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80后“京绣”传人田鹏:一针一线一世界
非遗传承人系列 · 五
锦绣组绮 精绝天下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工匠精神” ,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这个词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工匠”,更重要的是“精神” ,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的精神!
说起精益求精,有一种技艺当属秉承该精神的最佳典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刺绣这门追求“精益求精”的传统技艺。
提到刺绣,名声享誉海内外的当属如今的四大名绣“苏、粤、湘、蜀”,而说起擅长这门技艺的人群,“女性、年长、文化程度不高”等标签也首当其冲的浮现于脑海。
是的,最初接到做一期非遗选题的我也是如此认为。而事实是,除了四大名绣,有一种刺绣它离我们很近,它的名气也曾经超越如今的四大名绣,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有一种人他平日西装笔挺,文质彬彬,接受了现代化高等教育,你不会想到一位“京绣”的非遗传人也可以是这个样子。
京绣作为“燕京八绝”之一,曾和现“四大名绣”中的“苏、湘、顾”并称为“四大绣”,可见其当时的辉煌。而如今人们只知“苏、粤、湘、蜀”却不知有“京”。
京绣,亦称“宫绣”,它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火爆电视荧屏的清宫剧里,皇上、大臣们身着的正是京绣服饰,可以说它是专门为帝王亲贵服务的皇家刺绣,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它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可谓“聚缛细腻而不乱,鲜艳富丽而不俗”。
说起京绣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契丹国志》有记,当时的燕京“锦绣组绮、精绝天下”,名噪一时。而宫廷绣就是因辽在燕京设立绣院而诞生的,主要是为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之用。
自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封建王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出现了主要用于贡奉皇家宫廷服饰、装饰用的绣品。明代以后,宫廷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特点更加鲜明,刺绣人员日趋扩大。到了清代,清宫中特设“绣花局”,此期间,京绣融合了全国各种优秀绣工技法,将自身特点发扬光大,成为独树一帜的代表绣种。也是在那时,人们将“京、苏、湘、顾”并称为“四大绣”。
清朝灭亡后,绣花局不存,绣工散落。在民国时期,京绣以个体作坊的形式生存过一阵。解放后,北京曾有过一些京绣成立了集体制工厂,但后又多在“文革”时期解散。据各方面材料介绍,京绣技术最成熟的时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49年——“文革”前)。绣品以仿照宫廷用品为主,主要用于外贸出口,曾为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今天,在故宫博物院、北京艺术博物馆等都收藏有大量珍贵的京绣作品。 京绣可说是辉煌一时。它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当时时代所能成就的最新的高度。 但是,京绣作为中国刺绣独具一格的品种,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其宣传和传承却已经处于薄弱和濒危的状态。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知道这项传统工艺,近日小编特地造访了一位“京绣”世家出身的非遗传承人,我们一起听他讲一讲那些有关传承的故事。
田鹏,是一个80后,初见他本人我很难把“绣花”这门技艺与眼前这位年轻时尚的“帅小伙”联系起来。清秀的外表,沉稳的气质,俨然一副商届里年轻新贵的样子。这样的他是如何成长为“京绣”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呢?
田鹏说,他从一出生起,不论是吃饭、睡觉还是玩耍、做作业,周围都摆放着各种绣完的和正在绣的布片成衣还有针头线脑、绣花绷子等刺绣工具,因为他的母亲,他的姥爷,甚至是姥爷的父亲,一代一代都是以刺绣为生,可以说他是一位出身京绣世家被包裹在绣品中长大的名副其实的“绣n代”。
田鹏姥爷生活的那个年代正值建国初期国家开展出口创汇的高峰时期,国营刺绣厂很是红火,培养了一批出色的绣娘,他们给工艺美术公司等国营单位供货,经历了一阵不错的光景,不过文革后,国外市场不再景气,直到现在也是,主要靠内销来维持生计。
“其实京绣这门手艺,自祖上起就是传男不传女,以前的宫廷‘绣娘’也都是男人”,田鹏说道,“但由于母亲自小便十分热爱刺绣,上到初中时干脆放弃了学业,专心在家干起了祖传的手艺。姥爷不教她,她就偷偷学,有时绣工们都来找她请教比较难绣的地方,最后姥爷也终于决定把手艺传给母亲,母亲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到了田鹏这一代,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人们对于绣花这种手艺的使用率更加不如以前,他没有像母亲一样从小便开始从事刺绣行当,还是正经的上了大学,学习的是航空服务专业,也在机场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过随着他的成长,看到母亲把家里这份事业一点点从一家门店做到几家,同时需要养活几百名工人的生计,他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因为这么多年坚持这份事业的不容易他都感同身受。所以毕业一年后,他便下决心回到家中,接过这份老祖宗留下的手艺,跟母亲正式的学习起了刺绣。
制作京绣的工具看着简单,四块木板将布夹紧,再有一根针就够了,但掌握起来却并非易事。光是针就分好多等级,“京绣”常用的12号针,两厘米长,比头发丝略粗。而说起京绣的工序更是十分考究,完成一件绣品需要打板、打草图、画图、扎眼等十来道工序,每个工序均由手工制作,不能有半点马虎。
因为从小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整日看母亲刺绣,这中间的原理、针法他恐怕早已谙熟于心。不过刺绣毕竟是门很考验动手能力的手艺活儿,若想绣的传神绣的精妙,必须付出大把的时间去实际操作去不断练习。从拿起绣花针开始,十年来田鹏从没放下过。善于学习和钻研的他如今已熟练掌握了所有工序,刺绣水平也达到了中高级师傅的水平。
然而,京绣虽美,成品也十分华贵,但在市场里知道的人仍是少数,很快田鹏便意识到,光一门心思研究刺绣技艺是远远不够的,他说,“既然接手了这门手艺,我就要尽力将它流传下去,而如何让它能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呢?那就必须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制作出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产品。同时,传承的意义我们也不能忘记,不能一味搞创新,我理解的传承就是这里面应当有变也有不变,我们可以变款式变样式,但精髓和文化是万万不能变的,龙是我们的文化,这不能变,这时我只能考虑这条龙要怎么能在生活中让现代人愿意接受。”
田鹏接手了家里的事业后,在母亲前期大量贡献的基础上,不断的稳中求变,很好的接过了这颗接力棒,加之近一两年里又赶上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别重视,田鹏一家所掌握的这门“京绣”技艺也被纳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淀区非遗办组织的“非遗进商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田鹏几乎是一场不落的积极参与,有时甚至是拿出本就不多的部分利润配合宣传和推广工作,只为能让这门技艺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当我问及加入非遗这个“大家庭”后觉得有什么不一样时,他侃侃而谈道,“这中间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是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比以前多了,另一方面也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更加有意义了,不仅仅是把家族的事业做好那么简单,尤其是非遗办组织的进校园活动,我觉得这里面意义非常重大,虽然这对我们产品的推广没有太多直接的帮助,但是对这门技艺在未来的生存和价值有了非同凡响的助力作用。”
最后,我问他未来还打算让你的孩子继续做这个有点辛苦还不怎么挣钱的工作嘛?他没有任何犹豫的讲到,“会,我首先会把我能力范围内的事尽量做好,要知道,我们作为人类终将离开这个世界,但是经由我双手创造的东西还留在这个世界上被后人珍存,我们整个家族,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这份手艺还在持续的发展着,这对于我比任何名和利都显得更为重要,我也会这样教育我的孩子。”
(完)
采访、编辑:赵子云
图片:田鹏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非遗传承故事
海淀·故事 | “以天为纸,将云拟水”——赏国家级非遗“曹氏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