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退居「次选」药!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上呼吸道综合征:咽炎、气管支气管炎、喘息,其中 3%~10% 会发展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MPP 一般见于 40 岁以下,5~20 岁是最好发年龄,5 岁以下儿童少见,可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 2~4 周,目前没有预防疫苗。
教科书上,阿奇霉素常被推荐为治疗 MPP 的首选药物。但事实并非如此!
国内外研究发现:MPP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因占第二位。
MP 是 CAP 的常见病原体,初诊 CAP 一般根据 CURB65 评分进行分层,再决定治疗场所。但 MP 极少引起重症 CAP 而需要入 ICU。
图 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情评估及治疗场所决策
今天我们重点讨论一下治疗。
首先说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头孢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等)。
β-内酰胺类的作用机制是:使细胞壁缺损,而细胞质是高渗状态,正常情况下可高达 30 个大气压,一旦细胞壁出现了缺损,细菌也就「自爆」了。
可肺炎支原体(MP)没有细胞壁,用最昂贵的进口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也是白搭。
治疗 MPP 有三大类抗菌药物: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图 2 治疗 MPP 抗菌药物小结
《哈里森内科学手册(第 19 版)》的 MPP 治疗推荐方案如下:
图 3 《哈里森内科学手册(第 19 版)》解读
2016 年的《Cecil 内科学》25 版的推荐药物是: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不含环丙沙星与氧氧沙星)。
教材都是「首选」大环内酯类,特别是阿奇霉素。
2000 年发现了大环内酯类耐药问题,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耐药率可高达 90% 以上。高耐药率可能与阿奇霉素的大量使用有关。
图 4 东亚地区 MP 的大环内酯耐药率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东亚地区 MP 的大环内酯耐药率达到了 60% 左右,这个问题在中国尤其突出,耐药率要接近 90%。
针对这个问题,2016 年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也作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图 5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 版)截图
调整后,「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是: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阿奇霉素已经退居次选。
针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不要再认为阿奇霉素是首选了,这个已经成了过去式。各位临床医生应该知晓此更新,与时俱进更新知识。
补充说明:对于儿童,目前氟喹诺酮类小于 18 周岁禁用,四环素类小于 8 周岁禁用。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2016)」
好文推荐
编辑:干舒蕾
投稿及转载:gansl@dxy.cn
题图:Shutterstock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