙特尔大教堂是容易引起敬畏感的哥特式大教堂,会强化对更崇高的存在者的信仰;站在泰姬陵面前,你很难无动于衷,它会感染你的情绪,因为它是世界上对爱的力量的最美的证明。
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积淀了它雄厚而又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北京拥有按照传统的“天人之学”设计而成的结构对称、方正典重的宫殿街衢,在象征皇权至上的飞梁斗拱、须弥台阶的讲究中,以及四合院式的规整严实的平民建筑里,无不浸透着中古社会的从容迂缓的稳定感,弥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浑融的古典气息。北京文化包含着人情礼数,体现着人的尊严、人间温情以及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反过来,城市以各种方式同样反映并且塑造了其居民的价值和观点。在这一点上,《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深度又有温度的为我们剖析了一座城市所具备的价值观,该书作者贝淡宁和艾维纳虽都作为研究政治哲学的教授,但是并没有陷入寻常的枯燥论述的套路中,反而是悠闲的散步、闲逛,深入的和城市当地居民进行交谈,听他们的生活的故事,听他们谈论城市的建筑、纪念碑、街道、社区等等,以此来启发对城市的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当我们试图用粗糙的感性认知或是带有批评偏见的态度来看待某个城市,或是发生在某个城市里的事件时,往往是不全面的。而《城市的精神》则会抹去我们对这个城市单一认知的滤镜,用更加真实细节的笔触描绘出这座城市“身体发肤”的变化的肌理。
正如,当我们提到巴黎,头脑中便直接冒出“浪漫”二字,与其他任何人城市相比,巴黎确实是一个充满浪漫梦想的城市,它与现实的直接联系很少。但是就巴黎居民来说,他们却充满怀疑地看待这种好莱坞版本的梦想。贝淡宁和艾维纳认为,巴黎的浪漫主义更多的是一种“非巴氏消毒”的浪漫主义,这更接近他们的精神。即他们反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粗俗物质主义,他们更多的承认和赞许边缘化的诗人、反叛者、创新的艺术家以及英雄人物。
对德国人来说,柏林是首都,是一个成长团结的城市,来自世界的游客都喜欢他它的自由和民主精神。贝淡宁将柏林称之为“宽容之城”,同时深入的探讨,柏林究竟是“尊重的宽容”还是“视而不见的冷漠”?也许就像柏林在20世纪末以后建造的那些透明的公共大楼一般,宣称着无法隐瞒的过去、与过去达到“和解”的动机。柏林人喜欢自嘲,“承认自己不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接受生活有好有坏”,这是否是一种佛系的宽容?
第一次来到牛津的游客都会对它的安静和激发灵感的魅力印象深刻。古老的建筑和开放的公园融合,衣服皱巴巴的学生们在街上散步聊天,众多的酒馆、书店、音乐店等,都创造出一种安静的气氛。让牛津变得如此美好和神秘的因素正是它的环境、它的历史建筑以及整个牛津城。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氛围一直是牛津的目标。
在人与城的双向建构中,对城市精神的探讨似乎额外的温情又富有意义。每一座城市,无论是巴黎还是柏林,从城市的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发展向未来。无数的城市的人流动于其中,并作用于其中,创造着城市,塑造着城市的记忆。从城市不断发展的状态中,城市的记忆告诉我们,城市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是城市精神文化之根。《城市的精神》在全球化视角的定义和探索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担忧。当在高度的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冲击而来的时候,会无可避免的产生方方面面的同质化的洗礼,削弱了城市独特的气质和生命力。
追求经济和速率的城市建设和更新往往割断了历史的文脉。英国的许多作为产业革命发源地的城市,如谢菲尔德,历史建筑已所剩无几,古城风貌也荡然无存。在德国和奥地利,19世纪末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世俗建筑被拆除,很多情况下仅仅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道路的要求——人们居住的城市,正在以远离多样性、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方式失去记忆,缺乏城市精神。
19世纪后半叶的马克·吐温表示出了都市的平淡无奇,以及令人乏味和孤独——“一个人每天都要无聊地在同一条漫无尽头的路上走数英里,挤过嘈杂的人群,却看不到一张熟悉的脸孔。”半个世纪后,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全球,城市的同质化步伐愈发严重。城市建筑的尺度不够人性化,建筑过于高大,街道过于宽阔只为车辆考虑;城市的空间被一块块切割开来,无个性化无区别化的场所导致了城市的千篇一律。
僵化刻板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纵然制约和压抑着城市精神的表达,而城市特别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扁平化和同一化,则对城市精神有着更为不利的影响。放大了看,越是拥有某种气质的城市往往拥有国际性的声誉,并且能吸引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精神气质而来的游客或居民,因为“气质能使得社会生活更具价值和趣味性。”而从具体的城市中的人来看,城市的精神,一座城市独特的东西是增强城市民众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在贝淡宁自己看来,他作为一个加拿大人,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除了家人朋友,他想念的城市的城市却是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受到欧洲的影响比较大,它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贝淡宁认为蒙特利尔是比较“酷”的城市,就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城市精神,即对语言的捍卫,这种对语言的抗争和捍卫更能塑造和影响着居民的归属感。蒙特利尔人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讨论着怎么保留自己的语言,大部分的蒙特利尔人的母语都是法语,在这座城市里,法语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英语的挑战和威胁。甚至是贝淡宁的家庭,跟母亲交流说法语,和父亲交流说英语,父母会因为语言问题争论。其实就是在蒙特利尔这种多语环境的战争和磨合中,绽放出了更为广泛、包容和多元的公民精神。
生活在一个城市的人,如果感觉自己的城市与其他城市没什么区别,那他很难产生归属感。就像没有人会对麦当劳有归属感一样,所有地方的麦当劳都是清一色的。但是有一些小众的餐厅或者个性的小咖啡馆,会让你觉得比较独特,有吸引力,每一次去都会有归属感。
当我们面对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或是全球化潮流的不可逆袭,更多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该如何“安顿”?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提高城市归属感,激活城市精神——从找回城市记忆出发,重新架构人与城的温情连接,让城市的精神透过城市建筑的意义表达,即街道的宽窄、社区的设置、公园的规划、高速路的搭建等等,达到城市居民身体和心理的感受的延伸,做出对城市历史、文化、心理和审美上的判断。
这是一种人与城空间建构的人文尺度,当一座城市找回自己的城市记忆,尊重一代又一代民众的集体实践经验和生活感受,并始建于城市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不断的城市发展中秉持精神特色和优秀的气质,张开怀抱以更人性化的姿态拥抱未来,那么,这个城市的人城关系就更加和谐,城市人将变得更加幸福。幸福是归属感的前提,独一无二的归属感造就城市精神,而城市精神就是城市永葆繁荣与活力的基石。
“我们没有暗示,人人都应该遵从一个
拥有精神气质的城市。
有人更愿意生活在同质化的社会里,
他们湮没在人群中默默无闻。”
——在这样同质化充斥着的时代里,城市中的我们该如何“安顿”?唯有激活城市精神能予拯救吧。
《城市的精神Ⅰ》
作者:[加] 贝淡宁,艾维纳
译者:吴万伟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图书简介两位作者用街头漫步和聊天的方式考察了世界最具吸引力的九大城市: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巴黎、牛津、柏林、纽约,不仅描绘了每个城市丰富多彩的历史,还从小说、诗歌、传记、旅游指南、建筑标记及作者的亲身经历等多种素材中撷取资料论证其观点,论述了每个城市的精神是如何体现在各自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中的,阐明了市民对城市精神的自豪感是如何抗衡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倾向和遏制民族主义泛滥的主题。
孙小荣·工作室
文旅产业研究员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孙小荣·工作室”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