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狙击“猴痘”,之江生物将成为下一个九安医疗?

黄仲平 药渡 2022-10-12


来源:药渡
撰文:黄仲平    编辑:安非他命

近期,全球向世卫组织报告了多例感染猴痘病毒的确诊或疑似病例。经过多日的消息发酵,资本市场不断挖掘与猴痘病毒相关的概念题材进行炒作。


主营基因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的之江生物,因一款已经获得了欧盟CE注册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而受到市场强烈关注。在5月23日的业绩说明会上,之江生物直言该产品已于近期收到了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捷克、阿联酋等海外国家的订单,以及国内部分海关、疾控的应急储备及科研订单。


图1. 之江生物近期股价日K线图


各路资金如潮水般迅猛来袭,之江生物股价也在前几日之内大幅上涨,5月25日早盘高开一度触及20cm涨停板,这一幕似曾相识。


1

猴痘试剂盒想象力有多大?


猴痘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是通过被感染动物的皮肤、呼吸道或眼睛周围、鼻子和口腔粘膜的创面传播给人类,也可能因为食用没有煮熟的受感染动物的肉,而感染这种疾病。


猴痘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发生时,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可感染眼睛、鼻子和喉咙的黏膜,研究显示需要长时间面对面接触才能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变部位或体液传播,或通过接触被脓液或其他损伤物质污染的衣服或亚麻制品而感染。


通常猴痘病毒潜伏期为6至13天,也可能长达21天。发病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重度疲乏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有助于将猴痘和天花区别开来。发热几天后,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大面积皮疹,并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


多数患者在数星期内康复,但也有人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


图2. 猴痘(左)、天花病(右)毒显微镜图像


本次猴痘在欧洲等发达国家爆发之前,只是一种地方性疾病,限于非洲,而且主要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最近几年,刚果民主共和国每年都有数千病例:

2020年1月至9月,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4594例猴痘疑似病例,171例死亡(病死率为3.7%);

2019年同期,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3794例疑似病例和73例死亡(病死率1.9%);

今年已报告1200多例疑似感染猴痘病毒,58人死亡(病死率4.8%)。


虽然猴痘有一定的传染性和病死率,但世卫组织判断,欧洲猴痘疫情不太可能发展成全球流行病。几个可能的原因包括:


  • 一是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都同属痘病毒科的双链DNA病毒,过去几十年内人们广泛接种天花疫苗,可能在人体内已经形成了对天花和猴痘的免疫记忆,而且会传递到下一代。因此,很多人对猴痘有天然的免疫力。

  • 二是美国FDA已于2019年批准了一种基于改良减毒痘苗病毒(安卡拉毒株)的疫苗用于预防猴痘,有效性为85%;已于2018年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天花的药物特考韦瑞,对猴痘也有疗效。


  • 三是此次欧美出现的猴痘主要以性传播、生殖器传播的形式进入人群,并且正在像性传播疾病一样传播,传播速度无法与新冠病毒相提并论。

基于以上判断,猴痘核酸检测试剂可能不会同新冠核酸检测试剂一样大卖。但如果从短期来看,之江生物吃下一波猴痘带来的红利是确定性的,剩下的只是能吃到多少的问题。在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被集采的当下,之江生物确实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

还能受益于新冠多久?


在2021年的年度权益分派中,之江生物拿出了2.66亿元进行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365元(含税)。在2021年净利润回撤的情况下,这样的分红方案让之江生物显得十分慷慨。


与所有IVD公司一样,之江生物也是实实在在受益于新冠疫情,在2019年,其总营收不过2.59亿元,净利润5152万元。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之江生物实现了总营收近8倍、净利润超过18倍的巨量增长,并因此于2021年1月成功登陆科创板。


2021年全年,之江生物总营收21.19亿元,同比下降1.62%;净利润7.59亿元,下降18.61%;归母扣非净利润7.36亿元,下跌20.68%。造成其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新冠集采价格下降的影响,虽然检测量还在攀升,但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


目前,从之江生物的营收结构来看,来自核酸检测试剂盒方面的营收占比过大,2021年,这部分营收11.75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55.45%。如果加上相关仪器的收入,来自新冠核酸检测收入的比例就更高。


图3. 之江生物2021年主营业务结构,来源:其2021年年报


那么,经过这两年爆发式增长之后,之江生物取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呢?


目前,之江生物主要产品包括妇科类(以HPV类产品为主)、呼吸道类、肝炎、肠道及生殖道感染类、核酸提取类等分子诊断试剂和Autrax、EX系列自动核酸提取仪和Mic qPCR等仪器设备。从品类齐全度看,之江生物是国内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产品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已开发400余种产品,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家法定传染病,产品广泛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安全、医学临床诊断、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等领域。


截至2021年结束,之江生物已取得93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其中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6项,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另外共246个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


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领域产品包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H7N9禽流感核酸检测试剂,以及本次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HPV领域有多款核酸检测试剂产品,包括了HPV15型、HPV2+12型、HPV16&18型。


在呼吸道领域,之江生物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形成了新冠病毒、甲型H1N1病毒、人感染H7N9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联合测定、肺炎支原体及肺炎衣原体联合测定、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核酸检测试剂。目前取得相关三类注册证书10项,为同行业公司中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


最近之江生物检测仪器获得的最大进展莫过于“青耕一号”的获批上市。这款“青耕一号”为三类医疗器械,是一个全自动、全流程核酸检测平台,24小时连续工作只需4次人工耗材移放,能大幅节省专业检测人力。每日单管检测达到4500管,如果采用20混1方案,日检测量最高可达9万人次。

图4. “青耕一号”,来源:之江生物官网


之江生物现有产品所应用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磁珠制备技术、锁核酸和小沟结合物共修饰核酸片段技术、全自动核酸提取技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高通量测序样本前处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均来源于自主研发。2021年,之江生物投入研发费用1.09亿元,同比增长107.51%。


3

结语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经过多次全国统一调整后,每人份的政府采购价已经低至3元附近,这其中还包含了病毒检测试剂、提取试剂、采样管等材料。尽管核酸检测仍然是目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但这看似繁荣的产业背后,行业毛利已经持续探底,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徘徊在盈亏平衡线附近。


之江生物如果能把握住此次猴痘病毒在欧美爆发的契机,迅速扩大产能占领市场,将有利于缓解未来新冠管控放宽之后带来的利润下滑危机。这是一场极速考验,因为多家同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回应称已开启试剂盒的技术储备工作,不久之后竞品将迅速充斥市场。


后续发展如何,药渡还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1、之江生物年报、公告

2、《猴痘虽已发生人际传播,但不必对它恐慌,有这些理由……》,澎拜新闻,2022年5月23日

3、《猴痘概念股的一天:狂欢、暴涨、炒错了》,氨基财经,2022年5月23日



专栏作者

黄仲平


愁制药工业发展仍不够快,恨医药研发仍有诸多阻力,忧思日重。


愿尽绵薄之力传播前沿知识,介绍先进典型,针砭时弊。愿我国制药业发展得再快一些,再稳一些。


只愿世上人莫病,何愁笔架皆生尘。



一文读懂:质粒DNA基因治疗药物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

CAR-T是药品还是医疗技术?细胞治疗商业化的监管挑战与对策

后疫情时代,Long COVID药物是下一个风口吗?


点击"阅读原文",随时掌握行业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