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阅读】消费金融的这些事,你了解吗?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程阳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博鳌观察》七月刊。
经济转型升级是人类经济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38年来,经济的腾飞与民生的大幅改善,均受益于宏伟的经济转型。从1979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4%,人均GDP从419美元增至8000美元。这一时期,全球贸易空前繁荣,带动了资源的全球配置,形成了亚洲生产、美欧消费、中东拉美提供原材料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下,中国多年来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通过投资和外贸驱动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出现变化,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形势忧喜参半,忧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成为新常态;喜的是居民收入增长连续三年跑赢GDP增速、经济结构转型成效显著。抛开“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的包袱,中国正逐渐从“生产型国家”向“消费型国家”过渡,消费经济时代悄然而至。如何把握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把消费既作为当前稳增长的现实路径,又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持久动力?在消费经济时代,发展消费金融已成为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 消费金融的时代内涵
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的消费金融市场,中国消费金融方兴未艾。
2009年,我国宣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程序,次年,银监会相继批准北银、中银、四川锦程和捷信四家消费金融公司挂牌成立。
2013年,消费金融公司准入门槛放宽,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14年京东白条和天猫分期的推出标志着大型电商平台开始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在加快布局消费金融领域,成为消费金融服务的新兴力量。
2015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消费金融政策实现破冰。国家放开市场准入,鼓励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希望借此能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助力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2015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9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50万亿元。
消费金融的快速崛起,除了受到政府政策红利的驱动外,背后既有强大消费动力做支撑,又有庞大的消费信贷需求为预期,尤其是我国经济结构和消费人群结构的良性变动,撬动了消费金融这片万亿级新蓝海市场的蓬勃发展。
首先,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消费占比正在日益提升。2015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成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背景下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稳定器”和“主引擎”。然而,与美欧发达国家85%以上的贡献率相比,消费的潜能还有待进一步释放。
其次,随着中国进入消费经济时代,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大众需求、平民消费是其突出特点,依托我国13亿人口的庞大基数,形成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力;同时,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稳定增长带动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使得消费群体不断扩容。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2015年中国中产阶层人口为1.09亿人,到2026年,这一数量将达到6亿,成为消费金融的新金矿。此外,80后、90后也逐渐成长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尤其是正在步入社会的1.74亿90后人口,其消费观念与发达国家接近,借贷消费被普遍接受,对金融服务产生强烈需求。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消费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信心。
再者,中国当前的消费信贷在信贷结构中占比仅为20%上下,相对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占比仍存在数量级的差距。换句话说,以中国的人口基数,消费信贷规模将会呈现几何增长趋势,市场对消费信贷有强烈的需求预期。可以预测,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和消费观念的进步,个人消费的潜力将不断得到释放,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也将随着信贷规模一同增长。
❖ 消费金融模式探索面临的挑战
消费金融从试点推向全国,经历了五年多的探索与创新过程。目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各方掘金的“蓝海”,初步形成了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消费金融模式,三者分别占据资金成本优势、数据优势、场景交易优势。
传统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两大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向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商户、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化、大众化的无抵押消费贷款,与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形成错位竞争关系;BAT等互联网公司则以互联网消费金融为主,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庞大的资本积累,以大数据作为支撑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市场,百度成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阿里巴巴组建蚂蚁金服进军信贷领域、腾讯成立微众银行,推出了微粒贷小额信贷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的兴起,为消费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插上了“翅膀”。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催生出新的符合消费金融市场需求的场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服务模式,很好地阐释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消费经济的普惠理念;另一方面,透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消费金融机构能够积累和挖掘消费者的身份、消费偏好等数据,为线上金融服务与线下客户需求的精确匹配提供了保障。
不过,在实践当中,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我国征信体系不够健全。推动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促进消费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央行征信系统的覆盖面约为9亿人口,而其中与商业银行有实际信贷关系的不足4亿,因此仅仅依靠央行的征信报告无法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作为消费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中低收入人群、在校大学生等基数庞大,但由于个人征信信息记录的缺失,不仅加大了这类人群获取消费金融支持的难度,也增加了消费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消费信贷的风险成本。实际上,自2009年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以来,消费信贷的不良贷款率为2.85%,信用风险高于银行客户。因此,风险防控是关系到消费金融业务能否长期顺利开展最核心的环节。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备。在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目前我国的储蓄率达到了接近50%的高水平,从侧面反映了国人不愿消费、不敢消费的现实,是国内消费金融发展遇到的一大瓶颈。但是从近年来海外消费的情况来看,国人海外消费的热潮可以说让世界艳羡,因此并非国人没钱消费,而可能是国内的消费需求始终处于被抑制的状态。对此,可以考虑从消费的供给端发力,顺应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通过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加快住房保障、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步伐,为国人消费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是消费者权益保障力度有待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往往会暴露出监管体系的滞后性,容易导致信贷欺诈、支付安全、信息泄露等风险的发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需要得到保障。要求消费金融机构必须完善身份认证、信息保密、产品风险揭示等一系列惯例手段。
❖ 完善消费金融体系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应当看到,消费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高度一致。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量已经不足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模式向消费驱动转型是必然选择。
事实上,通过消费金融刺激消费需求,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可以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从个体消费者来看,通过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服务,可以大大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从经济社会运行来看,则可以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匹配,扩大内需,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有鉴于我国消费金融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做好风险防控无疑是消费金融体系建设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包括:
一、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不仅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央行征信体系,还应支持民营信用机构的发展,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积累有效的居民个人信用评价数据库。比如,2015年被称为我国的征信元年,央行于2015年10月结束对第一批民营征信机构的二次验收工作。此外,百度、京东等互联网金融公司为实现业务转型升级,也在积极谋划与征信机构的合作。
二、推动消费金融机构建立风险评估部门。负责强化对消费金融相关业务的管理,专门研究和完善消费信贷风险防控措施。
三、引入保险和担保支持。保险和担保能够为消费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风险防控服务,有效分散风险。比如当前的助学贷款信用担保保险、小额信贷担保保险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行路径。
此外,作为保障机制,还有必要继续从国家政策层面不断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
首先,考虑构建包括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在内的支撑体系。其次,完善消费金融监管机制,既要防范消费金融过度、过快扩张的潜在风险,又要切实践行普惠原则,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再者,鼓励传统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加快拓展消费金融业务领域,更重要的,还应重视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化的大趋势,把“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模式创新作为促进消费金融大发展、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探索方向。(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往期精彩回顾
搜索“人大重阳”或查找“rdcy2013”速速点击关注,共享金融大资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 2013 年 1 月 19 日,是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 2 亿元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89 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 30 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
目前,人大重阳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两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州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