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第一期编后记、目录

《新文学史料》 《新文学史料》杂志 2021-09-20

疫情期间,为保障刊物的正常出版发行,编辑部及各生产部门加班加点。本次出刊提前了,在此以新刊向新老作者和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新春祝福,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



编后记

 

关注现当代文坛的本刊,其实也一直关注着“坛”外的另一条文脉——民间文学。因此,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70周年之际,本刊特拨出版面予以展示。

从遥远的《诗经》之“风”,到“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发现民间”,去采风、去研究歌谣,再到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的实践,乃至1976年悼念周总理的“天安门诗抄”,当下的“打工者文学”等,民间文艺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本期关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950年成立,1987年之前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系列访谈,冯莉等人采访了三位从事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工作的前辈,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其中也闪现了文坛中人如周扬、钟敬文、王瑶、贾芝以及郭沫若、冯雪峰等人的身影。

郭沫若的女儿郭平英在回忆中钩沉左联往事,其文附照片,其中名字陌生、叫“斯励”的这个人,一查之下,竟是在“四一二政变”中营救过周恩来!而照片中这一干人头戴礼帽、乔装打扮,在从武昌赴九江路上匆匆留影,不久又将从九江赶往南昌参加“八一起义”……所以,左翼文艺,不是“庙堂文学”或山林隐逸文学,在红色的三十年代是血与火的文艺、反抗者的文艺,也是那时的民间文艺。

而汪曾祺在50年代初编《说说唱唱》,1955年调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学》,像《鲁班故事》便是经他整理发表的,他尊重老舍,佩服赵树理,对民间文艺充满兴趣,他追求文艺的雅俗共赏,可谓文兼风、雅。因此他的作品拥有广大的读者。本期由陈建军、张高领新发现的几篇汪曾祺佚文中有一首诗,还提到赵树理的“鸡蛋书”。这些佚文已收入即将出版的《汪曾祺全集》平装版中,本刊读者在此先睹为快。

本期好文不少,季进打捞历史的碎片、探寻谁是钱学熙;肖进从一封佚简中考察茅盾与50年代文坛;多位作者以史料呈现在香港的许地山、在江西履职的许寿裳、在抗战时期奔波路上的巴金……都颇具历史现场感。沈亚明对于父执戴望舒的朋友圈的探究与呈现、杨华丽对于战时“下江人”这个称呼所体现的一个时期的社会氛围与文学反映的爬梳,都让我们对过往的历史有了切近、细腻的体察。

由其后人整理的周作人1945年日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这个特殊年份和周作人彼时身份;本刊尊重周吉宜先生的意愿,予以一次刊完,希望有助于专家学者的研究。而一部简约的好年谱,胜过冗长的传记。据郭玉斌文章介绍,袁培力的《萧红年谱长编》即如此。

最后想说的是,2021年是本刊所属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的纪念年,为此,本刊特从来稿中选登了一组反映我社前辈的文学史料,涉及楼适宜、聂绀弩、孙用、牛汉、绿原等前辈,他们与以冯雪峰社长、韦老太(君宜)等为代表的前辈们为新中国文学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永载史册,鼓励我们后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怀念他们。

 

目录

 

历史现场

郭沫若的左联往事/郭平英

民研会访谈录/冯莉 王素珍 采访整理

叶叶心心:戴望舒与沈仲章的相识们/沈亚明

战时“下江人”的情感内蕴之变/杨华丽

 

史家拍案

茅盾1950年代佚简佚文及相关史实考释/肖进

陈君葆与许地山的交谊/许龙波

“五四”运动前后许寿裳江西履职考/廖太燕 林宇

林憾庐在抗战时期的足迹

——兼谈与巴金的交往/王伟歌

 

70周年社庆小辑

楼适夷致谷兴云书札四通/谷兴云 整理

聂绀弩散佚诗文考释/李牧

孙用印象/陈漱渝

抗战时期牛汉佚诗辑述/郭国昌

绿原致张如法

——谈编辑《绿原研究资料》/胡永启 编注

李一氓与《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刘文忠

 

西译史话

打捞历史的碎片:谁是钱学熙?/季进

余上沅《向联合国文教会主办之戏剧专家会议的

建议书》 /黄立斌

 

史料茶座

韩北屏路易士的《两地书》/吴心海

侯孝贤早期电影与《从文自传》/韩旭东

 

佚文 佚信

从《汪曾祺全集》说到汪曾祺佚文/陈建军

新发现的汪曾祺题词一则/张高领

陈衡哲佚文《冬假杂记》龙文展

陆侃如集外佚文书信辑考/孙之梅 郭建

 

日记 年谱

周作人1945年日记/周吉宜 周一茗 整理

袁培力的《萧红年谱长编》/郭玉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