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俞晶冰:我在检察院做视频
一袭“检察蓝”,是矢志如初的法治信念,是公平正义的信仰航标;一颗赤子心,以怀抱星辰大海的热忱,去诠释果敢无畏的检察担当。风雨兼程中守护公正,草蛇灰线里探究真相,倾心写人生,岁月吐芳华。为展示杭检风采,讲述杭检故事,特推出“钱塘检事”专栏,选登优秀工作札记,分享检路历程。
当检察业务工作遇到短视频风口,会碰撞出什么火花?今天推送临平区检察院办公室干警俞晶冰的《我在检察院做视频》,让我们一起感受她从视频“小白”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风雨兼程 | 守护正义
临平区检察院办公室干警
俞晶冰
我在检察院做视频
磨剧本、做道具、拍摄、剪辑……这是我们临平区检察院小十工作室的日常,也是我最为乐在其中的工作。
“收徒吗?零基础的那种”
在接触检察宣传工作后,我发现许多人对检察业务并不了解,对法言法语也存在理解障碍。2018年,网络短视频之风席卷而来,我想,或许视频能破解这个问题,架起语境转换的桥梁。
一天,我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由同事独立完成的原创视频,用60秒记录了一起刑事案件办理全过程。我发自内心喊了一声:“妙!”便萌生了向身边高手学做视频的念头。
机会来得很快。那年恰逢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院里决定拍摄一部视频。我自告奋勇加入摄制组,并尝试着撰写了拍摄脚本。
初夏的风很是温柔。镜头前,干警们穿上制服,在蓝天白云下一展风采;离退休老干部应邀而来,摩挲着老物件思绪万千。而电脑前,我与赵惜阅同志干瞪着素材面面相觑。在韩笑主任和百度搜索的共同指导下,我们总算摸索着合力完成了剪辑工作。这部作品最终获得了全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新媒体作品大赛二等奖,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多尝试,不怕输的那种”
经历过才知道,视频创作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相当大,但看到视频播出后收获的关注和喜爱,我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为了提高短视频的创作能力,我们正式成立了工作室,主创成员得以固定,我也开始专攻文案和剪辑。
起初,我太过理想化,写脚本时按照影视剧的感觉走,复杂的剧情、冗长的台词,使得短视频叙述力不强、趣味性不达标。栽过跟头后,我开始做减法——删减不必要的剧情、角色、台词,把每一用帧都在刀刃上,充分相信观众的“脑补”能力。
后期剪辑软件很多,我挨个学习尝试后终于解锁了适合自己的制作方式。我愿意听上百首歌曲,去找到最适合的背景音乐;也愿意制作上百张图稿,去做出更满意的动态效果。为了实现“脑洞”,我申请了一块绿幕开始抠像。逗笑也好,“尬住”也罢,那些奇形怪状的成品,都成了宝贵经验。
偶尔,我也尝试着当演员。有过成功的作品,比如用直播带货的方式介绍12309检察服务热线;也有过因表现不佳、或是着装不规范而没过审的失败之作。这些也都是宝贵经验。
“齐心走,没包袱的那种”
4年多来,我们做过的视频不下百个。有朋友打趣道:“究竟是谁给的勇气,让你如此‘放肆’做视频?”
她不知道,工作室的每个人都很拼,努力腾出时间精力,甚至克服身体不适去创作视频,这种氛围使我迫切地想要进步。更何况,与能说会演的演员们和能拍会剪的队友们并肩而行,又有谁能忍住不尽情“造作”一番?
我们视频中所有演员都是本院干警,甚至院领导也会参与客串。为了激发大家的表演热情,演出更好的效果,我试着设计简短的台词,提供完整的人物背景,并准备充足的服道化。充分沟通后,干警们不仅能演,还乐于给自己“加戏”,常常令人眼前一亮。会唱歌跳舞的、懂书法绘画的、擅长打球运动的,甚至是食堂的掌勺大厨,都在视频中亮过相,向大家展示多样的检察文化。
工作室的成员不多,但胜在思路广,总能碰撞出一些不太“传统”的点子,比如穿越到古代、模仿网红明星、改编经典影片桥段等等。片场中,演员咬过血包、化过非主流妆、在水枪下淋过雨。为了取景,我们上过山,进过快递站,借过家具店。飘鹅毛大雪了、电闪雷鸣了,韩笑主任和应俊同志还会冲到户外抢拍几段……所有的奇奇怪怪,都源于我们对视频效果的追求,希望少一点“说教”,多一些生动。
对此,院领导给予了高度的包容和全方位的支持,让我们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成为我们多年来短视频创作的最大动力。我们的作品类型丰富起来,多个作品被检察日报正义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众号、微博,以及学习强国等平台转发。
检察宣传前路漫漫,我会一直是那个赶路的学生。
编辑 | 方利利
往期精选朱丹萍:与祖国同生日,以匠心耀检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