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媒体炒作套路:设置带节奏话题诱导网民

警事V言 猫眼看天下
2024-12-16

本文首发公众号 警视猫眼


媒体炒作的套路很多,往往在不经意间,不但能煽动舆论,还能带乱节奏诱导网友,包括移花接木的配图,断章取义的炒作,以及捏造事实进行恶意炒作,另外还有设置议题,也是他们常见的手法之一。

这就是一条典型的设置诱导性议题的新闻。

看着这条话题,是不是让人很容易想到,那个举世闻名的大佛被卖了?是不是会马上气愤地联想到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老话?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想痛骂当地政府是败家子?

好了,这就是话题设置的效果。然而,细细看下来,才明白根本就不是你以为的这回事。

媒体不会告诉你,当地只是转让的大佛景区的经营权,而不是乐山大佛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权和所有权。

媒体也不会告诉你,这次转让的经营权仅限于观光游览车的经营权和部分区域的摊点经营权。

媒体更不会告诉你,这次转让的经营权,仅限于景区内凌云路沿线观光游览车经营权以及大佛景区文化广场六度文化长廊以及八仙洞码头区域的摊点经营权。

媒体也不会告诉你,只要不自管自营,这种经营权的转让就必须公开招标交易,以防止暗箱操作,这种公开转让行为甚至是被政策鼓励的。

然后媒体就给读者形成了一个新闻印象:政府没钱,乐山大佛被卖了。

看完了这些真实的内容,是不是还有人会信以为真地认为:乐山大佛被卖了?这就是我们的媒体,他们他们的偷换概念,设置话题,诱导网民,做到实事求是原原本本的报道新闻很难很难吗?

作为媒体炒作的常用伎俩,类似的事并不少见。

这是知名网媒四川观察的一条新闻,难得看到它们居然报道本省的事,或许是出于职业赚取流量的本能,精心设置了一条令网友颇感不满的话题:四川26岁女孩下网约车后失联。

据女孩的父亲说,这个26岁的女孩在一个月前患上了抑郁症,24日失联或与病情有关。由此不难看出,女孩的失联与网约车并无因果关系,然而,这个话题为何要人为强行关联上网约车呢?

26日,当地民警在巡河时发现了这个不幸的女孩的遗体,已打捞上岸。从网上的消息,大概可以看出是这个女孩坐上车后主动在一座桥上下车,然后投河轻生。可以说,此事与网约车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轻生女孩生前最后一段视频截图,令人心酸、心碎。

这家媒体强行把女孩的失联与网约车进行关联并以此设置话题,极具暗示性和诱导性,毕竟多年前就曾发生过几起女孩失踪与网约车相关的事件。不得不说,这家媒体的编辑还是有点小聪明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川大传媒系毕业的高材生。

根据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体现出党性原则,要全面、客观、真实,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片面性。然而,像上述两条新闻中我们根本看不到这种原则的体现,却是精心设置负面议题进行诱导煽动,这种行径虽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相当的流量,但媒体的底线何在,形象何在?

再来看看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

青岛一名女孩失陪后身亡,某媒体立刻打电话千方百计打听情况。当地派出所拒绝了采访,给出的理由很到位:出于保护当中人的隐私,不方便透露。让想吃人血馒头的媒记这次失望了。

很多地方派出所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自称记者的人打电话问有没有这回事,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这就是一个坑。你回答是或不是,有或没有,都会掉到坑里。他们最拿手的本事就是断章取义,把你说的话里挑出几个字来写进新闻,然后还以当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来证实他们精心编撰的新闻是真实的,你还无法否认这话你确实说过。对于这种来路不明、身份根本无法确认的所谓记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拿记者证当面采访
媒体的套路太深、太复杂,稍不留意就会掉进他们挖好的坑里。所以,无论看到什么样的新闻,都不要轻信,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不是坏事。




御恒堂绿蜂胶,皮炎湿疹的福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猫眼看天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