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墙之外 | 杨晨:如何面对时间的消逝

2017-03-23 推广部 西安美术馆

城墙之外 —— 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系列专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84i8e6qq&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受访者为参展艺术家杨晨)

  

杨晨


1979年生于西安,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教师,先后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法国利摩日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重要个展


2014年西安荟画廊 “时间的褶”、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浅”

201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离去”


重要群展


2009年法国梅马克当代艺术中心第十五届“Première”展

2010年法国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巴黎东京宫艺术中心 “ DYNASTY”展

2011年 “旅途上”法国FRAC馆藏文献展

2012年韩国釜山当代美术馆“第九届釜山录像节”

2013年北京世纪坛美术馆 “灵光与后灵光第一届北京摄影双年展”

2014年西安OCAT美术馆“21+4个秘密”

2015年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 

2016年蒙古国家美术馆 “乌兰巴托中国电影短片展”



作品说明  

  

两个并行的投影,我用我绘画的速度紧跟 一段真实的录像,一朵蒲公英被风吹散的过程被我用绘画重新再现出来,然而,绘画的再现始终跟不上真实的节奏,铅笔与橡皮交错修改着,身体越来越疲惫,风声,铅笔橡皮的声音相互交错,那么,这里绘画是真实的再现吗? 她是否可以是真实的纪录呢?



推荐词


世界是纯粹物质的?还是一种表象? 杨晨用镜头语言面对着繁乱的物质,却用它审视着明净的精神。那些所有在时间流逝过程中黏稠的记忆、命定的分别、无法抗拒的消逝,一起构成了他的图像世界。

  

这个世界已经太丰富了, 杨晨决定摒弃一切表面特效而选用他介入现实的方式。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的创造和对存在的反思。那些平稳的呼吸、猛烈的风雨、日常的言语和活动,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转化为敏感而现实的 “刺点”。而它们同样也在影像结构中延展了所截取的现实世界,同时架构了与主观虚构情节之间的联系, 从而使得这种“日常”成为杨晨独特的对艺术提问的方式。

  

“时间” 作为作品中最重要的材质本身, 链接着每一件作品的内在生命。它不仅仅是过去、现在、将来的三个时间段或者是点, 而又通过那些平衡图像的关系表达着对存在的理解。在某一个时刻, 一个过去的瞬间返回到我们的当下,又或者,一个当下的瞬间却影射了对未来的思考。出现与消逝、空与满、现实与虚构、纪录和表现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一个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身份和观点。

  

—— Estelle Nabeyrat(法国)



作品


旅行最早期草图计划


《旅行》录像,2008年









城墙之外 | 景柯文:昨天对今天的意义是什么

城墙之外 | 石宝琇:摄影艺术不可能虚构,也无需虚构

城墙之外 | 刘克成 虫儿:我们身处一座幻城

城墙之外 | 张辉:挽回日益涣灭的传统文明印记

城墙之外 | 傅强:万物皆有灵魂

城墙之外 | 杨锋:当你在窥视时,也在被窥视

城墙之外 | 蔡小华:世界的虚色与微观的形而上学

城墙之外 | 周仲铭:虚实叠加的版性空间

城墙之外 | 王临潼:开门见山的谈话往往最隐晦  

城墙之外 | 贺丹:见到人群很激动,其实很孤独

城墙之外 | 苏晟:保留当下生活最鲜活的信息

城墙之外 | 潘科:让现实的碎片对应历史的时空

城墙之外 | 董健:光是虚幻,也是精神

城墙之外 | 蔡龙飞:碎片信息背后的焦虑与不安

城墙之外 | 蔺宝钢:借四维关系传达时空之美

城墙之外 |董钧:创作的魅力,恰恰是暧昧和灰色那部分

城墙之外 | 郭涛:让意外的因素进入作品

城墙之外 | 胡武功:纪实摄影入俗方可超俗

城墙之外 | 侯拙吾:我表达的只是纠结和难堪

城墙之外 | 潘旭:一半是真实,一半是幻境

城墙之外 | 王超:形式之满,诉内心之空

城墙之外 | 王风华:日常景观的隐喻与象征

城墙之外 | 郭燕:平行世界的穿梭旅者

城墙之外 | 邢丹文:摄影为媒,直面现实表达自我

城墙之外 | 周斌:以明日即死之心做艺术

城墙之外 | 侯登科:谬误比真理还可贵

彭德 :什么是当代艺术

艺术家推倒“城墙” 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盛大开幕

百名艺术大咖空降古城 西安当代艺术大幕明日开启

杨超:突破城墙思维,西安需要当代艺术

艺术大展紧张布展中,当代西安的号角将再次吹响

西安当代艺术最强阵容,等你来!




城墙之外——2017西安当代艺术展 

2017.02.18.—04.07

西安美术馆

1.2.3.4展厅

欢迎参观

(周一闭馆)




项目工作团队

策 展 人:杨 超

项目总监:白 茜

展览总监:张乃麒

策展助理:周朝慧、王晓彤

展览执行:樊林福、宗 哲、郑开猛、蔡龙飞、梁 兴、王广瑞、谷晨曦

宣传推广:刘红昌、南阳子、桑咚、李文婷

后勤总负责:郑 璐

后勤协调:张应山、曲 莹、于 涛、陈 伟、赵 刚、蒋道茹、殷秋锦、魏晓鹏

开幕式统筹:郑旭文、张启帆、康东妮、张 娟


特别鸣谢

展场设计:刘克成工作室

视觉设计:黄 放

友情支持:宗 峰

大事件信息提供:彭 德、陈展辉、舒 阳、王檬檬、佟玉洁、董 钧、苏中秋、相西石、何 理、杜峻岷、邢 开

感谢以上各界人士对本次展览的大力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