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四合院变身城市公共空间 | 旧改故事集

王小孟 问北京 2024-03-04


导读

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古都北京的旧城保护与改造不仅需要规划设计、街区整修,还需要公众理解、公众参与。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一批公共文化空间出现在市民百姓身边。而这些公共文化空间,不仅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从四合院的整修利用变身而来,如今更是成为宣讲古都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今天的《旧改故事集》,我们来认识努力推动旧城改造和古城保护理念为更多市民理解的一群人。



老城区四合院里的公共文化空间

9月下旬一个秋日的午后,在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40号,一个名叫“美后肆时“的市民文化中心里,一堂释放自我的沉浸式表演课程正在进行中。

背景声:喧闹、喊叫……

李雅晨:这个是我们今天的课程。

记者:今天是什么(课程)?

李雅晨: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沉浸,是我们合作的一个工坊的老师,就是一个让大家疗愈,然后能够让大家释放自我的一种沉浸式的表演。


“美后肆时“的市民文化中心/王小孟摄


“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位于中轴线遗产缓冲区,由一座两进的四合院改建而来,2020年开始运营,有21个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空间。在这里,“中轴线”是一个常年的主题,定期的讲座几乎场场爆满。文化中心运营人员李雅晨介绍说:


李雅晨:讲什么他们都很喜欢,就是因为我们这块的市民他们对这个文化非常的感兴趣,就是每次中轴的这些讲座就报的人都很多。只要有”中轴“两个字的几乎很快就会爆满,基本上比如我们可能比如说晚上发布,然后第二天早上就没有名额了。

景山市民文化中心里的影像展/王小孟摄


用数万张历史影像展现中轴线


在这座四合院的地下二层,文化中心常年设有《影像北京》展览,每个月播放两次,用数万张北京历史影像展示历史中的中轴线。


李雅晨:每次他播我们都会看一遍,就觉得每一次看,其实都是还挺喜欢的。挺激动的,我感觉这些资料收集的也真的挺不容易的。就包括我们申遗的专家之前来我们这边开会,然后过来参观,然后就是一下太喜欢了。


文化中心常年设有《影像北京》展览/王小孟摄


市民:令人印象深刻


“问北京”记者采访当天,文化中心没有面向市民的播放活动,不过还是有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展览室里整面墙的手绘中轴线建筑图。市民孙先生说,自己上个月曾经来看过影像展览,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市民孙先生:挺好的,以前也来过,看看中轴线以前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的样子,很有意思。


展览室里整面墙的手绘中轴线建筑图/王小孟摄


老四合院改建成公共文化空间


事实上,在老城区的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老四合院都被改造成了这样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一方面既保护了老城风貌,一方面也为市民生活提供了活动空间。位于东四南大街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同样也是从闲置的老四合院改造而来。全程参与改造运营的北京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师赵幸介绍说:


赵幸:这块是就是有一个闲置的院,就这个院民国时候是那个民国才女林淑华的故居,就是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你看那块有画,所以它是作为那个街道的幼儿园在用,后来幼儿园又取消了,所以这个院子闲置。实际上是这个博物馆酝酿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在给街道编街区的保护规划,就是规划编完了之后,街道的领导就希望我们能陪他们一起去就是陪伴式的去落地这个规划里的一些理念。



史家胡同博物馆/王小孟摄

旧城改造的文化意义


从参与老城街区的保护规划,到一座老四合院的改造、利用,越来越深入的介入让赵幸看到了旧城改造背后的文化意义。


赵幸:它其实展示是北京的这个就是老城的历史文化,重点是史家胡同这块的这个历史文化价值,所以当时其实有好多居民来了以后都挺惊讶的,因为他们自己不知道自己这个地方曾经住过这些人这么厉害。


博物馆里模型展示老城区旧貌/王小孟摄


旧城改造需要公众理解与参与


这一段经历之后,赵幸意识到公众理解旧城改造与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2017年开始,赵幸在参与中轴线遗产区和缓冲区的街区整修的同时,开始做起了与旧城改造密切相关的另一件工作。


赵幸:遗产保护这件事儿,还是有一定的这种专业性的,就是老百姓他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老城,历史街区很有价值的地方,但是他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我这些沿线的这个房子要修成这个样子?所以这件事其实是需要有人去向老百姓去解释的。


搭建老城保护公益平台


于是,赵幸开始参与组织一些公众活动,让更多的人能理解旧城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赵幸:从2017年开始,我们有在做一个平台,那个平台其实是纠集了一些公益企业,然后还有专家的协助,一起去搭建了一个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城保护的一个公益平台,所以在这几年我们就凝聚了一大批自己想做,想保护的人。


工作中的赵幸(右二)/受访者供


将旧城保护意识传给年轻人


”美后肆时“运营人员李雅晨也告诉记者,近几年,她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对中轴线感兴趣,对保护好中轴线两边的老城区感兴趣,她也在思考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更多地将旧城保护的意识传递给年轻人。


李雅晨:我们会发现我们后来的一些活动,年轻人也愿意来听一些中国的文化,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兆头,就是说能不能比如说更年轻化,让大家都会知道中轴的这件事情,因为我觉得就是现在年轻人的宣传的手段和这种就是扩散的这种思维其实会更好一些。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已经生根


赵幸说,她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随着一大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落地,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已经在所有人心中生根、发芽。


赵幸:就是以中轴线为契机,落地了一系列的这种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其实是凝聚了大家的共识,包括就是我们这些做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士,也包括这种就是有意愿自发参与的社会人士,然后甚至包括我们普通的市民,还有我们的这种青少年,其实大家都对于保护这种城市文化遗产,觉得是有要尽自己一份责任。




小 问 说


看历史中的中轴线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王小孟   编辑丨王小孟 叶舒铭

值班主编丨唐言


问 精 彩

问民生丨老字号,搭上中轴线申遗的快车丨旧改故事集

问民生丨让老城院落变美的“魔法师”丨旧改故事集

问民生用镜头记录旧城的变迁 | 旧改故事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四合院变身城市公共空间 | 旧改故事集

王小孟 问北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