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五周年之际,刘跃进教授详解国家安全总体布局
本文大概4500字,读完共需9分钟
隐蔽战线本来就是隐蔽的,要把它说出来,很有挑战,说不好就犯错误。今天稍微涉及隐蔽战线问题、主要是谈国家安全总体布局。
一、科技正在改变隐蔽战线
科技的发展正在从方方面面改变人和社会。隐蔽战线也不例外。例如,隐蔽战线现在如何隐蔽呢?过去隐蔽起来比较容易,以前看一些小说、故事、电影,你可以冒充死人的身份到另外的国家去;也可以假造身份,假造记者或外交官的身份;或者网上冒充商人、商业机构来“钓鱼”等。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主要是科学技术大变局,现在越来越不好隐蔽了。你怎么隐蔽自己呢?过去的人可能还好一些,现在出生的,以后10-30年期间走向工作岗位的人很难隐蔽,出生以后自己的血液样本、遗传信息和各种生物信息就留下了。上幼儿园、购物,在互联网上把所有的信息都留下了。以后工作的时候怎么隐蔽?大数据时代,挖数据就能把你挖个底朝天,对隐蔽战线工作其实也是莫大的挑战。所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冲击下,我们国家的安全态势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接下来想重点讲一下我们国家的安全总体布局问题。
二、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的总体布局
我对国家安全研究得比较早,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90年代就开始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近年来,大家了解最多的可能是反腐败,打老虎,打大老虎、中老虎、小老虎等等。其实中央对国家安全也做了紧锣密鼓的布局,但与反腐败相比,关注的人要少。
做了怎样的布局呢?从发展进程看,2013年,十八大后一年,中央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2014年1月24日,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4月15日“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1月1日《反间谍法》颁布实施;2015年1月23日,《国家安全战略纲要》通过,同年7月1日新《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12月27日《反恐怖主义法》颁布并于2016年1月1日实施。2016年11月7日颁布《网络安全法》,12月9日,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2017年颁布《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等。国家安全在逐步走向透明、公开,各种制度体系在不断健全,相关管理进一步得到了规范。
特别是十九大报告对国家安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其中一条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讲安全首先要讲不安全,你要认识到不安全,这样安全才有意义。为什么要研究安全问题呢?就是有很多不安全的问题出现,所以提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政治、科技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风险。
我们国家是非常具有危机意识的,而且随着全球性变局的加大,越来越重视相关问题。从“安全”和“国家安全”在党代会报告中出现的次数就能反映这个问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首次出现“国家安全”这个词,之后不断增加,到2017年十九大的时候,“国家安全”在整个文件中出现了18次,“安全”这个词出现了56次,也就是说安全这个词现在出现得越来越多了,国家对安全相关的系统建设也在逐步趋于完善。总的来看,截至当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大事:一是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核心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初步完善;二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体的国家安全思想理论的系列创新;三是以《国家安全法》为基准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四是以《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为文本的国家安全方略谋划的不断深化;五是以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标志的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的持续推进。以上五点我接下来分开讲解一下。
(一)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核心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初步完善。这有个过程,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我们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做出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决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说,“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我们国家安全重心是在变化和发展的。“国家安全”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时候是放在中央文件或党代会报告的军事、国防这一部分讲;到世纪之交的时候,是放在外交与国际关系这部分来讲,集中说到国家安全几句话的时候讲,那时候提出“新安全观”。十七大以后,逐渐在“社会管理”,后来叫“社会治理”题目下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实际是国家安全重心动态发展变化的反应。
2014年1月24日正式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目前设立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党的机构。我们的想法,会不会以后会再有个牌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还有待研究。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我国现在和未来的国家安全改革提供了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之外,其他的一些改革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一样,也是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完善的内容。像网信过去叫领导小组,后来改成网信委员会了。深化国防与军队改革,这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虽然现在军事是保底手段,保底手段就是处理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不用它,要放到最后才用它,要命的时候才用军事,能用外交、和平的,谈判的,合作的,甚至是互相让度的方式,互谅互让来解决问题的都不用军事手段来解决,最后没办法,没有保底手段,底保不住那就要命了,所以这很重要。所以,军事国防的改革是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当然还涉及到很多其他领域,在此不展开了。
国家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例如组建自然资源部和国家安全有关吗?太有关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里面就提到了“资源安全”。再比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五花八门,部分甚至需要国家大量投入进行储备,为什么?因为也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比如物资储备中一种茶叶叫“边茶”。我国部分地区、山区等,封山以后,维生素缺乏,没有蔬菜,给当地民众供应边茶可以解决维生素缺乏的问题。类似的具体的例子很多,国家安全是一个系统宏大的范畴。
(二)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体的国家安全思想理论系列创新。建国以后前30年,整个国家安全形势是很严峻的。小时候我记得,60、70年代天天准备打仗,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等。那时候我在山西农村,我们村准备打仗,挖地道,城里是挖防空洞。看宣传画,说原子弹扔过来以后我们怎么跑,往什么地方爬,做梦做的都是苏联原子弹扔过来。后来我才知道,原子弹肯定不会扔到我们村去,太浪费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安全形势整体缓和了,但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多。到了2010年美国战略重心做出调整,反恐战争结束以后,我国内形势也发生变化了,国内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整个国家安全形势既复杂又严峻。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应时而出的。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研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首先要看到国家的不安全,各种可以预见的风险还好说,不可预见的风险那就难说了,怎么把不可预见的风险变成可预见的风险呢?这就是前面说的隐蔽战线,隐蔽战线就是好好干这个事儿的,把预见不到的风险变成可以预见的风险,好好做这个工作。
另外是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人穷的时候,安全是个问题,但安全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富起来的问题。没有钱,没有金银财宝,不需要院子墙修那么高,不需要雇人保护你的院子,也不需要加保险柜,人家到你家里看什么都没有,小偷可怜你还给你放点钱。现在钱多了,你得要保险柜,要院墙修高点,安全问题突出了,中国国家安全发展也是类似。过去穷的时候顾不上安全问题。现在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富有。所以,既要重视发展问题,又要重视安全问题。
在国家安全构成要素方面,我认为国民安全是首要的。我认为“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国民安全是所有国家安全活动的最终根本目的”,就像画同心圆,多少个安全是同心圆,最中间的同心圆是国民安全、人的安全。这是根本目的,各种活动,国家行为最后都是为了国民安全与幸福。
总体国家安全观有两大特点,一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安全要有价值观,需要用先进的价值观武装国家安全工作。二是全面系统的科学思维。习总书记讲的非常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有进一步的论述,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这么说的,“国家安全工作归根到底是保障人民利益,是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实保障。”具体内容非常丰富,这里不展开了。
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范围和边界来看,国家安全现在是一个国家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层级的安全。例如,过去,空气是好还是坏,水是好还是坏,这些问题不会作为国家安全问题。现在不是了,一个国家范围内所有的问题都是国家安全问题。在2017年2月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国家安全问题的时候,讲到了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的安全问题。我一看马上觉得讲得好,讲得到位,但肯定很多人说这怎么能算国家安全呢?其实这是反应了国家安全概念的变化问题。
总之,国家安全既在上更在下,上面的安全是国家安全,下面的安全更是国家安全。封建时代,统治者把国家安全神圣化,神圣为上层的安全,神圣为庙堂的安全,神圣为他们自己的安全,而且只有肉食者的上层才有国家安全的话语权。现在,神圣的国家安全需要世俗化、平民化、民间化,使高高在上的国家安全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回归为每一个普通公民的安全,回归为每一个普通公民的生活安全,并使每一个公民都有不可被剥夺的国家安全话语权。
(三)以新《国家安全法》为基准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形成。新的《国家安全法》出来之后传递了国家安全改革的新信号。以后的国家安全是法治的国家安全,不是人治的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要进一步走入法治轨道。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但国家安全立法在过去较长时期是个短板。近年来我国立了许多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但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仍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以《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为文本的国家安全方略不断往前推进。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首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强调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要做好各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各种保障能力建设,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
(五)以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标志的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的持续推进。4月15日就快到了,国家安全又会是大家说的比较多的话题。《国家安全法》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有四条相关规定。一是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二是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小学、中学、大学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和打造高素质的国家安全专业队伍方面,我认为在教育部提出的“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将国家安全学设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而不仅仅是一级学科。设立国家安全学学科门类,把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成一个打破现有学科门类的新型独立学科体系。三是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就是对公务员队伍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四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都要对员工进行国家安全教育。除我刚才所说的国家安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外,以后我国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宣传和教育会广泛展开,我国的国家安全发展和建设工作将会更加透明、与群众更加密切,也将进一步走向法治和规范。
推荐阅读
【独家】西方破解不了这道经济学难题,名家宗良讲述:中国模式才是经济学创新源泉!
长按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