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去村里”成为消费浪潮,“原味乡村”却在遭遇“愚蠢洗白” | 典型评论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用在重庆市龙兴镇上的吴家老院同样适用。去年吴爷爷和他的涂鸦老屋火了,并且吸引了一批粉丝慕名前往,像探索地图般在满是涂鸦的墙壁上寻找着“宝藏”——这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有农作场景、古籍典故、结婚纪念、祖国大事记、金玉良言乃至各种家畜走兽、人物情景.....铺满土墙石壁,成为村中一景。不过,就在最近,这座老屋因为执行乡村环境整治,建设“五美乡村”而被粉刷一新,彻底“洗白”。
从“文艺范儿”鲜明的涂鸦老屋到整齐划一的白墙立面,反应的是两种审美体系下的农村改造。乡村文明滋养下的传统文化,比如古屋、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物质见证。显然,吴爷爷的涂鸦老屋更像是乡村文明的侧影,是与乡村景观浑然一体的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文化载体,涂画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但随着城镇化过程的推进,这种乡村记忆被一次次打断,一刷子下去可以换来一个面貌全新的乡居环境,但代价是“有趣的灵魂”也被抽离,打破,呈现出千篇一律“表面的美好”。
据了解,“五美乡村”中包括了民居美、生产美、环境美、生活美、乡风美五个方面,于是,一个以现代审美诠释的新农村改造,仅仅作为一套标准化的施工操作,成为政府业绩的形象工程。当工业化、城镇化的势头超越农村社会建设速度,那么,我们不得不警惕,它将带来农村传统文化记忆的消失。
不可否认,城镇化带来了物质文明供给,工业化技术的引进,带来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落后的乡村环境得到治理,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但也正是受困于追随和模仿,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在现代都市流行品味中逐渐迷失,有多少农村因为缺少整体规划及审美原则的乡村道路改造变成人造伤疤;新建民居犹如被随意放置在花瓶中的鲜花,颜色亮丽却无灵动美感。无论乡村社会生态被异化,还是存在正熵流,只要把握住“乡村性”的身份认同,村民获得归属感和自豪感,将是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内在诉求。
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召唤下,面对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绿色与经济的交融,如何保持乡村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简单化复制;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乡俗风情,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农村农民精神面貌,丰富乡村旅游的人文内涵,推动乡村旅游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近年来,大热的乡村旅游不仅重现了历史深厚且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也诞生了更多农业文化的创新业态。民俗节庆、传统手作、戏曲歌舞、等一批文化遗产承载着从古至今的乡村文明信息,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另一种文化形态,塑造着积聚时间份量的人文价值。
正是由于乡村体验与都市生活呈现的文化势差,于是,乡村的宁静悠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地,城市人为寻求心灵归宿而设置的一个提醒,来调节生活节奏。也正因为如此,“乡村性”不简简单单是我们看到的村落、古树、古道、实际上与人们产生情感共鸣的是返璞归真的环境,融入泥土、人类母体的温暖,将情感、智慧和理想从激荡奔涌的超速负荷归于一片宁静的祥和之地。这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才是造就乡村与城市文化势差的独特卖点,当“去村里”成为都市人追求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也迅速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确实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政策的引领下,无论是乡村空间格局的规划建设,还是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在积极探索出一条乡村健康的发展之路。但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不是只有扭曲夸张的模仿城市发展才能得以生存,对乡土文化的刻意留存,保持内在乡野气质的审美势差,才是对乡村价值的发掘与重塑,在双重探索中,多保留一些“乡村的诱惑”,少一些程式化的留白,不正是行走阡陌间却仍与现代生活气息相融的“诗意乡村”的写照么。
小荣说执行主编
文旅产业研究员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孙小荣·工作室”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