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待遇提升,高校可以怎么做?
在很多人眼里,大学老师事少钱多还有寒暑假,简直是梦寐以求的职业。而大学老师的工资待遇如何,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事实是怎样的呢?不如来听听大学老师自己怎么说。
@ryd994:广东,非珠三角城市,普通二本,副教授,正常工资月薪到手8800,另公积金2500,绩效工资根据你课时量,50元一节,正常每月3000元课时费左右,全部加起来每月14000左右,每年约18万,科研看每个人的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也是高校教师的现状。总结:平淡生活耐心过,科研决定生存状态。
@wlwang0618:安徽某重点大学,新进讲师基本工资到手1397,津贴5700,津贴里头包含前两年的博士补贴1000,所以,前两到三年是7000到手,往后如果没评上副教授,就少1000了。对了,公积金是2300。
@longway126:艺术类硕士,女生,第一份工作在上海民办院校担任专任教师,月收入4000元左右,年终3000元,逢年过节每次礼物券约200元,租房3000元/月。工作一段时间后,因学校压榨严重,完全不把人当人看,身心俱疲,遂辞职。家里蹲近一年,快放弃找工作准备考博时,终于收到公办院校offer。目前月薪6000左右,福利和绩效工资尚可,学校整体氛围令人舒心。
@xiqingongzi:北京“985”高校经管副教授,每月校内基本工资税前包括岗位津贴10400,税后8200。公积金1400。商学院补助绩效金每月32000,税后25400左右,每个月都有浮动。房补每月5000,税后4800,年终奖平均到每月9500,税后大概7200。教授MBA额外津贴平均到每个月6000-15000。加起来每月税后5万-7万。目前还在申请国家级人才头衔和特别津贴,申请到了以后年终奖可以多30万。另外有每年学院的旅行经费以及国家专项科研经费,每年15万左右,需要申请和结题。
@nimr:北京某“211”辅导员,收入分国发、校发和部门发三个部分,我是入职4年,校发4000多,部门4000多,国发2000上下,前阵子开始学校每月发一笔补贴,2000多,所以每个月到手一万来块。有的部门有钱自己发过万的也有,所以基本上在1万-2万左右。
@tatelucky:江苏三线城市,省属公办专科院校,工科,本硕车辆工程,刚评上讲师,正常到手4800+,比其他同级院校少。但据说全省都是统一的,差别就在津贴和公积金。每月津贴发放是应发额70%,剩下30%年底一次性发放,加上年终考核和决算能有个2万+。公积金实际入账3900+。剩下就是超工作量课时费、监考费、班主任费、自助津贴、比赛培训,乱七八糟多少没算过,太碎了。
@yipkwong:中部“211”副教授,国家和学校给的钱,到手7000块左右,年底学校有1万多的岗位津贴绩效以及学院的5000块奖金,这些一年有10万;课题组一般每年有3万左右;学校的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包含自己交的有2.2万左右;每个比较大的节日都会有一些小东西发放,遇到国庆中秋会给大几百元的超市卡,一年一共1500左右;不用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属于公费医疗,仅需付药费的10%即可。把所有的算上,净收入大概16万-17万左右。
注:以上均为2018年数据,为保证隐私,做了匿名化处理。数据来源:察言观数(ID:focus_data)
以上是大学老师对自己工资的自述。而在去年,我们对大学教师现状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2018年麦可思对大学教师的现状研究发现,仅有21%的被调查教师表示除了工资之外,有其他收入,近八成(79%)被访大学教师除了工资收入外,无其他收入。
调查显示,83%的大学教师对工资收入不满意。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这四个地区当中,中部地区的大学教师对工资不满意的比例最高,为87%。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量大,压力大”(68%),其次因素为“与期望薪资有差距”(63%),认为所在地区消费水平高、不足以承担买房或还贷需求的比例为55%。
在受访大学老师中,青年教师群体,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比为53%,其中,收入在3001~5000元的占比46%,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7%。而9000元以上的仅占比为8%。
在被访大学教师中,33%表示近三年无加薪,50%表示薪资有涨幅,但年涨幅低于10%。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老师普遍感受到压力,且对工资收入不是很满意。其中,青年教师的收入相对更低。而青年教师作为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型工作者,收入偏低可能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未来,高校在完善高端人才奖励、缩小教师之间薪酬差距、调整绩效分配方面仍任重道远。
如何提高大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稳定性,改善薪酬福利?国内已经有高校积极探索,在薪酬方面积极调整,改善教师待遇。
早在2011年,复旦大学就确定了青年教师岗位津贴改革方案,青年教师的津贴按照教学和科研情况进行大幅度调整,最高增幅可达110%。方案向教学工作倾斜,基础岗位津贴的50%将与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挂钩。
在第一轮调整中,年轻而收入低的教师岗位提升幅度最大,收入最低的青年教职员工通过此次调整收入增长了106%。从2013年开始,不论从事教学还是科研,青年教师受聘复旦后都可以获得校方发放的启动资金。
复旦大学前任校长杨玉良曾向媒体介绍,复旦为青年教师构建了全面的卓越人才计划,计划分为卓学、卓识、卓越三个阶梯,青年教师入校后获得启动资金,申请卓学计划就可以进入职业生涯的首个阶梯。
本文综合自察言观数(ID:focus_data)、麦可思研究等。