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丁刚:美国“去工业化”趋势难改

人大重阳 2024-01-27

作者丁刚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转自9月18日《环球时报》。

依靠进一步的政策补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或许可以在短期内维持高盈利,但从长远来看,这只会使美国汽车制造的成本更高、创新力更弱。

本文字数约1484字,阅读需要2分钟。

在上周四晚上的最后期限前,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与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未能达成协议,三个关键汽车装配线上的上万名工人开始罢工。工会警告说,如果双方还不能达成协议,罢工有可能升级。UAW 在三家公司拥有近15 万名会员。这三家总部位于底特律的公司,即通用汽车公司、斯特兰蒂斯汽车公司(前身为克莱斯勒)和福特汽车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和全球市场的主导者。由于来自日本、韩国、欧洲和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三家车企的市场份额近年不断下降,但它们在美国就业市场上仍然举足轻重。
此次罢工的时机非常关键,正值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快速变革期,而备受瞩目的2024年美国大选已经拉开大幕。
从奥巴马的“向前”(2012年)到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再到拜登的“国家灵魂之战”,始终都有一条主线:推动美国的“再工业化”。汽车行业是美国“再工业化”的重点领域。但是,工人的钱包、老板的利润,以及市场和“美国灵魂”,四者并不总是能齐步前进的。最重要的还是你生产的产品有没有市场,能不能赚钱,过去能,未来能不能。对汽车行业而言,就是怎样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车。显然,美国的这场罢工可能预示着一个相反的方向。
美国车企工人的罢工突出显示了另一个近二三十年来一直演进的趋势:“去工业化”。这一进程总是伴随着大罢工而演进。1986年8月至1987年1月期间,美国领先的钢铁制造商USX公司的 2.2万名员工停工。这是美国钢铁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工,标志着该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美国钢铁业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成本竞争。
虽然现在就预测美国汽车业的类似命运为时过早,但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肯定会削弱美国汽车公司的竞争力。依靠进一步的政策补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或许可以在短期内维持高盈利,但从长远来看,这只会使美国汽车制造的成本更高、创新力更弱。实际上,一直到现在,美国政府都持续给予钢铁业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也未能挽救其衰败的命运。
美国汽车工会之所以敢于要价,还反映了在“再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加之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最终会导致工人要求提薪与物价的螺旋攀升。虽然拜登一直宣称“拜登经济学”会给美国工人带来更好的福利,但改革美国分配体制恐怕不是一件易事,它还涉及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本性”。
美国车企工人罢工事件深刻反映了全球化下各主要工业国竞争的激烈程度,涉及各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从短期看,华盛顿为维持其国内市场和就业的稳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击政策。但从长远看,这样做的结果又会削弱其竞争力,导致通胀持续高升。“再工业化”一旦断裂,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冲击。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丁刚:美国“去工业化”趋势难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