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约】“京西寺庙之冠”香山寺今冬再开:百年古刹,仙气袅袅

海萱萱 海淀故事 2020-09-17

这是海淀·故事第596篇文章


畅乐乐

海萱萱

VS


天气越来越冷了,手脚冰凉怎么办?


运动啊!


我想在运动的同时大口呼吸新鲜空气怎么办?


登山啊!


哪座山既有颜值,又有历史文化内涵,还比较小众?


香山啊!



开玩笑的吧,香山算小众?!


或许,您去过香山上的香山寺吗?



可是香山寺不是在重修么?


不知道了吧!时隔五年,香山寺已经修缮一新,于上周二重新开放啦!


还有这样的好事!这就走起!





在北京,最高的山峰是东灵山;而大家心中最有名的山,恐怕还是当属香山

 

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香山的名气原来跟一座寺庙的兴起有关,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百年古刹香山寺





在这里特别报告一个好消息!

经过长达五年的修复,

11月28日上午,

位于香山公园内的香山寺景区,

面向社会试开放迎客!






早在唐朝,这里就已经建成了香山永安寺,至明代又有许多佛寺建成,但仍以香山寺最为宏丽,明万历帝亲笔为香山寺的来青轩题写匾额。


此后,朝拜佛寺和游览山景的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信徒公众络绎不绝,香山因此成为北京西北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这一次,经过修复还原的香山寺再次重现在世人面前。


这次重开不仅将对恢复香山静宜园历史风貌起到标志性作用,更为北京打造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强化古都风韵的城市特色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处赏古建景观、品园林文化的新景区。





在此次修复工程中,为了保持景区静谧,买卖街并未复原商铺。


不过此次试开放期间沿买卖街专门布置了图文并茂的静宜园历史文化展,以及香山寺修复成果展,正等着你去一饱眼福!





从买卖街一路上行,香山寺牌楼、香云入座牌楼、天王殿、圆灵应现殿、薝卜香林阁、水月空明殿、青霞寄逸楼、环山廊等依山而建的寺院建筑,犹如一幅古老的画卷,缓缓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大浏览区域




第一区域为香云入座牌楼至听法松


第二区域为天王殿至圆灵应现殿


第三区域为眼界宽至青霞寄逸楼,游客可通过换证方式进入参观游览。




四项文化展览首次展出



①位于买卖街的三山五园——静宜园历史文化展;


②位于买卖街的香山寺修复成果展;


③位于南北坛城内的唐卡艺术展;


④位于眼界宽的全国香山寺文化展。




推荐游览路线



买卖街—接引佛殿—天王殿—南北坛城—永安牌楼—圆灵应现殿—眼界宽—薝蔔香林阁—环山廊—青霞寄逸楼




注意事项

香山寺景区试开放期间,每日开放时间为:9:30-15:30,每周一为闭馆日,游客可免费参观游览。


如遇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景区将采取临时关闭举措,确保游览安全。 




一寺连云起,平原入望低



香山寺位于香山东坡,地势高耸,建筑壮丽,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寺内建筑坐西朝东沿坡布置,所谓“一径香回会,双壁对山灵。虽称土木盛,未掩云林致”。


香山寺建成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金世宗完颜雍赐名大永安寺。元皇庆元年(1312)重修。明正统年间(1436—1449),宦官范弘捐助七十余万两白银在金代永安寺旧址上重新修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在此建造行宫,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再次重新修建,改称香山寺。






香山寺初建成,清乾隆皇帝曾亲自为其作《香山寺诗》,诗云:


“寺建于金世宗大定间,依岩架壑,为殿五层,金碧辉映。自下望之,层级可数。旧名永安,亦曰甘露。予谓香山在洛中龙门,白居易取以自号,山名既同,即以山名寺,奚为不可?”






据文献记载,香山寺入山门有泉流,当年名为“甘露寺”即因此泉。


泉上架石桥,桥下是方形金鱼池,过桥循石级而上,共有五层院落,规模宏大。


进山门左右两侧有钟鼓楼,中间是戒坛。第二层建筑是正殿,面阔七间,殿前有一座石屏,前面刻有经文,后面刻乾隆皇帝御笔的燃灯佛、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像赞。





正殿后的第三层建筑是被称为“眼界宽”的厅堂。之后第四层建筑为分上、中、下三层的六方楼,每层都有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字,上层为“光明莲界”,中层为“无住法轮”,下层是“詹匐香林”。第五层名为“山巅楼宇”,共分上下两部分。


明朝刘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对香山寺赞叹有嘉,称其为“京师天下之观,香山寺当其首游也。”




佛缘深深,千年福地



香山寺也留下了历代皇帝的许多轶事,它与金、明、清的数位皇帝结下了佛缘。


香山寺在金代系八大水院之“潭水院”,金章宗生前常游香山寺,有文献记载的就多达七次。相传有一天,金章宗晚宿香山行宫,梦中见泉水涌流而出,天明,即降旨掘地,果在不远处掘得泉水两股,取名为“梦感泉”。


金章宗题镌“双井”二字刻石为记,至清代乾隆皇帝御笔“双清”二字,镌刻摩崖,即现在的香山双清别墅之典故由来。






明代“宛平八景”之一“山轩御笔”,指的就是香山寺内海棠院东的“来青轩”。


万历十四年(1586),神宗祭陵返回,路过来青轩,觉得匾额太小,于是亲笔题写下径尺三字。来青轩依崖叠石之上,登轩四望,只见前山青翠万状,故名“来青轩”。


这里是香山寺最为人称道之处,站在来青轩上凭栏东望,玉泉、西湖(即今昆明湖)、稻田、京城尽收眼底。


明世宗来香山寺时曾在此赞叹“西山一带,香山独有翠色”,轩内曾悬挂过明人朱之藩的一副对联:“恐坏云根开地窄,爱看山色放墙低。”






至清朝,乾隆皇帝对香山寺格外喜爱,常居于此,并在此举办过两次三班九老宴,传为佳话。第一次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为庆祝皇太后七十生日,三班共请在朝王公大臣、武将人员和致仕诸臣各九人。第二次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庆祝皇太后八十生日,规模一致。


这不仅是对朝臣的格外恩宠,也使得他们有幸巡游静宜园,领略皇家园林的壮丽气派。





人间仙境,修身养性



香山寺是一处很好的观景点。入山门即为泉流,泉上架石桥,桥下是方形的金鱼池,这就是乾隆时期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中的“知乐濠”的前身。


其典故出于《庄子》,庄子与惠施在濠上对“知不知鱼之乐趣,知不知对方的乐趣”展开争论。这本来是一个哲学命题,建造者为了表现追求恬淡心境的意趣,在香山寺将这一寓言实体化。






台阶下还有一座莲香池,内种五色香莲逾万株。每到盛夏,芬芳数里,翠盖亭亭,风送清香,景色迷人。







香山寺有两株重要的古树,一株叫娑罗树,在山门之内,清康熙皇帝曾有诗赞颂;另一株是听法松,在正殿门外,长得十分奇古。





清乾隆皇帝仿效当年南朝梁时的道生僧人在苏州虎丘山收石头为徒,取“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乾隆帝御制一首《听法松诗》,诗中称其为:


“百尺乔耸,侧立回向,自殿中视之,如偏袒阶下,生公石不得专美矣。点头曾有石,听法讵无松?”





寺内尚存乾隆御制《娑罗树歌》碑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成。


从残存的香山寺屋顶形状来看,其建筑形式表现了山的形状,屋顶的倾斜和山坡的倾斜相互呼应、相互衬托,使人文的殿堂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一致。


在遗址处凭吊徘徊,远离尘嚣,于寂寂山门外,看苍松翠柏,常使人感悟良多。






清朝末期,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对这里两次抢掠焚烧,香山寺的大部分建筑都遭到破坏,许多景观已荡然无存。





今天,人们来到香山寺遗址前,还有门前的知乐濠遗址与大殿前的一座石屏可供游人凭吊。


石屏风为汉白玉材质,基座造型为须弥座,图纹精美,象征释家清静洁白之意。中间束腰雕机花结带图纹,四根屏柱上端饰以卷头云纹,石横坊雕宝瓶式突起托梁,顶端饰以半圆形倒扣法轮,整体庄重稳定,十分庄严。





香山寺的西侧有一处小院,是中共中央自西柏坡迁来北京后,毛主席在进入中南海之前的临时办公与住处,现在设有陈列馆供游客观览。



想当初,毛泽东同志在此古刹香山之间,指挥解放全国的战役,亦有借助于神山圣地之灵气,舒展意气奋发之雄心之感。





香山寺从唐代以来一直是香山的主体建筑,到了静宜园时期成为整个三山五园的一部分,与昭庙共同伫立于香山之上。






历久弥新的香山寺见证了百年历史,保佑着一方子民,用它那饱经沧桑的容貌时刻提醒我们:铭记,才能成长;前行,方能强大。





即刻出发吧!


走进香山寺,看苍松翠柏,赏云卷云舒,寻找层林尽染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编辑 / 李敏

审校 / 张丹

图片来源 / 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


【有约】走近“民谣之夜”:在海淀体验一场自由的音乐时光


【有约】这里是纳兰性德纪念馆:思山泽鸟语,赏花间草房


【有约】都市里的田园好风光,一起来感受北坞公园的四季之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