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 城市≠战场
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31日指定为世界城市日,今年的主题是 “建设可持续和具有抵御力的城市”。
一座有抵御力的城市才能消化灾害的影响,保护和保全人类生命,减少公共和私人资产遭到破坏和损毁,并在危机过后继续提供基础设施及服务。
当城市沦为战场
在也门、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城市已经成为主战场,并且造成的伤亡最重。
炮火直接粉碎了人们的生活。
根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
•从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四个省份,城市冲突造成的平民死亡数量是其他地区战斗(无论是否正在持续)的8倍。
•据可靠估计,从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这些省份的城市战导致6485名平民死亡,约占平民死亡总人数的80%。
被撕裂的生活
叙利亚大马士革东部郊区的东古塔曾是反政府武装的重要据点。连年累月的战事迫使无数人离开家园。
今年四月,随着这一地区被政府军收复,人们又陆续回到东古塔。半年的时间过去了,东古塔的基础设施还在逐渐恢复过程中。
有些孩子生在战争中,脑海里只有炮火纷飞和逃难的场景,从未见过电视、冰箱。现在通了电,他们竟然没有感到惊喜,而是担心吊扇会不会掉下来砸到自己。
(视频来源:新华国际)
除了杀戮和破坏,如今的城市战争还给整个社会留下更加隐形的伤痕——一代代无法接受教育的人、战争导致的心理创伤以及长期的流离失所。
生活在脆弱城市中的民众面临各类风险:收入不平等、贫困、青年失业问题、暴力、犯罪和自然灾害。他们时刻可能遭到帮派暴力活动或恐怖袭击的伤害。
也门街头,试图在塑料袋中取暖的孩子。
如果脆弱性加深,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以及不时发生的暴力活动,这些暴力活动可能升级为更加有组织的反抗活动,甚至形成全面爆发的冲突。
今年九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联合国大会叙利亚高级别会议上又一次强调了城市战对民众和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近期,我对该地区进行了访问,见证了不成比例的攻击,以及将平民和救护车、水站及市场等民用设施作为攻击目标的行为所造成的深重苦难。报复性战争无视对平民造成的伤害,给未来埋下了激进主义与报复行为的种子。"
因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敦促冲突各方确保在城市战争中遵守国际人道法:
在攻击行动中采取一切可行的预防措施,以避免附带的平民伤害,或将其降到最低,确保对平民给予保护;
动员各方不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大规模杀伤性爆炸性武器;
给军队提供有关城市战争的指导和培训,尤其是有关选择作战方式的指导培训,将平民承受的风险降至最低;
在做攻击计划时,要考虑到攻击给城市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造成的所有间接或"连带"影响。
即使战争
也有规则
延伸阅读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