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他们面前,600岁的故宫还是太年轻了!

青春北京 青春北京 2021-02-12


央视的神仙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回归啦

一经播出就频上热搜,并得到了9.5分的高分



这一季的博物馆阵容强大
他们是
六百年,紫禁城
九百三十年,西安碑林
一千年,苏州古典园林
一千三百年,西藏布达拉宫
一千七百年,敦煌莫高窟
两千二百年,秦始皇帝陵
两千五百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三千二百年,广汉三星堆
三千三百年,安阳殷墟


九大博物馆一个比一个历史悠久
没想到六百年的紫禁城是里面最年轻的
咳咳,毕竟这是个“年轻”的节目
也就上下五千年


仰望星空的清代女科学家

故宫博物院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的前世传奇里,有一个许多人都不是很熟悉的名字——王贞仪。

王贞仪是“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前世传奇的主线人物
 
王贞仪,字德卿,是清代的一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诗人。1768年,清乾隆年间,她出生于江南的书香门第,其祖父、父亲学识渊博。不同于当时的闺秀,她自幼在祖父影响下学习算术、天文历算,后又跟随父亲巡医,足迹遍及近半个中国,写下“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的诗句。她还曾向蒙古将军夫人学骑射,“发必中的,跨马如飞”。

贞仪精通数学、天文、地理、气象、医学和诗文绘画,流传至今的作品主要有《月食解》《勾股三角解》《德风亭初集》等。据传她的著作共有64卷之多,可惜其中许多已被湮没。但是从其留存于世的著作中,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女科学家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自然》(nature)一期以“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为专题的宣传策划中,王贞仪入选其中,强调了她对岁差的贡献

她对历书上“岁差”的说法提出质疑,阐明春分点西移的事实,著书《岁差日至辨疑》。由于缺乏实验仪器,她自创土办法模拟实验。比如她用水晶灯悬到房顶上当做太阳,把小镜子当作月亮,再用圆桌模拟地球,通过移动三者的位置改变它们的相对距离。她撰写的《月食解》是世界上第一份完备的日月食成因解释,和现代的天文学阐述毫无二致。

我国家天文观测两千多年从来没断过。从秦始皇七年(前240年),到清朝的宣统二年(1910年),两千多年时间里,我们的祖先总计记载了二十九次哈雷彗星回归,哈雷彗星的记录一次都没有落下。所以国际上公认,如果查找距今400年以上的天文记载,只有中国的文献最靠谱。

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很多辉煌时刻,但其实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了。清朝天文历法研究一直被朝廷控制,加之于科举入仕无用,自然科学知识地位不高,民间少有人涉及。
 

贞仪身为女子,在当时进行科学研究注定是十分孤独且艰难的。闺中师友擅长的几乎都是写诗,可以说自祖父去世后,她便学而无师友。困于闺阁,她也无法将所学付诸实践。在那个讲究传统妇德时代,她的“才”难得到时人的认可。但面对封建礼教的重压,她曾在在诗中写道:“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不屈不挠地进行科学研究。
 

29岁时,王贞仪不幸患病,她将自己的书稿一部分集结成《德风亭初集》,另一些手稿“删、焚、隐”后,交给友人蒯夫人保管,希望能在适当之时“彰我于后世”。然而蒯夫人有负所托,没能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虽然王贞仪的许多著作资料都遗失了,但不可否认她在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前些年,为了纪念王贞仪的科学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和一颗小行星,命名为Wang Zhenyi。
 

通过《国家宝藏》也让更多人知道在200多年前,有一个这样特立独行的女孩,在重重压制之下,依然满腔抱负,饱含热忱,做着一个不沉陷于世间蝇营狗苟,仰望星空的梦,激励着后世无数女性。
 
给兵马俑拍照23年的文物摄影师
 
提到兵马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不是)下面这个才是
跪射武士俑和陕西地图

节目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成为跪射武士俑的国宝守护人,他和同事们每天都在和兵马俑近距离接触,给兵马俑拍身份证,为文物总账做补充。


从幕后到台前,赵震为大家介绍了“全世界最棒的工作”。他说拍摄秦俑是在拍人像,看着他们的眼睛仿佛能感受到兵马俑的呼吸,“那一刻,站在你面前就不是陶俑了,而是祖先。”


赵震每天下坑拍摄4到6个小时,一天下来要走上万步。不停地再站起来,蹲下、跪下,见缝插针,经常是灰头土脸地出来。夏季,兵马俑坑内又特别炎热,他形容一号坑就是“减肥培训班”,一个夏天下来可能会瘦十几斤。为了保护文物,在冬天拍摄时,赵震只能穿薄薄的衣服,在腰上贴暖宝宝保暖。秦俑之间距离比较近,有些可能离隔墙只有十公分,相机进不去,他就用高像素的手机语音识别拍摄,一天要喊几千声“拍照!拍照!”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摄影师:赵震@秦陵守陵人 

秦俑坑不能打灯,有时为了给一张照片拍出最美的自然光线,他甚至会等一年。“当阳光低角度地射进兵马俑坑,在那一刻,所有的兵马俑都活了。他们就是一支沉默的军队,在太阳的余晖下,那就是大秦帝国的影子。”
 
来自2000多年前秦朝工匠的指纹

节目中,赵震的动情讲述,引发了观众共鸣,几次让大家泪目。一次,赵震突然发现,兵马俑的嘴唇边上,竟然有一枚指纹!“那是2200年前,制作兵马俑工匠的指纹。当时我就傻在那儿了。仿佛时间已经消失了,他刚刚离去,而我就踩在他还有温度的脚印上。我很想触摸那个指纹,但我不能。”这一瞬仿佛跨越了两千年。
  
现在技术已经可以保证,发掘彩绘都能保存下来
 
在节目中,还展示了一段由赵震拍摄的彩绘俑头露出的延时作品。专家花了40天,用手术刀一点点地清理文物。赵震将这个过程拍成3000张照片,合成一段短视频。他说,“我们剥离的真正是泥土吗?是时间和历史!我们的祖先已经化为泥土,他包裹着这份礼物,一直送到我们面前。拆开这份礼物的时候,我们是在和祖先对话。

背后有800多位“爷”撑腰的“守陵人”
 
对国家宝藏,自称为“守陵人”的赵震有自己的理解:在文物工作者的眼中,宝藏不一定价值连城、金碧辉煌。但一定是文化精神承前启后的路标,让我们了解自己,时刻提醒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谁。


《国家宝藏》看到第三季,我们认识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带给我们不同视角了解文物的历史渊源和其背后的历史人物。
 

我们记住了有“瓷母”之称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其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


认识了因一画而名垂千古的王希孟。只要凝视《千里江山图》,就好像望见了那位永远18岁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通过云梦睡虎地秦简,认识了一位勤勉的秦朝基层官员“喜”,他写了四万多字的工作记录,抄下千百条律例,将这些秦简作为自己的陪葬品。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
 

还有“方罍之王”皿方罍令人感慨的百年回家路。“器身”“器盖”两兄弟分隔近一个世纪,2014年,湖南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进行洽购,经过艰苦谈判,“器身”“器盖”终重逢。


文物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透过那些精美的纹饰、独特的器型,我们就能透过时空,感受到千百年前的时代风貌,看到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生活的追求。

曾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这脚踏的土地、我们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传承,皆我炎黄子孙的信仰。这些华夏民族走过五千年岁月留下的印迹,让我们知晓来处,更坚定地前行。
 
参考资料:
1、截图、素材来源《国家宝藏第三季

2、周小李,《清代才女王贞仪科学生涯述略》,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 年 9 月 第 39 卷第 5 期

3、观察者网,《仰望星空的古代女科学家——王贞仪》,2019年3月19日

4、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ID:duhaoshu),王贞仪:有主见的女子,才能活出精彩人生,2020年12月22日
5、微信公众号“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给兵马俑拍照的人”冲上热搜!原来是他》,2020年12月14日


编 辑 | 张姮姮  校 审 | 刘 青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为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