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喜生物靠这款CAR-T获得AZ青睐?BCMA/CD19 CAR-T研发进展一览
2023年12月21日,亘喜生物研发的CAR-T细胞疗法GC012F在国内获批临床许可,用于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而就在前几天,其研发公司亘喜生物被阿斯利康收购,成为首个被跨国公司收购的国内企业,可谓是好消息不断。
GC012F为同时靶向BCMA和CD19 CAR-T细胞疗法,目前处于临床I/II期,拟开发适应症主要针对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BCMA已被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MM)成药性靶点。此外,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9%-97%的临床样本中检测到BCMA表达,而CD19在MM祖细胞中亦有表达且已被证实对NHL有效[1]。下面我们将从单靶BCMA、单靶CD19和双靶BCMA/CD19研发进展这几个方面,来看看GC012F在其中的位置如何。
图1. 双靶CAR-T作用机制[1]
伊基奥仑赛通过关键临床I/II期研究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成功超车Ciltacabtagene,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靶向BCMA CAR-T细胞疗法。而Ciltacabtagene则是首个国内研发在美国获批上市的CAR-T产品,但在国内自2023年1月上市申请获受理后,至今还未获批上市。临床阶段,目前推进的最快的可能就是科济药业/华东医药的泽沃基奥仑赛,预计2024年上市。而百时美施贵宝和蓝鸟计划开发的新一代BCMA CAR-T bb2127从疗效和安全性上并未有突出改善,此项早期研究在2020年更新数据后,未有进一步进展,猜测该项目可能被终止。
从疗效和安全性角度,伊基奥仑赛和泽沃基奥仑赛相当,而Ciltacabtagene和Idecabtagene ICAN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症)发生率远高于前两个产品,其中Idecabtagene疗效和持久性略逊一筹。双靶CAR-T GC012F在复发/难治性MM中的IIT数据ORR 93.1%,未观察到神经毒性[10],但因样本量较少,需进一步观望正式临床研究大样本的数据。但总体而言,要想在疗效(>90%)和安全性上(ICANS<2%)有所突破,似乎无进一步可能性。
在适应症方面,截至目前,单靶BCMA CAR-T仅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而GC012F若在后线治疗单臂获批后进一步开展一线MM的验证性临床,或许有助于其市场拓展。
截至2023年底,全球共计6个CD19 CAR-T细胞疗法获批上市,均用于淋巴瘤治疗,并均通过单臂关键临床获得附条件批准。因赛道拥挤,获批淋巴瘤类型繁杂,这边就不一一列举临床数据。复星凯特引进的Axicabtagene是国内首个获批的CD19 CAR-T产品,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紧跟其后获得批准。
表2. CD19 CAR-T研发进展
适应症方面,似乎以2023年为节点,2023年之前开发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占多数,其次是淋巴细胞白血病。而2023年在研的CD19 CAR-T产品转而开展自身免疫性疾病(表2灰色部分)[11,12],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也拓展适应症至系统性红斑狼疮。
通过GC012F开发的适应症可以看出,其也想利用CD19靶点开展淋巴瘤的适应症,但从GC012F申请的临床研究来看,目前其研究重心可能是在MM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方向,后续是否会递交淋巴瘤申请,让我们拭目以待。整体而言,可以发现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淋巴瘤赛道的拥挤,希望从其他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和机会。
目前,共有两个BCMA/CD19双靶CAR-T细胞疗法在研,分别是前面一直提到的GC012F,以及科弈药业子公司上海科棋研发的KQ-2003,均处于临床早期。时间上,GC012F首个临床许可于2023年2月获得,而KQ-2003则在2023年8月获得临床许可。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目前仅有IIT数据披露。
其中,GC012F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ORR为93.1%(27/29),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为1级或2级[10]。而KQ-2003 ORR为100%(10/10),未发生3级及以上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3],样本量较小,数据尚不成熟。小编将持续跟踪正式临床研究中披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小结
综上,GC012F可能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双靶点BCMA/CD19 CAR-T,其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相较于单靶BCMA无明显优势,如果要在一群CD19 CAR-T中脱颖而出,就看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了。
此外,GC012F利用双靶特点,适应症范围广、可探索性强,或有利于市场推广。
参考资料:
西兰制药:股票涨幅猛过诺和诺德的「丹麦制药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