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杭州深化虚假诉讼监督做强民事检察
3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时指出,重视民事诉讼监督,严惩虚假诉讼,监督纠正1484件“假官司”,同比上升48.4%;对涉嫌犯罪的起诉500人,同比上升55.3%。虚假诉讼侵害他人利益,亵渎司法权威,其危害性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有效治理虚假诉讼,需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检察法律监督职能。
4月1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深化虚假诉讼监督做强民事检察》一文被《检察日报》“观点·专题”聚焦“提升虚假诉讼识别能力,彰显民事检察监督职责效果”采用,现刊载如下:
深化虚假诉讼监督
做强民事检察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职能,以打击虚假诉讼为重点推进民事诉讼监督,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捍卫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010年,杭州市检察院就与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会签会议纪要,在浙江省率先创建“打击虚假诉讼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2018年,杭州市检察院部署开展深化打击虚假诉讼专项行动,着力查处民间借贷领域虚假诉讼、涉及黑恶势力(套路贷)的虚假诉讼以及侵害民营经济的虚假诉讼等。全年共受理虚假诉讼案件227件,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51件59人,已追究刑事责任3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诉、再审检察建议58件,法院再审后纠正错误民事裁判、调解书55件,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1.95余亿元。
杭州市检察院进行虚假诉讼监督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专项监督到常态化监督,转变思维拓宽监督案源。一是转变办案理念,依职权主动监督。转变被动受理的民事检察监督理念,积极开展依职权主动监督,多渠道发现虚假诉讼线索,查办虚假诉讼案件。二是开展专项行动,深挖系列案件。2018年,杭州市检察院将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等虚假诉讼易发高发案件领域作为监督重点开展专项行动。在个案查处中,坚持精细化办理,以点带面,深挖系列案件,扩大行动“战果”。通过专项监督,成功查办了张某“套路贷”系列案件13件、黄某等人以民间借贷纠纷为名违法买卖车牌的虚假诉讼串案17件等。三是坚持常态化监督,形成有效工作方法。在日常办案中,根据虚假诉讼案件特点及规律,形成甄别案件线索“四步法”:第一步区分案件类型,第二步分析案情是否符合常理,第三步判断原审材料有无疑点,第四步调查人员关系及资金往来有无异常。同时,积极运用民行辅助办案系统等智能软件,以大数据分析研判虚假诉讼线索,形成虚假诉讼常态化监督的“互联网+模式”。
第二,从书面审查到实地走访,调查取证揭开虚假“面纱”。一是通过审查原审卷宗,分析虚假民事诉讼疑点。根据虚假诉讼特点,有针对性地审查原审庭审笔录及相关在案证据,捕捉案件疑点,找到在案证据的疑点及不合理之处。二是合理运用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补强外围证据。针对民事诉讼中存在的疑点,运用实地勘查、鉴定评估、询问证人等方式,对涉案人员关系、资金往来、交易细节等原审中未查明的事实进行调查核实。三是提前介入刑事侦查,引导公安机关取证。刑民证据标准不同,公安机关在侦查虚假诉讼犯罪中的取证侧重点也往往与民事诉讼监督不同。为了更好地固定关键证据,民事检察部门需要提前介入刑事案件办理,引导侦查取证。通过充分的调查取证,进一步厘清案件脉络和事实真伪,为揭开虚假诉讼“面纱”、侦破案件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从刑事打击到民事监督,刑民并进提升办案质效。一是刑民同步推进,提高监督效率。转变“先刑后民”的传统办案思维,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刑事、民事双重法律监督职能,刑事侦查与民事监督同步推进,相互助益,节约“先刑后民”的时间成本,提高虚假诉讼案件监督效率。二是灵活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根据虚假诉讼案件的具体案情,综合考虑当事人利益受损程度及纠正案件的时间成本,灵活运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力争监督效果最大化。三是注重沟通协调,实现检法共赢。虚假诉讼严重损害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在查办虚假诉讼,刑民同步推进过程中,与法院保持顺畅沟通,有利于提升监督实效,实现检法合作共赢。
第四,从内部协作到外部联动,创建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一是建立内部线索移送机制。规范细化虚假诉讼线索的发现、受理、移送、查办等环节的职责分工和协调配合,突出虚假诉讼监督整体性。二是建立上下一体化办案机制。注重发挥市级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主体作用,建立虚假诉讼案件线索管理制度,对全市线索进行统一分析研判、统筹管理和对下指导,充分整合全市两级院资源优势,推动积极履职、同向发力。三是完善外部联动机制。在2010年公检法司“打击虚假诉讼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对虚假诉讼线索归口管理、案件协助查办、线索全程跟踪反馈等相关问题进行完善,进一步加强与法院、公安等相关部门协作,形成打击虚假诉讼合力。(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民事行政检察部主任 韩莉)
编辑 | 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