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陶光怀:我家住在中关村

海萱萱 海淀故事 2020-09-17


这是海淀·故事第686篇文章


新形态新动力系列

人物之六





正宗的“海淀话”怎么说?

玉泉山下捉鱼摸虾是种什么体验?

中关村科贸中心那块地儿

曾经种过什么菜?

马路中间的大水沟干吗使的?

必胜客曾经开在北四环路上?

90年代中关村的电脑多少钱?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您都能回答上来,那您是真正的老海淀!


如果您不知道,也不妨,就让我们来听听中关村“老人儿”陶光怀所经历的中关村这几十年。


●●●


对很多人来说,“中关村”从不是一个陌生的地名。这里是盛名全国的电子交易市场;这里是中国科技最早的腾飞之地;这里如今是高新创业公司的孵化地……

 


但对于陶光怀而言,这里是他的家。他曾说着地道的“海淀话”,和朋友结伴在玉泉山下捉鱼摸虾;他曾坐着烧煤的公交车上学回家,也看着马路中间的一道道深水沟被一步步填平;他曾和母亲在如今高楼伫立的地方种菜农作;他也曾带着女儿在北四环吃中国最早的必胜客披萨,也为她买过价格不菲的第一代个人电脑……


●●●

 


中关村是陶光怀寄托乡愁的家,是他承载童年的乡,是他可以托付人生的故里。你在他的故事里或许可以找到久违的共鸣,或者只是翻开一页往事的书,看看这半个世纪里,中关村走过的风风雨雨。


70-80年代:

从工棚区发展起来的中关村



1948年正月二十二,陶光怀迎着解放的曙光诞生在北京城。虽然出生在东城,他却是实打实的在海淀长大。

 

“我上的小学,现在叫培红小学,那时候叫董四墓小学”,尽管已是70岁的高龄,正在上老年大学的陶光怀说起过去的时光依然如数家珍。

 

“我55年上小学那会儿,没事就上玉泉山玩。”当时的玉泉山里全是田地,蔬菜和水稻交织,仿佛一片水乡。“玉泉山下来的水特别甜,趴在地上就能喝”,水里有鱼,风里有鸟,都是再也找不回的情境,也是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德国摄影师海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拍摄的

1940年玉泉山下京西稻田]


[1957年,陶光怀的母亲使用的护照。]


[1970年陶光怀获得的表彰奖状]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确定了以中关村为院址的规划,从此中关村被划进了中国科学院建设蓝图的范围内。中科院的建设也奠定了几十年后,中关村中国科技腾飞中心的地位。

 

1970年和妻子结婚后,由于妻子工作单位在中科院院里,陶光怀便将家安在了中关村。“我们住的那个房子叫中关村西平房 ,那是盖整个中科院这些科研楼的工棚。最开始工人住在里头,工人腾出来后,中科院的家属就住进去了”。

 

一排排的平房构成了陶光怀在中关村最早的生活。几户人家共用的厕所、每家人在门外自搭的灶台,房间里的上下水就是最好的便利。后来家里人口多了,他们还租了一处农民的院子住,位置就在如今北四环的主路上。“那时候院子里还有一口井,全家吃水都要从井里打上来。”



[陶光怀家中的老照片,可以看到背景的西平房经历过改造。]

[这片平房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原是在中关村建设科学院时的工棚。]




1982年,陶光怀带着全家人搬到了善缘桥8号。 80年代初的中关村,周边风貌还是庄稼地,“就咱们中关村科贸那片,包括太平洋大厦,都是土豆地、菜地、玉米地”。但城市发展的速度比农作物生长的速度快得多,在善缘桥住了一年的陶光怀很快又搬回了西平房,只因为海淀要改造胡同杂院了,“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要盖楼了,于是善缘桥这边就开始拆”。


最终,陶光怀一家终于上楼了。


[陶霖的妹妹,她身后是善缘桥胡同改造后的楼。]


 

但修路的速度却远赶不上盖楼的速度,在海淀这个湖多水多的地方,中间就是大水沟的马路不在少数,虽然车辆不多,但存在着各种隐患。

 

“当时的路是一上一下的柏油马路,中间有条大概两三米深的大水沟,边上种着一溜树,一到下雨呢,水沟基本就满了,根本看不见。人呢,就沿着树中间走,什么挡头都没有”,陶光怀回忆说,当时在北大东门那边,路中间的沟大概得有十来米深。“80年代中后期,把整个沟填平了,盖了一溜商店。”当时的祥云体育、中关村农贸市场等就此都建起来了。“八几年第一次喝可口可乐也是在那块喝的”,陶光怀的女儿陶霖兴奋地说。


[善缘桥胡同口]



80年代中期,从海淀百货商场到黄庄的这条斜街以及海淀图书城所在的街上,小摊贩开始流行了起来,港台明星的贴画和新兴的时尚配件在外来人口的流动中被带到了中关村。海淀镇在当时或许就是北京的时尚聚集地,一块一毛钱的力士香皂都能在海淀买到,像录音机和随身听这样的稀罕东西也是随处可见。

 

“现在中关村科贸中心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个高坡,当时盖起了一座小楼,叫宜宾楼,是当时比较早的餐厅”。餐厅旁边的澡堂子、修脚店乃至旅店都陆续开了起来。“当时洗澡是两毛六,小孩是一毛三”,对于月工资40块钱的陶光怀来说,带着孩子们上一次宜宾楼,5块钱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可不是容易的事。

 

从稻田到高楼的转变在记忆里似乎都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但品味过生活的细节,才明白改变融进了生活的一点一滴。



[陶光怀家中收藏的多种购物用的票、本。]

●●●


除了商业的繁荣, 80年代的中关村最不能忘却的历史还是科技企业的萌芽。随着陈春先等一批科学家开始陆续下海办企业,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在中关村一带。

 

“当时的四通、联想就开在中关村和黄庄之间的街边”,陶光怀回忆说,中关村还有一个特大的用友广告牌,让他记忆犹新。“当时四通在保福寺桥那附近有一个办公的地儿,科海在海淀黄庄这边有个二层的小楼,说是二层其实也都被各种广告牌子挡住了。”

 

下海创业的热潮席卷了北京和全国,在中关村喧哗的人潮声中,人们听到了科技致富的号角与创新发展的呼唤。


●●●

 

[当年在中关村四通与联想公司的总部办公大楼。

本图片来自齐忠"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历史资料库"。

齐忠摄影]


90-00年代:

从4万块的一手电脑到

1万块的二手电脑


1988年5月10日,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这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对于陶光怀一家来说,1988年和过往的年份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电子一条街上依然是热热闹闹。





 

但是到了90年代,“好像一下子爆发了”。针对个人的电脑也开始出现了,“当时都是从国外进口,价格非常高,大概三、四万块钱一台”。到了90年代中期,有了“攒机器”这么一说,大概一万多块。电子一条街上很多平房里都做着“攒机器”的生意。

 

对于电脑,父女俩的回忆连在了一起,可能因为这是与中关村的发展紧密相连的。“1995年,我给她买了个二手的电脑,一万多块钱。” 1996年工作的陶霖,刚开始的工资是215块。


当时的电脑多是给科研院所和机房配备的,个人使用电脑还不占多数。但中关村电子配件市场的兴起却是停不下的脚步。而为了让科技市场能蓬勃发展,当地的居民也遭了一些麻烦。“当时电子一条街里的包子铺啦,小杂货铺啦都被拆了。”

[“古老的”联想1+1台式电脑]



而说到90年代初,陶霖想起的另一件事就是中国第二家肯德基开在了中关村,“当时的汉堡要五块钱一个呢!”“中关村这地方还开了中国比较早的一家超市,特别小一门脸儿”,一毛一的八珍梅还在陶霖的心里记忆犹新。

 

90年代中后期,是中关村发展的高潮。各种电子企业不像最开始只卖电脑和电路板。生产资料的丰富让第三产业崛起,电子服务开始在中关村兴起。类似制作图像和字幕的服务就出现了。原先只是平房的店面也慢慢加高了楼层。

 

而最关键的是,人们可以上网了。通过电话拨号上网,收费以每分钟为单位计算,“很贵很贵,一般都不在家里上,是去单位上”。通过一定手段也可以打开国外的图书馆网站查资料。但无论如何,在那个境况下,上网仍然“很费劲很费劲”。

[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开业盛况]

●●●


在千禧年到来前,中关村的发展甚至呈现出一种冲刺状态,中关村西区的平房几经拆迁和重建,资本和人口都在源源不断涌入这块福地。

 

但也可能是这种冲刺让中关村陷入了一定的疲劳,每个大楼内卖的都是差不多的电子零件,无创新的沉积反而催生了比价战争和产品的真假问题。来到此地的人除了想淘金,还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倒卖者,扰乱了市场,也扰乱了居民的生活。


●●●

 


2000年后:

杂乱的电子市场与新生的孵化中心


中关村本身就是因毗邻科研机构而成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胜枚举。各类电子材料在这里得到升级、革新与蜕变。

 

从需要打孔来储存编程信息,5英寸软盘、3.5英寸软盘、可读写光盘、U盘,陶霖笑着说:“当时如果电脑有个16k的内存,这机器快!1M 的内存,太棒了这机器!现在呢,没几个G的内存,电脑根本跑不动。”硬盘也是从10M起步,还是像板砖一样。而如今,大不一样。

 

中关村的转型是当地居民有目共睹的,清理掉了无证商贩和假货倒卖,让中关村的风气也焕然一新,当时售卖各种电子产品的大楼也转型成为商业写字楼,陶光怀感慨道:“这种清理,把中关村核心区转化成这种高科技的自主创新的企业是对的。以前的中关村,白天热闹如火,晚上冷冷清清。现在又不一样了,每天晚上也是灯火通明,各种高科技公司都在加班加点。”


中关村鼎好地下一层手机卖场 摄影:吕萌

中关村创业大街 

摄影:吕萌



生活在中关村近半个世纪,陶光怀一步步见证着这里的变化和发展,“如今哪,咱们西区这块绿化更好了,各种功能区的划分也特别清晰,各种对外展示的设计都很规范。对我们老百姓来说,配套的商业设施更齐全了,购物的超市,锻炼的体育器材,都特别方便。”

 

但是社会发展必然带来对旧事物的冲击,“咱们不能抱着旧的东西不撒手,可是文化的东西,还是应当有所保护”,陶光怀说,“特别是海淀区,我觉得对文化这块,应该有大的动作,因为海淀的文化太深。就比如海淀话和北京话有些也不一样。‘海淀’两个字,海要念重音,淀则是轻音。”

 

小时候穿过的颐和园,长大后走过的西山带,童年时爬过的玉泉山,现在也熟悉的胡同巷道。在陶光怀看来,文化保护不是几间房和屋,不是物件和名字。那可能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语言;也可能是童年时代摸爬滚打的记忆;可能是海淀这片古代达官贵人的居所,留下的历史印记……

 

[陶光怀家的老照片,背景为颐和园]

[三山五园图卷]


中关村是创业者的逐梦地,是高科技的孵化地。它还是老北京的日记,是海淀人的乡愁,是北京城的旧回忆……中关村老人们路过走马灯一般的记忆,回看一步步走向未来的前路,肯定也是满满期待。


朗读者:耿月

我是来自海淀区东升镇文龙社区的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海淀人,我热爱朗诵、热爱生活。海淀故事,我朗诵给您听。



采访、文字、排版  / 蒙婷柔

音频剪辑 / 蒙婷柔

朗读者 / 耿月

审校 / 冯焕丽

部分图片拍摄 / 蒙婷柔

老照片提供 / 陶光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故事


【故事】冰球小将助力冬奥梦


【故事】科学家冯康:中关村的“拓荒者”


【故事】律豆博士:用“正义岛”表达法律人的终极梦想,原来法律也很有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