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说法Ⅳ》:尊重生命,笑对生活

杭州检察 2021-04-26

《“未”来说法》是杭州市检察院携手支付宝安全中心联合推出的青少年普法专栏。该系列法治微课以杭州市检察官法治宣讲团成员主讲,嘉宾串讲的形式陆续上线。


今天推出第四季第一期,本期视频由心理专家罗睿绮老师为大家带来,主要围绕未成年人如何面对生活、减少对自身的伤害,有轻生等极端念头时如何自救,家长如何平衡立规矩与尊重孩子的矛盾来更好地与孩子相处等问题展开生命安全教育。


点击观看

精彩同期声

魏  婧:大家好,未来说法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杭州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的魏婧,也是一个上岗了才八个月的新手妈妈。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杭州西子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主任罗睿绮老师来为我们分享一下关于孩子的生命教育。罗老师您好!


罗睿绮:小魏你好,大家好!


魏  婧:近年来有很多未成年人自伤自残的新闻牵动着我们大家的心,有些孩子甚至选择了在自己最美的年华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后面到底是有什么原因呢?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吗?


罗睿绮:其实在青春期的过程当中,我们做过实证研究,就是90%的孩子都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很多孩子自残和自杀都是源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对自我的认知的不足。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生命在产生巨变,由童年到成年人的身体,然后细胞在裂变的过程中,又因为他们的学业压力和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业因素,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角色的认知、朋辈之间的关系,都会给他们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尤其当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父母没有关注到的时候,也在无形中给了孩子更多的压力,他无从去抒发和发泄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一走了之。在成年人的眼里这是一个非常过激的行为,可是在孩子的行为当中,它非常的简单粗暴。为什么有些孩子自残?其实是因为他心里的痛已经很深。或许我们会疑惑:为什么孩子宁可自残都没有想到去求助。我们做过很多咨询,在咨询时,有些孩子会跟我们说他自残的那个痛其实是能够帮他去舒缓压力,所以说那个压力带来的痛感是比他的自残还要大。当心里这个压力爆表了,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孩子没办法解决,他就宁可用身体的痛,来发泄心里的这个压力的痛。


所以这就提醒大家,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发展过程当中的孩子。我们不能把孩子看的太小,也不能把这个成长期的这些孩子看成是成年人,他毕竟是在从童年到成年的一个过渡的阶段。而且这个过渡阶段其实是尤为敏感的,这是在人生当中的一个关键期,是去树立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因此尤其是父母、学校和社会都不能以单一的一个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因为他在寻找自我,寻找自我价值、自我认知、自我角色,这个时候他是从一个朦胧的过程进入了一个清晰的状态的过程里,所以我们要给予更多的是一个支持和肯定,然后更重要的是去信任孩子。


魏  婧:罗老师您的意思就是要不断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而且你是最好的。并且不断地去夸赞孩子、肯定孩子,是这样吗?


罗睿绮:对。然后我们要做正确的引领。这个正确的引领不是说教、啰嗦和唠叨,而是给孩子一个更大范围的空间,然后给他几种选择,让孩子去选。而且这个时候其实是可以允许孩子犯错,他就是在犯错当中学习进步,再去学习了解自己,你不给孩子犯小错的机会,他将来就可能犯大错。


魏  婧:罗老师,我曾经问过一个小朋友:有没有过想放弃自己生命的想法。这小朋友跟我说她小的时候曾经有过很多瞬间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主要是因为他父母对他非常的严厉,他不想听从父母的话,但是又没有办法反抗自己的父母,想通过自杀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报复自己的父母。那么我们的孩子一旦有这样的想法,他该如何自救呢?


罗睿琦:孩子可以用自己的爱好,转移注意力来自救。支撑人活着很重要一点恰恰是我们所谓的一些无聊的东西。比如有些孩子会因为想要去吃好吃的东西所以不想死;有些孩子因为想要玩游戏而不想死;还有些孩子因为还想要去看场电影所以要好好活着。虽然我们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无关紧要的,但它们反而是让孩子留恋生命的一根稻草。


其实有些孩子报复父母是想用这个行为去获得更多的爱或者呼求父母不能这样对待自己:我其实是很好的孩子,你们不能老是批评我,教训我。如果一味地批评教训孩子,他就会感觉到他的生命是没有价值。其实这个报复的背后,就是因为孩子觉得他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才会想到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极端方式来获得关注。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看到这种场景,但是很多父母在没有悲剧发生之前,他们没有这种意识,只有发生悲剧以后他们才意识到。我曾经做过一个个案,这个妈妈是一个14岁的女孩儿的母亲,在这个孩子还没跳楼自杀之前,只是厌学,就是学校要统一剪头发,这个女孩子不愿意剪。然后母亲通过别人推荐来到我这里来做咨询。最后约时间时却没约上,原因就是父母工作忙。等我的学生再告诉我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跳楼了,父母请我去做危机干预。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就发生了这种悲剧。如果最初的时候这对父母挤出时间来解决关于孩子的事情,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但是父母因为工作忙没约好时间就把这件事搁置了,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就觉得:我还不如工作重要。最后种种因素导致这个孩子从14楼跳下去,结束自己生命。当我再去做干预的时候,就已经是两个天地。其实很多时候的悲剧是可以避免发生的,但是我们的父母就是太麻痹、太物化,孩子在他们的眼里不是一个有情感有感受有感觉的人,更多的是我的孩子某某读几年级,学习怎么样。


魏  婧:罗老师,我们做父母的其实也很难,那么应该怎么样平衡给孩子做规矩和尊重孩子意愿之间的矛盾呢?


罗睿绮:你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有一句话叫言传身教,其实身教是大于言传的,因为我们的耳朵是有选择性倾听的,但是眼睛会看着大人怎么做我们就去模仿,孩子的习惯都是习得的。所以要以同时规范自己和孩子的目的去定规矩,像很多父母说孩子你也要晚上早点睡,可是他自己也不早点睡。或者是孩子你要运动,但其实他自己也不运动。所以说家长如果给孩子定的规矩是自己都达不到,那这个规矩就会白定。但有些父母做的就特别好,要叫孩子锻炼身体,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去做运动。只有自己也做到时这个规矩才会发挥作用。定规矩不是给孩子制定规矩,也是同时在定家规,就是规条我也执行,你也执行。这样反过来也会给孩子更好的一个自律榜样,这个是很重要的。另外一方面,家长需要考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予空间能让他释放自己,发挥独创性。但这个空间需要家长去评估,空间太大就会可控性不够;太小则会让孩子窒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时候父母不是用头脑去养孩子,要用心去感知孩子。只有用心感知时,才能去跟孩子的生命去连接。在这个过程当中,去知道、了解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根天线,就像我们手机和手机间的天线一样,如果用心去了解,就可以感知到此时此刻孩子的情绪是什么;但如果是用头脑去想象,把孩子物化,从他的行为就判他这个结果,其实就相当于不知道他内在的感受和动机是什么,这个时候就偏离了教育他的一个方向。因为在成长中的孩子,很多时候还没学会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此时父母就更需要学会去观察孩子。比如有些孩子回家后,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一回来“啪”一下把门一关上,父母当时没有发现,过了一段时间才发觉这个信号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再找孩子谈心,讲大道理,孩子就已经听不进去了。因为孩子提出有些诉求的过程中,家长只是听过过了,感受不到孩子的需求。一次又一次后,孩子就会慢慢把心门关上,等到这个时候家长就很难再敲开他的心门。所以说,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带着求知欲去跟孩子相处,其实在跟孩子相处当中,也是不断地扩充自己、自我成长修炼的过程,这个对父母来说才是最难的,但也是最有意义的。


魏  婧:好的罗老师,非常感谢您今天的分享。捷克作家伏契克曾说:“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我也想对孩子们说,生活中一切的挫折和困难都是一份礼物,是生命赋予我们不同于常人的感受和经历。当时想起来可能是天大的事情,也许回头想想也不过如此。所以请大家一定微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谢谢大家!


视频、编辑 | 何驭斐

往期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