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发声!他们为何双双看好中国创新药?

雪球 2022-11-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Author 专注于私募研究的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最近医药表现非常凌厉,在刚刚过去的这周,行业层面又以6.15%的涨幅位居所有申万行业首位。昨天,兴业证券发布了2023年的策略展望,医药被作为“困境反转”的典型成为行业层面的推荐,而医药中的中国创新药则又是医药行业中最被关注的板块。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01
看好中国创新药的结构性机会+估值重塑
美国生物医药依然是处于全球的前沿位置的,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新技术、新领域,中美的研发起点其实是比较接近的,也因此,后续将会看到具有 BIC(全球同类最佳)或者 FIC(全球同类最先)潜质药物的陆续海外转让。
而且,中国创新药领域,以恒瑞为代表的 Big Pharma 和传统药企,过去几年政策的负面影响终于进入到了边际改善的时候,而且企业转型过程中以创新为代表的催化逐渐显现,第二增长曲线和新的投资周期即将带来,带来了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恒瑞这7个月以来,已经悄悄地反弹了50%。
至于估值重估,报告核心论证了国内生物医药的价格表现和美股生物科技指数XBI价格走势的趋同性,以及这背后与美联储流动性和10年美债收益率的反向关系。随着流动性边际改善,生物医药资产有望迎来价格反弹。当然,这个可能是跨市场的,不单为中国市场所独有,不展开。
02
无独有偶,
青侨重度看好中国创新药资产
最近医药基金经理青侨阳光,随着重仓标的的反弹,表现亮眼。风云君最新听了她一场路演,作为买方代表,她也是深度看好中国创新药,而且论述了为什么投创新药要投中国的,而不是美国的。
青侨称,如果放在一个维度相比,中国创新肯定是比美国创新差太多,那为什么现在要以更大的仓位投中国创新而不是美国创新呢?核心是“要从成本和发展这两个层面来思考”:
首先来看,中国研发成本只有美国的1/5到1/7,预期回报对于本土创新药企来说仍然比美国高,这是其一。
再者,现在中国创新药只有1000亿-2000亿,规模还非常小,渗透率只有5%-8%,整个市场的增速非常快,20%左右的增速,而且是持续好几年。美国可能只有5%-6%,已经进入了比较稳健的增长期了。打个比方,中国创新像是一个少年,如果打架肯定打不过成年人,但有句俗话叫“莫欺少年穷”,少年的未来可能超乎你我想象。中国的创新崛起是大趋势,这个趋势是很难被所谓的政策、市场涨跌阻断,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
03
中国医药投资的机会,
不会因为医改而改变
青侨的路演中,还有投资人以史为鉴,对国内医疗改革后的医药投资机会有所质疑,称“日本医疗改革后,日本的医药医疗公司表现都不好,对国内的医疗投资是否有启发”。青侨称:其实,日本药企里还是有很多成长得非常好的,比如第一三共,很多非常优秀的创新药企在日本崛起了,而且是在所谓日本的医改政策之后。医改对广大存量会有一个挤压过程,但会推动一些创新型的小的公司的发展。
风云君看了一眼,的确是极其优秀的股价表现。10年12倍。
好了,本文关于为什么看好中国创新药的逻辑都已经讲完了,最后分享一个青侨在路演中的表述:什么样的投资动作,带来了此轮净值反弹得如此之猛?
有两个动作:
其一,不漂移。此轮医药下挫,有很多投医药的基金经理,投着投着可能去投银行、投互联网了,有很多从医药拐到其他地方的,但青侨没有,这使得青侨能够乘得上医药反弹的东风。
其二,不断根据价格和确定性集中仓位。在下跌的途中,青侨把更优质的标的做了浓缩。最开始下跌时,产品还有一些现金储备,但很快,因为下跌幅度太大,现金就用完了;之后超预期下跌的那段时间,净值压力很大。但在满仓之后,青侨做了一定的浓缩,去粗取精,让持仓标的变得更少、更精,所以反弹得好一点。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危急时刻的动作,比较能够代表管理人的“人格认知”。

如果你对私募感兴趣,欢迎关注专注私募研究的风云君:

专注私募基金,分享私募基金测评、私募行业话题、基金经理认知、产品归因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