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新锐学者解读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峰会讲话
编
者
按
“一带一路”提速世界现代化进程
刘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
当今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在今天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世界》的主旨演讲,指出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他的讲话为全球经济治理指明了方向。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原则,与共建国家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促进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骨干网络建设,推动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了新平台。
中国与共建国家一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到心联通,让天堑变通途,让“陆锁国”变成“陆联国”,让发展洼地变成繁荣高地。通过扎扎实实地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创造创意基建合作、技术合作、经贸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中国式现代化传递给共建国家,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对外贸易额翻倍,提升了共建国家的数字化、绿色化、现代化水平。“一带一路”不仅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成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合作倡议与合作网络,成为推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行动纲领。
为推进世界现代化,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八项行动,一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二是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三是开展务实合作。四是促进绿色发展。五是推动科技创新。六是支持民间交往。七是建设廉洁之路。八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蔡彤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宏观研究部主任
习主席在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的第一项就提出要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突出了互联互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我们注意到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网络在“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基本架构和“陆海空天”四位一体格局的传统表述上,增加了“立体”二字。“立体”二字主要体现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正呈现出陆、海、天、网、冰“五位一体”立体化布局全面推进的态势,逐步构成陆上、海上、天上、网上与冰上丝绸之路。特别是在空中联通方面,“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显著,共建国家间航空航线网络加快拓展,空中联通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已与104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57个共建国家实现空中直航,全面贯通海陆空的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在信息联通方面,共建国家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提高互联网覆盖率,助力打造高质量“信息丝路”,共同推进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格局。
而在具体行动内容上,除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共同搭建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等传统廊道项目以外,行动建议中也提出了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以及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契机
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李珊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第二项是“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其中提到,“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制造业是外资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国的制造业已基本实现全面开放,其中汽车行业自2022年起已全部取消对外资准入的限制。对制造业整体上全面取消外资准入限制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制造业是在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中日益发展壮大的,制造业本身是对外开放的受益者,也必须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反映了中国对自身制造业竞争力的自信。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制造业、服务贸易、数字产品等领域全方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增加中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的同时也将加剧市场竞争,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对政府的服务能力均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国企的市场化改革,要素配置和政府制度层面的市场化改革提供契机,进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更快回到潜在增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低碳创新交流赋能绿色丝绸之路
刘锦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总书记在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提出要“促进绿色发展”,并“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通过不断建立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专家网络,落实和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绿色作为鲜明底色始终贯穿其中,这使得“一带一路”不仅关注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在许多合作项目中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极大地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
未来,“一带一路”将通过绿色投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跨国绿色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带动“一带一路”绿色价值链地升级,树立更多的“一带一路”标志性绿色基建项目模式,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经验,减少生态与环境影响的试错成本,共创绿色丝绸之路。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将不断与共建国家共同探索如何在降低环境影响、气候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路径。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外互利共赢
徐天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在今天万众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中国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
回顾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扩大。在制造业领域,制造业对外开放极大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温室里可以孕育树苗,但难以让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在制造业对外开放中,对于外商而言,中国为海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与经营条件,海外企业依托中国制造与中国市场获得了海量的收益;对于我国而言,不仅使我国劳动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工厂,还使我国消费者能够第一时间体验全球顶尖的制造业产品,并最大程度上降低购买相关产品购买成本。
以汽车行业为例,2013年我国汽车整车累计出口87.2万辆,2022年升至 311.1 万辆,2023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达214万辆,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足以体现我国制造业能力“升级”之势。
2022年我国自贸区负面清单首次实现了制造业条目清零,促使自贸试验区内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的外资制造业企业,本次习主席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势必能够进一步吸引更多国际一流制造企业落户中国、扎根中国,实现中外双方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加强科技合作,完善人工智能治理
申宇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习总书记在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第五项“推动科技创新”中提到了两个首次,分别是“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和“在本届论坛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可以看出,未来“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必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一带一路”作为全球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也将积极推动各国在“一带一路”平台上的科技创新的合作和交流。
中方在本届论坛上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体现了中国积极对冲G7宣言、美英《大西洋宣言》等文件中所暗含的美西方构建科技“小圈子”,阻止中国参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标准制定的意图。表明了我国将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增加人工智能治理话语权的决心;另一方面,该倡议的提出对于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秩序,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公平方向前进具有关键作用。在全球层面上,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和规范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治理将是未来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向。中国提出的该倡议中“以人为本”理念,“智能向善”的宗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等等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以大通道建设
为产业融合发展修路铺桥
鲁东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第一项中,提出“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海运方面,将“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此外,“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最终的目标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为什么把大通道建设放在第一项?实际上,这是中国人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总结出的朴素经验——“要想富,先修路”,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给亿万民众带来了与日俱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同样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路”的联通不仅将有效促进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一举打破欧美日等西方国家构建的“小圈子”“脱钩断链”等政治毒药,而且还将把共建国家的产业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互补发展的新格局,助力各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优化布局,保障已成型的产业链供应链不变形、不脱钩,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最终实现全球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共襄“一带一路”盛会
中国“朋友圈”不断壮大
马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这次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来自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参会嘉宾注册人数超过4000人。志同道合的发展伙伴齐聚北京,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一带一路”的中国吸引力!
中国的“朋友圈”不断壮大,共建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稳步推进,硕果累累。十年来,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2014年时的3个签约国家,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自2011年中欧班列首列成功开行以来,发行量从2011年的17列、1404发送箱,增长至2022年的16562列、160万发送箱。尤其是2014-2018年间,其发行量和发送箱增长率达100%左右,呈现出高速增长。16年间全球孔子学院的数量逐年攀升,由2004年的6个增加到2019年的643个。
水利万物而不争。习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提到“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中国真诚承诺保持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同世界分忧解难,共同采取行动,为全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一带一路”为维护多边主义
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龙臣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开放不仅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加速器,更是“一带一路”倡议最核心的关键词之一。在逆全球化、鼓励国家间“脱钩”等言论甚嚣尘上之际,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已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中国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1个自贸协定,与135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同时也为维护多边主义注入最有力的一剂“强心针”,给予独善其身者、“中国威胁论”者最有力的一击。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扬帆再起航之时,总书记再次提出中国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未来,中国不仅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同时,还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在可预见的将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将进一步加速流通,全球贸易便利化程度将得到进一步高效提升,经济全球化的大动脉将进一步打通。
“以人为本”,持续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勇攀高峰
张航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十年前决策性的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十年来我们清醒的意识到,只有手拉手、心连心、合作才能共赢。我们构建了“海陆空”立体的互联互通网络,签署了更多国家、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方便了更多的人民互惠互利,通达合作。我们建立了高质量互相协作的科技实验室,携手各国的科技人才为一带一路的成果添砖加瓦。我们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不同的文化、艺术传遍丝路沿国的各个民族。我们努力帮扶贫困、落后的国家,共享先进的贸易理念和运营经验,无偿的分享给需要的人们。我们重视教育,多年以来坚持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所有的项目和政策都扎扎实实的反馈到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个人都成为一带一路国策最真实的受益者。
总体而言,这些举措将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繁荣和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推荐阅读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多语种版图书首发式,人大重阳受邀致辞
外媒刊文:10年“一带一路”再造中国与世界,“一带一路学”迫在眉睫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