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是人”?记者和语文老师聊了聊



最近,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个讨论在网上火了。(此前报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网友吵翻了……


发出讨论帖的网友说自己非常清晰地记得是“斯人也”,“因为当时课上我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然后他又去问了自己的媳妇,自己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同学……这些人的记忆也都是“斯人也”!采访中,很多的“70后”、“80后”都表示,自己所学所背的课文就是“斯人”;也有少数“90后”、“00后”表示课文就是“是人”。那么,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呢?


记者来到江苏省特级教师、十三中语文老师曹勇军的工作室。曹老师给记者翻出了三本书,一本是部编版的语文八年级教材,一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还有一本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6版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这三本书上均显示,是“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十三中语文老师曹勇军 :

我们正规的包括以前的苏教版的初中教材,包括现在的统编的人教版的初中教材,都是“是人”,没有这个“斯人”。但这个问题出错不是一个两个,就是集体性出错,相当普遍。不要说我们一般的普通的读书人了,即便是很多大学者,我们看到的很多典籍里面也都有出错的,为什么呢?他是凭记忆在写,他是在默写。



文史作家侯印国也表示 ,《孟子》中这一句历来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来没有什么疑义。这不仅可以从宋版的古籍中得到证明,也可以从宋以前学者所引用的《孟子》中找到印证。《语文》教材只要是从《孟子》原文中节选,也必然会是“是人也”,所以很多网友去查阅当年的课本,就会发现里面赫然就是“是人也”。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清楚分明地记得自己背诵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呢?因为古汉语“是”和“斯”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用普通话就是“这个”“这样”。


文史作家侯印国 

像《论语》就有很有名的句子孔子跟他的弟子伯牛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你这样好的人怎么也会得这样的病呢?再比如说课本里另一篇也要大家背诵全文的文章《岳阳楼记》,它里面结尾就是“微斯人,吾谁与归”,意思就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所以“斯”和“是”是一个意思。在明清开始经常有学者引用这句话时会引成“斯人”。




来源: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金嫣)
编辑:林一
主编:刘强、顾青


推荐阅读

1、南京疾控专家紧急提醒
2、10月27日0时至24时南京市诊断新冠肺炎病例情况
3、南京部分地铁、公交、轮渡运营调整

近期热门视频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