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南科大,与导师一路同行


高考即将出分,同学们一定会好奇在南科大将遇到怎样的老师?从校领导、院士到普通教师,都必须担任导师的南科大“导师制”到底是怎么回事?今日官微带你了解。


每位教授入职南科大,不论讲席教授还是助理教授,均需要选择某一书院,作为本科生的生活导师。“导师沙龙”“导师下午茶”“导师晨跑”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拉近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导师制


南科大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对人才培养进行系统性顶层设计,形成了以“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和“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书院+院系”协同育人、“学业+生活”双导师制,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专业领域里的名师,指明前行方向


关键词:引路人


在专业道路的十字路口,导师是指路的一盏明灯。南科大“通识+专业”的教育模式,令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方向,这其中少不了导师们的指引。


导师说


“优秀书院导师”张新海教授认为南科大推行的“导师制”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时,我回想起自己刚进入大学时度过的迷茫时期,深深地觉得当时如果能有一位导师在身边,指导我应该怎么做,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应该如何选择,那么我当时的路也许会顺畅许多。”



收获良师,是学生时代最大的幸运。在南科大,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养深厚,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扎牢根基。


学长学姐说


01

张蔡婕 

致仁书院 物理系

毕业去向: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南科大学子在校内有两位导师,张蔡婕的生活导师是力学与航天航空系的黄仕迪老师,专业导师是物理系的王克东老师。


在初选专业时,她十分纠结,徘徊在工科和理科之间,不知如何抉择。张蔡婕主动向导师求助,寻求专业方向的建议。黄仕迪老师帮她分析了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取向,认为她更加适合物理专业。物理专业偏向基础学科,可以为将来更进一步的科研发展方向的选择打下基础。


在专业确定之后,张蔡婕进了专业小组,接受专业导师王克东老师的指导,和蔼可亲的王老师给她很多学术上的指导,帮她开启了科研道路上的大门。四年南科大求学生涯,她不止一次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同时还在不同领域内摘取桂冠。



02

温济鹏 

树仁书院 金融系

毕业去向: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大一下学期,温济鹏开始根据前期的探索给自己确定专业,为此给自己布置了一道颇具挑战的选择题——计算机、金融还是数学?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联系书院导师,来自数学系的杨将老师从兴趣、性格、能力多方面帮助他分析,最终推荐了他选择金融系。


确定专业意向后,他又去拜访了金融系的老师,老师从国内的金融中心讲到美国华尔街,描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场景。金融让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同样能去到最需要、最能创造价值的地方。于是,在“金融可以改变世界”并“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愿景中,他最终选择了金融工程专业。


进入专业后的他,在学习上如鱼得水,总绩点一直保持在专业前二,凭借突出的综合素质,在专业保研排名及金融系优秀毕业生评选排名中均位列第一。



03

李树青 

树礼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毕业去向: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



李树青在大一学习Java课程时,就感受到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刘烨庞的人格魅力。


那时,她刚刚对软件安全和可靠性工程的研究产生兴趣;而在计算机系官网上查看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时,她惊喜地发现,刘烨庞老师的研究方向是软件工程,包括探寻如何保障软件、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与安全问题。想追随的老师和有兴趣的研究领域就这样完美相遇了


李树青很感恩刘烨庞老师的悉心教导,她说,刘老师在学业和科研方面都对同学们帮助良多。在专业上,和刘老师的交流总让她豁然开朗,并在研究思路或方法上找寻到新的可能性,是刘老师引领她扣响计算机科研的大门。




因材施教,科研上的启蒙者


关键词:伯乐


2012年入学的余丹丹发现了南科大最大的一个隐藏福利:“大一开始就可以联系教授们进实验室学习,在实验室里,我们得到了课堂上学不到却很实用的科研思维训练,导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更给了我一种榜样的力量。”


导师说


带出“学霸天团”的田国梁教授认为,导师制是南科大教育模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作用,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与成长进行全过程的覆盖和全面的指导。包括导师制在内“三制三化”等创新举措,让他跟本科生互动交流的频次大大增加。



南科大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推行本科生全程参与导师科研活动,向本科生开放先进的实验室平台、提供系统全面的导师指导,鼓励本科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


学长学姐说


01

赵娅萱 

致仁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毕业去向: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研究生



赵娅萱在大一暑假就进入了书院导师程春老师的课题组,能够近距离到实验室更细致地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二氧化钒的相变行为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


书院导师和学术导师程春老师是赵娅萱最想要感谢的人。从刚入学开始,程春老师就一直耐心引领着她向前走。程春老师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她,让她能够以同样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科研。


赵娅萱介绍,程春老师会帮助每个学生量身定制自己的学业规划,在规划中会列出每个学期要达成什么目标(比如GPA、英语、科研时长、运动量、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等),其他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这样可以让大家劳逸结合、目标明确地度过每一个学期,四年后顺利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02

刘轩与 

研究生院 统计与数据科学系

毕业去向:南科大-港大联培博士生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最关键的蜕变,在于由浅入深接受科研训练,这一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导师的引导。


南科大实行导师制,创造条件让导师和学生零距离相处,是南科大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之一。从大二暑假起,刘轩与就在田国梁教授的课题组里参与科研工作。这种零距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习惯、态度和视野,帮助同学们尽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未来进行规划。


得益于田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也得益于学校提供的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刘轩与在研究生期间完成了几项重要的科研工作,并在期刊上发表了成果。



03

任文捷  

树德书院  深港微电子学院

毕业去向: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得益于南科大的导师制,在汪飞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任文捷逐步学会了文献调研,也开始试着和课题组内的研究生、高年级学长学姐一起分享文献。


和很多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样,任文捷对于自己以后主攻的研究方向,一开始并不是特别的了解。“进入专业之后,我选择了汪飞老师作为我的学术导师。做出这个选择之前对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了解的并不多,当时只是对能量采集器方向感兴趣。但汪老师人格魅力感召了我,他颇具幽默感。”任文捷如是说。


经过初入实验室的陌生和喜悦,任文捷在导师的指引下,以兴趣为师,不断探索,逐渐能独立胜任课题组的任务,甚至开始主动组织一周一次的讨论会。




言传身教,人生路上的榜样力量


关键词:知心树洞


导师制是南科大书院制的核心,导师们的辛勤付出让书院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是陪伴左右的知心人;在情感交流上,他们是耐心细致的倾听者;在学生迷惘时,他们是人生方向的领航者。时刻给予关怀,时刻提供帮助,如春日暖阳,如微熹晨光。


导师说


树礼书院院长李蓝教授认为,南科大独具特色的导师制度,不但能够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导师们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上产生更大的影响,也为导师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导师制的背景下,导师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




学长学姐说


01

宋阳 

树德书院 数学系

毕业去向:参军入伍



宋阳的生活导师和专业导师在她的大学四年里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她的专业导师杨招军老师,更是令宋阳记忆尤深。杨老师有句名言:“学习就像在爬坡,学习感到困难的时候就是收获的时候”,每当宋阳遇到困难想逃避松懈时,她总是拿这句话来警醒自己。


“是在南科大的学习生活经历滋养着我,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加勇敢自信、不怕挑战的人”。



02

齐昊 

树德书院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毕业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



齐昊说,虽然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学术导师刘宇每天都在实验室或办公室待到很晚才回去,但日常打照面时根本看不到他的疲惫,总见他面带笑容,齐昊每次都会被他的笑容感染,感觉自己的世界也明亮起来。


刘宇老师身上充满激情却又待人温和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齐昊。在他看来,刘宇老师非常关心自己的学生,对大家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刘宇老师都会耐心倾听并给出意见。齐昊似乎从来没有见过刘宇老师生气的样子,哪怕有一周进度停滞,刘宇老师也不会在组会上责备学生,而是很耐心地询问原因并给出鼓励,这样的包容反而让他感到不好意思,之后加倍努力创造成果。



03

于靖文 

致新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毕业去向: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在于靖文看来,张宏不仅是他的学术导师,也是他的伯乐,张宏不仅对移动机器人导航这个领域十分精通,同时对科研工作和学生培养有着令人称赞的方式方法。


大四上学期,于靖文进入课题组,参与“移动机器人导航”方向的研究。对于于靖文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经常产生迷茫的感觉。但每一次讨论,他的学术导师张宏教授都能耐心地帮助他梳理思路,理清当前问题的逻辑关系,并提出一些方案。时间久了,于靖文在学术道路上渐入佳境,对未来的方向也更加清晰了。于靖文最终选择攻读南科大与港科大联合培养的博士项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导师的耐心、细心引导。



04

傅伟堡 

致仁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毕业去向: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微信事业群技术研发



傅伟堡的生活导师和学术导师,都在学习生活中给予了他很多支持和鼓励。


傅伟堡的生活导师是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张青峰老师,张老师在傅伟堡刚入学时给予了他很多选课、选专业上的指导,为他之后进入计算机系学习提供了很多参考建议。张老师还带着课题组里的高年级学生和大一的新生聚餐交流,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建议,在他的指导下傅伟堡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


傅伟堡的学术导师是唐博老师,他非常感激唐博老师选择他加入DBGroup课题组大家庭,让他有机会接触到科研,做出一些项目成果。另外在傅伟堡临近毕业刚到迷茫时,唐博老师也给了很多的鼓励和建议,给予他继续前行的勇气。





导师活动集锦


导师晨跑



导师驻楼周



导师下午茶



导师说



导师夜话



导师自助晚宴



参与科研实验





在南科大

遇良师同行引路

追光逐梦相伴





--- 南方科技大学 ---

新媒体中心


封面图片:李田恬

图片:各书院

编辑:杨奂彦


欢迎投稿、建议:

weixin@sustech.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